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257

平整熨帖。
黄豆芽此时肚子大了,没法长时间弓着身子,只得使唤自家男人把被胎和被里、被套缝在一起。
赵晟换了身干净的衣服,坐在棉被上,一针一线地缝被子。
赵晟虽然粗手粗脚的,但在被子中间缝几行粗线还是可以的。
赵晟把被胎和被里、被套缝在一起后,黄豆芽才接手,她靠在墙边,抱着被子把边角收好,她针脚缝得细密,被子被缝得方方正正的。
小灵芝没忍住,在刚做好的棉被上打个滚,新被子柔软得像是云朵一般,舒服得人都不想起来了。
小灵芝赖在被子上不起来,狗子和小金花也有样学样,三个孩子躺在新被子上,又睡了一觉。
一天没用到,赵甫就把弟弟要的三床被子全都弹出来了,两床十斤重的大被和一床五斤重的小被。
晚饭前,黄豆芽就把这三床被子都缝好了。当晚,一家三口盖着新被子,睡得那叫一个香甜。
赵晟家的被子做好后,村里不少女人都过来凑热闹。大家见识到了被子的好处,都有了做被子的心思。当天赵甫的买卖就开张了。
赵晟是个能说会道的,为了给自家哥哥招徕生意,他满村乱逛,到处跟人吹嘘棉被的好,盖着睡觉多舒服,村里不少爷们都被他说动心了。
今年大家都赚了钱,花起钱来,也比往年大方了不少,村里每家都留了几十斤的棉花,够做好多床被子了。
乌拉草虽好,但到底没有棉花宣乎保暖。
见识到了棉花的好处后,村里人把袄子里的乌拉草掏了出来,换成棉花,被松软的棉花包裹住身体,简直舒服得没边了。
用棉花做成的棉衣棉裤不仅更暖和了,穿着也更舒服了。
有了王氏的帮忙,赵甫一天甚至能弹出五床被子,村里人的被子很快就要弹完了,得想法子接点外村的活。
赵甫听了弟弟的话,弄了几张坐垫,给外村会张罗事的婶子大娘送去了,一村送一个,这些婶子大娘收了礼,自然尽心尽力帮赵甫张罗买卖。
接一床被子,赵甫还会给这些婶子大娘一文钱的谢礼,有钱吊着,这些婶子大娘有多上心,就可想而知了。
盖习惯了棉被,赵晟总感觉乌拉草做的褥子不舒服,索性把褥子也絮上了棉花。
被褥都絮上了棉花,这回睡觉可老舒服了,黄豆芽睡在热乎乎的炕上,越来越不爱起来了。
赵晟也想睡懒觉,但一想到家里的买卖,他在炕上就躺不住,总惦记着咋能多赚点钱。
要说在莲花山村中,见别人赚钱,却一点不眼红的人,莫过于黄豆腐和赵晟二人了。
倒不是他俩胸襟宽广,主要因为他俩是卖吃食的,村里人越有钱,他俩的买卖越好。
自打农人们卖完棉花后,赵晟和黄豆腐家的买卖,那是肉眼可见地变好了。
赵晟家的猪头肉,根本都不够卖,带到集上的头蹄下水,很快就卖光了。不少人去得晚了,就只能买点卤干豆腐。
生活富裕了,大家也都舍得吃喝了,卤干豆腐虽香,但到底是素的,大家还是更爱吃肉。
猪肉倒是也能卤着吃,但是却没法卖高价,一斤要是只赚一两文钱,都白瞎卤料了。
猪肉是大家常吃的,只要放点盐,哪怕烀熟了,都是香的,很少有人愿意多花钱买熟猪肉。
但头蹄下水就不一样了,这些边角料都带着腥臭味,百姓们在家做菜,普遍舍不得用调料。
不下重料,掩盖不住腥臭味,头蹄下水就没法做香了。
但头蹄下水的腥臭味一旦被掩盖住了,这些肉的味道丝毫不逊色猪肉,甚至还要更香。
头蹄下水也是肉,做得香喷喷的,价格又比猪肉便宜,大家肯定更爱买。这也是为啥赵晟家的买卖能这么好。
镇上就冯屠户这一家卖猪肉的,他家每个集只杀一头猪,赵晟就是想多买个猪头,也没地买啊。
现在一头猪的头蹄下水根本不够卖了,光卖卤干豆腐也赚不了多少钱,黄豆芽和赵晟就合计着再卤些新东西,最好是肉。
百姓们能吃到的肉,除了猪羊肉之外,那就剩鸡鸭鹅肉了。
羊肉肯定是不能卤着吃了,且不说价格贵,它的味道就不好办。羊肉的膻味太大,跟别的吃食卤在一锅里,别的吃食就别想有好味了。
赵晟和黄豆芽合计了半天,最终决定卤鸭子。
同为小家禽,小鸡炖蘑菇和铁锅炖大鹅是关外的名菜,但却没有以鸭肉为主的名菜。
那是因为鸭肉腥味大,而且不如鸡鹅肥美,要不是为了腌咸鸭蛋,不少人家是不想养鸭子的。
越不招人待见的东西,做好吃了,利润就越大。
赵晟是个办事利索的人,跟媳妇商量好卤鸭子后,就开始在村里收鸭子,现在还没彻底上冻,大家还没开始宰杀小家禽,正好能买到活鸭。
一只鸭子大概能长到三四斤,赵晟收鸭子也懒得带称了,直接一口价,肥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 - 分卷阅读25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逃去关外开荒种地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