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 分卷阅读128

脸了?这可真是奇观,得让你阿玛好好瞧瞧。”
太子上朝去了,太子不在。弘晏埋头用膳,好半晌回过神来,怎么就成奇观了?
太子妃不过一提,并没有深入的意思。用了碗细鱼粥,太子妃搁下银筷,望着儿子眼神柔和,“额娘现在要去慈宁宫,同太后商议避暑一事,等到傍晚时分,我们一道前往乾西五所,喝你八叔的喜酒。元宝独自一人,不拘读书还是练箭,都要注意一个度,知不知道?”
弘晏笑眯眯地答应了。
回小院的路上,弘晏想了想,问三喜:“你……懂得如何养猪么?”
三喜被问得猝不及防,面色有些空白。想了想,他犹豫着回答:“奴才自小进宫,没见过农庄,也没见过农户的后院。”
问临门,临门倒是知道一些,“奴才只知黑猪长得慢,需精心饲养才行,至于如何照料,如何饲养,朝廷上上下下,怕只有农事官才懂得。”
黑猪是常见的本土品种,也是“东坡肉”发明的来源。羊肉价贵,牛肉珍稀,且官府颁有耕牛保护政策,不得随意杀牛,故而想要吃肉,百姓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黑猪肉。
至于现代人人熟悉的大白猪,如今尚在西洋的另一头,离引进配种还有百年时间,怕还没有被人发现食用价值。
先不提这些,农为民之本,农事官在民间最受尊敬,在朝中却与工部的匠人那般,受户部管辖,平日兢兢业业办事,少有话语权。
除非皇上召见,勋贵京官用不上他们。匠人可以修葺府邸,制作牌匾,农事官呢?美轮美奂的花园里头,养猪养鸭还是种田?
对于农事官,临门知道个大概,从前在师傅跟前跑腿的时候,耳濡目染了些。至于更多的,他也讲不上来,他也没有经验。
听闻这话,弘晏沉思着点点头,眼见时辰差不多了,同周围人道:“去乾清宫。”
——
刚刚步入夏季,随着暑气渐近,避暑事宜也该提上日程。
紫禁城的夏天闷热,老人家上了年纪呆不住,这时候,皇上常奉太后前往京郊畅春园。畅春园是皇上的心头好,太子同样留有固定住处,自小到大,弘晏一共去了两回,若不出意外,今年还能去往无逸斋,围观叔叔们勤学读书。
因为明年,他就要成叔叔们的一员了。
除了避暑,天气渐热,各宫主子们需要用冰。内务府自从好好整治了一顿,包衣世家根基大伤,再也不敢做那欺上瞒下、贪污受贿之举,一个鸡蛋二两银的荒唐事再也没有出现。
内务府识趣,太子妃亦省心许多,此番前往慈宁宫,同太后笑着谈起:“杀鸡儆猴,倒真有效用。几个月前说要办差,臣妾还以为元宝胡闹!”
太后嗔她一眼,慈爱地道:“什么胡闹,元宝做的都是正经事。瞧瞧,捣鼓什么‘神术’,也是为了额娘好。老三福晋她们,不也都沾了光?日后再有,你就放一百个心,随他去。”
太子妃笑吟吟地福身:“是!臣妾都随他。”
……
与太后恰恰相反,皇上觉得不能随他。
弘晏溜进乾清宫的时候,比刚刚退朝的皇上早到一步。皇上一身明黄朝袍,瞧着很是高兴:“什么风把我们元宝阿哥吹来了?”
被李德全伺候换上常服,皇上忽然想起,今儿是弘晏发掘新爱好的日子。
这么多回,他已发现了规律,元宝最是喜新厌旧,爱好包罗万象,出发点和落脚点却都是好的。说他歪打正着,不像;说他早有预谋,也不像。
唯有天赋一词可以解释,加上金龙入梦,乖孙生来便是护佑大清的,皇上对此深信不疑。
一边更衣,一边不动声色地期盼,上回造福太子妃她们,这回也该轮到朕了。
迎面而来的,是弘晏甜甜的笑容,皇上挑起眉梢,心情更好了些。
见天崇拜老四,看着都要心梗,天知道皇上是如何忍过来的,好悬没有罚四爷的俸!
与笑容配套的,是弘晏软乎乎的请求:“汗玛法,我想要一个庄子,最好离万寿山近些。”
这倒是个出乎意料的请求。
万寿山上矗立着畅春园,皇上问他:“要庄子做什么?”
李德全也好奇,小爷莫不是住多了毓庆宫,想要欣赏自然淡雅的景色?
话说回来,若要自然淡雅,畅春园当仁不让,远比普通庄子精致,有山有水还有美景,何必舍近求远。就算皇庄,那也比不上园林哪!
这般想着,弘晏开口了。
他真诚地看向皇上:“孙儿喜欢小动物,可畅春园不能养。”
皇上心弦一松,随即笑骂:“朕没说过不能养。园子多的是地儿,足够给你撒欢,要兔子还是猫狗?朕这就让猫狗房的管事过来。”
弘晏感动道:“汗玛法对我真好。”
继而思考许久,终于下定决心:“要狗狗,狗狗可以看猪。”
李德全吓了一跳,看、看猪??
皇上:

嫡皇孙五岁半(清穿) - 分卷阅读12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嫡皇孙五岁半(清穿)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嫡皇孙五岁半(清穿)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