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替身和他的流量巨星(十六)116

  尽管这样的连环杀人案件已经受到了警方的高度重视,但五位被害人目前也只有两位查清了身份。

  这两人唯一的共同点就是性格强势,在家庭中说一不二,由于亲朋好友的嫌疑都已排除,这点也很难再佐证什么,除此外两位被害人的生活圈子就几乎没有其他任何的交界点了,准备从交际圈下手的警方打算也落空了。

  就在案件陷入僵持阶段时,工厂这具女尸让警方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是DNA检验库终于比对上了女尸身份信息。

  死者姓名:李静常

  性别:女

  身份:能力集团守安区区域经理,明畅小学名誉校长……

  死者三个月前因为家庭纠纷接受过民事协调,在公安部门留下了身份信息,也是根据这一条线索,警方顺藤摸瓜,锁定了几位嫌疑人。

  1.工厂开除的男工,李强,曾因口角纠纷扬言要让死者“不得好死”。

  2.死者丈夫,何楚,与死者存在很深家庭纠纷,对死者的死也没有过多的触动。

  3.死者上司,文衍,目前在工作和人事变动上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

  第六幕:

  因为涉及刑事案件,文衍最近在公司的日子不太好过,总部虽然满口说着“绝对相信他的人品”,但还是把好几个订单移交给了另一个分公司处理,而文衍手下的员工们也因为最近警方经常出入公司而有些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驱车回到家,时间尚不足六点半,是这几个月来文衍回家最早的一次了。因为他的妻子收到了他早回的消息,也就早早准备了晚餐,他一推开门,家里饭菜的香味就扑鼻而来。

  “今天辛苦了。”陶嬅擦了擦手,接过文衍的衣服外套,仔细打理整齐,挂在了门口的衣架上。

  她挽着文衍的手说:“今天做了你最喜欢的鲫鱼汤,鱼是今天在河边市场买的,都是现捞的,很新鲜的。”

  “幸苦你了。”文衍伸手在她脸上轻轻掐了一下。

  随着他手臂的抬起,袖口下滑,露出了手臂上长长一条利器的划痕。陶嬅看到了,吓了一跳,拉着他手问:“这是怎么了?”

  文衍原本高兴的神情僵了一下,渐渐冷淡了下去,他收回了手,略解释道:“在工厂视察时不慎伤到了。”

  尽管只是粗略一瞥,陶嬅却莫名深刻地记下了那伤痕的样子。

  不很深,比起刀尖更细更锐。突兀地有一条黑色痕迹连贯上下。

  陶嬅是文艺工作者出身,职业的敏觉性让她觉得这痕迹像是墨水嵌入了皮肤。她仔细想着,觉得这伤也像是笔尖划伤,但因为文衍不欲多说的态度,陶嬅也只能懂事地不再多问。

  ——

  历时一年半,《憎杀》的电影终于排上了档期,期间多次被审,改镜头,重拍等等问题不一而足,好在最后宣发消息一上,不负众望,席卷全网。

  只不过这个“席卷”已经不是水军营销号作为主力军一面的吹捧了。娱乐圈一向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半年没有大热度,唱衰声甚至还有说喻佑泽被公司冷藏了的,更加上如今流量消费过度的现状下,大批华而不实的流量明星抢掠资源引众怒,由全网捧变成了全网嘲。

  赶早不如巧,《憎杀》这部作品算是乘上流量带票房的最后一艘巨轮,在红黑之争的风口浪尖上,以本身敏感题材的热度和主演话题争议性点燃全网。

  现在对外发布的第一张海报是两个对峙的侧脸,一个西装,一个警服,除了文衍被刻意锐化强调的五官,两个人侧脸几乎是一模一样。

  有人震惊道:“喻佑泽这一次是一人分饰两角???我佩服这个导演的勇气。”

  “唱衰我们佑泽的我第一个不服,到时候我们顶流砸钱再拿几个水帝奖,又是一部口碑之作(狗头)(狗头)”

  “楼上说赔本赚吆喝的笑死,水帝票房光靠收割nc粉智商税就够赚得盆满钵满了(哈士奇)(哈士奇)”

  ……

  在这个舆论风头,别人都避之不及时,蔡导发了一条微博:

  羡者憎,无知者杀,风雨过后自有彩虹。@喻佑泽

  一个小时内剧组成员纷纷转发。

  在评论区蔡导也回复了一条热评。热评说:“我一直觉得蔡导是真正的文艺工作者,但我现在不敢苟同了,希望您还能不忘初心…好自为之吧。”

  蔡导简单回复:“江湖再见。”

  第七幕:

  第一嫌疑人李强在被工厂开除后辗转去了国外做生意,与死者没有了任何联系,且有出入境记录作为不在场证明,嫌疑被排除。

  第二个嫌疑人何楚,事发当日白天在学校上课,晚上带女儿去了医院,回家后没有再出门,和被害人没有接触,嫌疑被排除。

  第三个嫌疑人文衍,与被害者除了同事关系外并没有太多的接触,家庭感情稳定,为人坦荡,很受同事们的敬佩,由此也排除了他是因情生恨的可能性。

  在所有人都认为他并没有足够的犯罪动机时,警方却调查到了文衍身份背景,赫然发现了一点——文衍原名张文衍,十四岁时父母双亡,因无监护人照料,而在当地政/府帮助下继续学习…

  关键点就在“父母双亡”这个地方,警方调查了卷宗,发现文衍母亲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病发后砍杀了张文衍的父亲,随后自杀。此前他们家就因为家庭纠纷多次被居委会出面调解,甚至家庭矛盾大到警方都有备案记录。

  联系受害者特征,抽丝剥茧,有了一个线头,整个案件就像毛线团一样被拉扯开了。

  李静常死前拨打过一个无备注的号码,这个号码是谁提供给她的?——电信公司查到这是能力公司内部的物联卡,注册人是公司已离职的员工,此人过去是文衍管理下的职员。

  文衍的车也曾在下班时间出现在李静常公司,小区附近出现。蛛丝马迹已经明晰,但还差了一条直接证明文衍和李静常的死,甚至是和之前所有受害者有关联的证据。

  文衍还是因为有重大嫌疑已经被刑事拘留了。作为文衍的妻子,陶嬅是最不能理解的人,为了救文衍,她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和资源,煽动了社会舆论,一时之间网络上全是“XX地区警方为尽快破案找替罪羊”的新闻。

  陶嬅见不到文衍,只能委托律师转告文衍,她一定会救他出去的。

  穿着刑服,文衍的姿态依旧绅士优雅,他微微笑着说:“是我委屈她了,麻烦你们事务所再给我拟一份离婚协议书吧。”

  律师愕然了。

  ——

  首映仪式上,祁曜以男二号的身份坐在喻佑泽身边,剧情到了文衍提出要和妻子离婚的阶段,黑暗中喻佑泽侧头,即便荧幕的光就打在他脸上,他也毫无顾忌地靠向祁曜耳边说:“阿曜,文衍不是我,如果是我,下地狱也要和爱人一起。”

  祁曜薄唇抿了抿,他认真看着电影,似乎没有听到喻佑泽的话。

  骁遥拉住了祁曜的手,笑了。

  ——

  第八幕:

  警方调查了李静常和文衍的所有行踪,始终没能找到第一案发现场,而抛尸现场留下的痕迹也少的可怜,就连车轮的痕迹都因为来往的重吨货车碾压而消失。

  作案痕迹,没有发现。

  作案工具,没有发现。

  接近一个星期后,文衍被取保候审了。

  那天是陶嬅来接他,这几天陶嬅往复奔波,尽管尽力伪装还是显露出了憔悴。

  对于文衍提出离婚的事情陶嬅没有再提起,她尽力地笑着说:“这可真是无妄之灾,不过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文衍坐在车后座上,闭着眼睛假寐,陶嬅打起精神又说了几句,都没有得到回应,陶嬅便也沉默了下来。

  对陶嬅而言这真是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虽然利用舆论造势,给了警方放人的压力,但同时四方八面,五花八门的舆论对她也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她始终坚持丈夫是无辜,也尽量避免再去谈这件事情,只想尽快让家庭重新回到正轨,为此她做了很多妥协,丈夫失去了工作,丈夫每天什么都不做,文衍对她的话置若罔闻…可是忍耐都是有限度的,直到她有天对文衍的冷暴力忍无可忍,先爆发了。

  她已经记不清那是白天还是夜晚了,只记得头撞在墙上的剧痛,喉咙被扼住时的窒息…

  在文衍拿出钢笔往她脸上扎的时候,陶嬅拼死一搏,抄起了椅子…

  第九幕:

  “被告人文衍,原名张文衍,男…”法官判决的声音渐渐明晰。

  屏幕上浮现了一条又一条新闻下的评论。

  “哎…童年没有遭遇过不幸,谁会是天生的坏人”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

  “高学历高智商高水平…这样的人被判死刑难道不也是社会的一种损失吗,搞不懂,死的人死了就死了”

  “被杀的人该死”

  ……

  直到最后一条,覆盖整个屏幕。

  “杀人犯可以被原谅,谁来原谅受害者?如果每一个受害者都有罪,那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为我,也为你。”(注)

  法庭退场,脖子上缠着厚厚纱布的陶嬅起身离开。

  文衍的目光目送她离去。

  无悲无喜。

  羁押文衍从看守所返回监狱的路上,将文衍抓捕归案的刑警站在他旁边,他说:“你不相信法律,必然要为你的狂妄付出代价。”

  “狂妄?不,如果法律不予审判,我愿做这个殉道人。”

  蓝色的警服和刑服对比鲜明,镜头渐渐拉远,两张相似的轮廓并肩而立,刑警一字一句道:“你不是什么殉道人,你只是一个杀人犯。”

  ——

  首映过后有影评道:

  蔡导的水平毋容置疑,我为我此前所有的揣度表示歉意,此外,我要认真向喻佑泽先生道歉,我收回我此前说过的所有对于您专业能力质疑的话!

  以下是分析:

  蔡导一贯的手法,影片开头已经交代了剧情发展和结局。第一个镜头不是半夜,而是清晨,半夜与清晨作为黑暗与黎明的象征,也是一个犯罪和回归正常的平衡点,打破这个“平衡点”,已经意味着文衍渐渐失去了对自己心理的控制,为他之后的反常已埋下伏笔,且他将“死亡笔记”毫无顾忌地摆放在桌上,也证明了他很快就有更疯狂的举动了,如果不是李静常的出现,下一个受害者,或许原本就是他的妻子……

  只能说,屠龙少年终于变成恶龙。

  《憎杀》一炮而红,随之而来的,不是蔡导说的雨后彩虹,而是是铺天盖地的“同性绯闻”。

  “吓!《憎杀》男一号与男二号交往亲密,疑似同居”

第59章 替身和他的流量巨星(十六)11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主角他画风清奇[快穿]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主角他画风清奇[快穿]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