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浑水摸鱼43

  事情回到一个时辰之前,玉簟舟夹起那碟菜后,便知道里面“加了料”。

  但在秦云州或其他人看来,他没有任何迟疑便将那夹菜送入了口中。

  可事实上,在玉簟舟把菜送入口中的那一刻,上面的“加料”就已经被抹去了。

  毕竟能将一整辆马车瞬间移动到几百里外的地方,还能顺便改变所有人的记忆。

  这点小事,对他来说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

  若不是他的任务还没完成,这些东西就不是被抹掉,而是出现在秦云州的碗里了。

  但很明显,摄政王大人并未意识到自己是刚刚死里逃生躲过一劫。

  自他回来后,就一直拿着一副恶狠狠的眼神盯着玉簟舟。但每当玉簟舟看过来时,他又迅速将眼神移开了。

  玉簟舟觉得他现在已经可以描绘出秦云州的心理活动:他居然搞死了我的下属,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但是我不能打草惊蛇,我要让他的无影无踪!!

  无论秦云州现在有多气愤,但现在他是没法再直接出手了。

  …

  随着踏月楼上的钟声敲响,五颜六色的天灯飞向了天空。

  只一瞬,刚刚还漆黑的天空瞬间像被戳破的墨纸般,溢出一束束光亮。

  灯火辉煌,绚丽夺目。

  燕湖歌舞几时休?

  看着眼前的风光,哪里能想象整个大燕已是满目疮痍,大厦将倾却无人能站出来担起这份责任。

  那个“玉簟舟”怀着满腔抱负想要扶起这风雨飘摇的大燕,换来的却是惨死狱中的结局。

  那个在经历主角攻受相爱相杀之后强撑起来的大燕,就像被金人铁蹄踏破前的汴京。

  喧闹繁华、悠然平静,却空是一场华丽的幻象…

  秦云州虽已下令此事不得声张,但他下毒想要刺杀玉簟舟的事最终还是飘到了皇帝的耳中。

  结果又是一箱箱赏赐,不要钱似的流入玉簟舟的府中。

  皇帝自然以为玉簟舟并不知晓此事,但对于现在的燕凌云来说,能让人恨上秦云州自然是求之不得。

  所以在赐赏的圣旨里,也若有若无的不断暗示着玉簟舟,此事乃是摄政王的手笔。

  皇帝以为是摄政王的人办事不利,才会将本该端给玉簟舟的毒“菜”端到自己人手里。

  而摄政王那边,在见识手下的幕僚吃下玉簟舟那盘菜后暴毙身亡。自然是觉得玉簟舟在此之前就已经服下了解药。

  两派的人因此掐得是更凶了,这——就是消息不对等的后果。

  他们闹成一团,反倒是给玉簟舟行了便利。

  他正好趁此机会,去联系那些在京城当职,却和玉簟舟从前一样不受重用。守着某个闲散官职,浑噩度日的大臣。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出身寒门,没有有权有势的世家大族撑腰。

  靠着十年苦读,一朝中举,才能有幸得到入朝为官的机会。

  本以为可以借此实现抱负,却没想到迎来的会是彻底的埋没。

  但他们又都是读书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大多都孤高自傲。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想法。①

  即使不受重用,也绝不肯低头侍弄权贵

  自然,在最初受到玉簟舟拉拢时,他们对玉簟舟这样“自甘堕落,讨好强权”的行为嗤之以鼻。

  那自然玉簟舟便从他们的弱点逐个下手!

  不是想要为国为民,报效天下吗?那就让他们看看这天下如今究竟是何种样子。

  看看各地百姓遭遇灾害后哀嚎遍野,民不聊生!看看逃难的灾民们骨瘦如柴,易子而食!这些难道靠着他们在写两篇文章,作两首诗,抨击一下权贵,然后守着自己的一官半职便能解决了吗?

  任何时代,读书人都是最易受到吹动的群体。他们大多一腔热血,心怀天下。

  自认为凭着手中的纸笔,嘴里的诗文表达出他们的愤慨。便能轻易实现他们的理想抱负。

  也正因如此,玉簟舟只需将他们中某几位核心人物“拿下”,后面的事便顺理成章了。

  这些人虽然没身份背景且有些清高过头,但确实个个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

  玉簟舟看上的,也正是他们这一点。

  但自古以来想要成事,良才将相缺一不可。

  良才好遇,兵马难得。

  秦云州和燕凌云占了大燕一半的兵权,而这剩下的一半嘛…被握在几位藩王的手中。

  若方今是盛世,千里同风、四海升平,各个藩王受制于皇权,玉簟舟是绝不会打他们的注意。

  但现今,摄政王与皇帝短兵相接互争权利。各藩王自是趁此大好时机扩展势力。

  如今,各藩王早已脱离皇帝的制衡,对这天下之主的位置虎视眈眈。

  可到底是名不正、言不顺,他们纵使想要夺权,也还得顾忌落人口舌。

  玉簟舟自然是借此来与他们“合作”,试想想谈论他们的都是些何人?自然是那些饱读经书,忠于正统的读书人。

  而对这些人来说,像玉簟舟他们这样寒窗十年,一朝考取功名便是毕生所求。

  而玉簟舟既是当朝状元,又得皇帝赏识,最重要的是靠着晋城治水,力挽狂澜。

  玉大人的名号彻底在读书人之间打响,所以他的话对这些人来说犹如圣旨。

  恨不得顶礼膜拜,朗诵拜读!

  玉簟舟只要让这些“巧合”的被那几位藩王知晓,再在他们打探时稍微露出点对皇帝和摄政王的不满来。

  自然而然的,不用玉簟舟主动上门,便有藩王派人递折子上来求见。

  虽是上位者,但比起舞诗弄墨的文人。常年待在封地内,自由散漫惯了的藩王们的确更好“合作”。

  趁着这段时间摄政王与皇帝争斗,玉簟舟多次借着工部视察的机会分别与各个藩王结交,将他们逐个击破。

  毕竟几个藩王的兵力合在一起才有整个大燕兵马的一半。

  现在看上去是三足鼎立,甚至因为摄政王与皇帝相争,藩王们似乎还占优势。

  但玉簟舟知道剧情啊,至少在他结束一切以前。在天道的影响下,两位“气运之子”是必定会相杀直至相爱的。

  既如此,各个藩王须得团结一心才能抵挡秦云州和燕凌云结合后的兵力。

  当然,这些事并不能直接告诉他们。玉簟舟以“恐摄政王与皇帝身后暗有兵力,为确保万无一失,当合从缔交,相与为一”的理由让他们放下隔阂,确立合作。

  玉簟舟解决完此事,又匆匆赶回京城。

  蛮夷来犯,边关已失守几城!燕凌云紧召他入宫,共商良计。

  当他进门后便发现,兵部尚书、士郎,以及几位武将均已在殿中等候,他这个工部尚书看起来倒是和这里格格不入。

  但皇帝可不是如此之想,自他将好几事交给玉簟舟办且他均顺利办成后。

  玉簟舟在他这里,就成了无所不能、百年难遇的人才,是上天知晓他是位明君,专门赐给他的。

  所以在众大臣商量此事该如何处理,玉簟舟站在一旁有些格格不入、一言不发时。

  燕凌云突然开口问道:“依玉卿所见,当如何是好?”

  见燕凌云开口,玉簟舟方才不紧不慢的向他行了一礼,道:“听闻西域近日遇上上百年难得一见的大荒。”

  “依微臣之见,蛮夷突然来犯,应当是粮食急缺,既如此他们后方的粮草物资必定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大可……”

  玉簟舟不疾不徐的说完,刚刚还认为他在此一言不发,故作深沉不忿的人霎时间便改变了想法。

  才至如此,傲气自然成了理所当然。

  燕凌云听了他的提议,自然是大喜过望!这位状元郎还真是一次又一次的给他惊喜!

  他立刻下令,命玉簟舟将他所说的提议整理下来。立刻将加急兵报送至边关,一切按着他的提议来。

  玉簟舟又立刻提议,以防突发紧急状况,兵报来不及送达误了良机,他请命亲自去一趟边关驻守之地。

  “这…”燕凌云有些犹豫。他并不担心玉簟舟此去有什么其他用意,毕竟他还没这能耐。

  但此时正值战时,他怕玉簟舟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文弱书生此去出什么意外。

  他好不容易得到如此良才,怎能还未让他发挥更大的最用,便死了呢。

  玉簟舟看出了他的顾虑,向前一步道:“陛下不必忧心,簟舟自小失去双亲。家中贫寒,须得自行劳作才能读书生存。”

  “也正因此,跟着走南闯北的江湖人习得了几招保命的手段,陛下不必忧心微臣。臣愿立下军令状,不效,便治臣之罪!”

  玉簟舟的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燕凌云若是再不同意便是矫揉造作、不明事理了。

  他用力拍了下龙椅,大笑道:“好!有玉大人这样的贤臣,实在是我大燕之幸啊!玉大人的提议朕准了,愿玉大人此去一路顺风,早日得胜归来!”玉簟舟立刻领旨谢恩:“臣领命,多谢陛下。”

  旁边的大臣自然是一边附议道圣上明智,一边祝玉簟舟一帆风顺。

  --------------------

  作者有话要说: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唐·李白

  ②《过秦论》贾谊: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第24章 浑水摸鱼4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假炮灰真大佬[快穿]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假炮灰真大佬[快穿]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