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女冠 - 分卷阅读27

究。
只听得李雘讲:“朕怎么会忘记,先皇太子早逝,长盛公主仗着京兆韦氏势大,欺压十六王院诸王,那些年里,太真一身道袍,头戴玉冠,只身守在李家子孙身前,遮挡风雨,凭借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朕永远不会忘记太真的家国大义。”
“阿雘~”
她已经很多很多年,没有再唤起这个名字,她只是想说:“姑姑一直都在你身边。”
*
后来,柴三妙才从旁人口中得知,李太真赐给她的这顶软玉芙蓉冠,实属珍贵。
太真年幼时顽劣,常常摔坏玉冠,又深得天后宠爱,天后便下旨用边州进贡的珍稀玉料,特制十顶玉冠。
斯人已去,见冠如见人。
玉冠背后是高宗与天后的盛宠,是隆庆公主的不凡,更是李雘和他父亲身居十六王院时,风雨飘摇的记忆。
李雘御极十年有余,文昌武盛,海清河晏。
隆庆公主已经老去,人们更多的尊她一声“李太真”,可是只要旧物重现,携手走来的人,总会记得那些刻骨铭心的荆棘之路。
她让李雘看见柴三妙头顶的玉冠,只是想提醒身为天子的李雘,记得谁为你执剑,记得该对谁好。


第13章 .异想天开古今第一奇葩
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乃道教三元,大庆。
下元节至,三品水官扶桑大帝,下凡巡查人间善恶,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民间祭祀亡灵,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
长安城中各坊居民屋前,外竖天杆,杆上挂黄旗,旗上或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写“消灾降福”等字样。
大宁坊太清宫,设坛供斋蘸神,仰仗神明的力量,为国家祭祀。
天子下敕天下诸州禁屠三日,令百姓是日停宰杀,禁渔猎,甚至延缓囚徒死刑执行的日期,他本人则在太清宫内斋戒,不饮酒,不吃荤,以求外者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洁身清心,以示诚敬。
*
卯时(5一7点),天刚蒙蒙亮,李太真让玄都观监斋领着柴三妙去往圣祖殿,协助太清宫完成最后的典仪布置。
由于之前分配的工作任务在北侧院清库,来到太清宫的月余时间里,柴三妙还是第一次踏入圣祖殿的大门。
太清宫主殿本就修得重檐宽柱,气势斐然,殿内四壁彩绘精美,多为《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里的内容。
此刻,仍有能工巧匠数名,搭在竹架上,在壁前做细节修饰。
两位监斋在一边论事,柴三妙忙里偷闲行至壁画前,细细品鉴。
画中天官,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携带五个童子,童子手中各捧仙桃、石榴。
真真可谓:风云将逼人,鬼神若脱壁。
“女冠在画前静立许久,可是画作不妥?”
柴三妙身旁行来一位老画工,衣着质朴,袖口袍角上还沾染了颜料。
她连忙道非也,目光又落在老画工握笔的手上,有点不敢置信彩绘出自他手,“这画作可是出自老师傅笔下?”
老画工反问她,“为何就不能出自在下之手?”
柴三妙觉得自己话里有失,作礼后解释,“这画作笔势圆转,外柔内刚,粗壮者挺拔有力,精细者委婉柔丽,在线描与晕染等技法上,能达到此等境界,我只晓得一人。”
老画工问:“哦?是谁?”
“圣人亲招入内供奉,内教博士吴道玄。①”
“吴道玄又如何?只因为圣人的喜好,他就比旁人了不得?”
老画工抬头盯了一眼小女冠,又低头去挽袖口,并不认同她的说法。
老画工自持画功不凡,也有几分桀骜,柴三妙也不跟他强争,也不恼,真心实意的建议。
“您可以去看看景云寺的《地狱变相》图,图中无刀林、沸镬、牛头、阿房之像,而变状阴惨,使观者汗毛耸立,不寒而栗,长安人观之,纷纷畏罪修善,连两市的屠沽,鱼肉都不想售卖了。②”
老画工又问她:“所以,高在何处?”
“高就高在画中无刀林、沸镬的恐怖形象,却表现出了比神灵鬼怪更能感动人心的力量,妙绝当今!”
柴三妙回答的语气,就是一定要让他相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吴博士并不是浪得虚名。”
“三妙?”
两位监斋从远处行来,见柴三妙与一老翁对聊。
待老翁转过脸,太清宫监斋赶忙上前几步作礼,问好,“太清宫怠慢,吴博士今日如何亲自在执笔?”
???
柴三妙指指身前平平无奇的老画工,“吴道玄本人?”
太清宫监斋炸毛,打断她,“三妙!不得无礼!”
“无妨,小道友事先并不知情。”吴道玄笑道:“后日下元节祭祀大典,最后再来现场瞧瞧,某才能放心。”<br

霸道女冠 - 分卷阅读2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霸道女冠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霸道女冠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