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女冠 - 分卷阅读73

个手指头。
李雘莞尔,也由着她。
老张头立在一边,关注二人。
他原来以为独孤参军在酒肆里忙里忙外,只是阿枝不懂独孤参军的心意,如今看来这位郎君比起独孤参军,更得她的心意才是。
阿枝并不是无动于衷。
老张头将花灯接过来套在特制的楦子上“整形”,把苇篾拨到适当的位置,如此保证灯笼的规整。
出形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便是糊灯笼皮。
李雘说:“所谓影灯,就是在灯笼上贴上各种剪纸,用光和影制造奇观,只是这道灯笼皮颇为讲究。”
涉及工艺,老张头虚心讨教。
李雘问老张头知不知道大唐造纸各地不同,“益州盛产白麻纸,均州产大模纸,蒲州产细薄白纸,而毛顺大师影灯诀窍,便是用了衢州产的黄状纸,在染黄纸的基础上,均匀涂蜡,使得纸张光泽莹润,纸质半透明,透光效果极佳。”①
眼下寻不到染黄纸,老张头利用青檀皮、桑皮造的杂纸替代。
柴三妙让老张头做个玉兔的剪影,被李雘打住,“玉兔常伴桓娥,桓娥孤寂于广寒宫,寓意不好。”
“那什么寓意好?”
李雘想起第一次在太清宫偏殿见到柴三妙的情景,“剪个狐狸!狐假虎威,逢凶化吉。”
???
还有这种说法?
老张头闻所未闻,难道这也是长安城里时兴的祝福?
“……”
柴三妙觉得这个男人可恶起来,依旧可恶。
老张头做好影灯,说送给阿枝,李雘直言:“那怎么行!”
柴三妙立刻明白李雘是让她来付钱,因为这是她要送给他的,岂能假借他人心意。
她掏出文钱递给老张头。
老张头顿悟,郎君的意思,他懂,要送也是郎君来送。
反正两个人的心理活动,南辕北辙。
从灯笼铺里出来,李雘心情愉悦地提着狐狸灯,侧头瞄见柴三妙。
“我手指头见了血,你来帮我提着吧。”
“……”
柴三妙将狐狸灯提在身前,越看越来气,在心里吐槽自己为什么要领他去灯笼铺,多此一举。
他摆明在讽刺自己当初于偏殿里假借紫衣袁天师之名,用铜镜反击柳善姜一事。
不对!
如此一说,李雘岂不是知道了铜镜的真相?知道自己诓骗了他?
一面小小的铜镜而已,什么时候被他发现的?他怎么发现的?
算了算了,他不提,她又何必去提,不如就此翻篇。
小孩儿半刻惊慌的神情,尽收眼底,李雘笑得咳嗽,某人可不就是玄都观的一只小狐狸吗。
夜已深,人潮涌去同一个方向,十字街口。
法|轮人间转,梵音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②
斜晖耀眼,倒影成鲜。
注释:
①唐代造纸参考《新唐书·地理志》。
②法|轮原型参考《朝野佥载》中记载:唐睿宗先天二年正月十五,在安福门外做一巨型灯轮。


第34章 .天官赐福不期而遇的人误了红尘
重新汇入人流,李雘的大氅极不合身,过长过大,穿在柴三妙身上,生生拖在地上。
她赶紧伸手去提一提,就这样一手提着大氅,一手提着狐狸灯笼,跟着前进的人流走走停停,时不时垫垫脚,打探前方拥堵的状况。
李雘瞧她小矮个又偏要逞强,故意弯腰跟她找齐高度,以她的视角看去是黑压压一片人头,不禁蹙眉,“你瞧得见什么?”
“……”
李雘站直身体,笑了,“你怎么不问我?”
他转头朝前望去,“再过一个巷子,就是十字街口,已能隐约看见灯火。”
柴三妙只哦了一声,算个回应。
李雘个子高,四下看得更清楚,他突然拉过柴三妙往街边走。
又怎么了?
还没等她问出来,已经瞧见李雘的目标,街边立着卖糖人的小摊,一群带小孩儿的大人围着。
小孩儿要求很多,要这要那,一会儿神仙,一会儿神兽,摊主脾气不太好,他只卖他会画的,也是赶上上元节里不缺生意,大人纷纷掏了腰包。
小孩儿闹着必须买,听得柴三妙觉得十分好笑。
柴三妙问李雘,“你想要?”
李雘挑眉,“不行吗?”
“当然,可以。”她今日高兴,格外大方。
轮到他俩,摊主让他们转轮盘,抽图样,李雘举起手指头,说自己受伤,让她替他抽一个。
柴三妙将灯笼递给他,上手一个转轮,指针悠悠停在一只蝴蝶上。
摊主拿起糖勺一阵挥毫,将凝固的糖人用竹芊穿好递给她,柴三妙付了文钱,“这是何物?”

霸道女冠 - 分卷阅读7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霸道女冠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霸道女冠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