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 - 分卷阅读59

县级,一部分单一的改成生产队,红卫农场也变成了没有正式挂牌地级市。
大家都叫红卫农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城市建设和发展规模,还没达到省里验收的标准。
建设和发展不达标源于一个字——“穷BBZL”啊。
这几年西北大旱,粮食收成不好;国家的经济战略又从重视农业转向快速发展大工业,从内陆转向沿海。
西北城镇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钳制,逐渐落后于沿海城镇。
尽管老领导苏省长一再督促,红卫农场要多引进人才,可是穷的叮当响的红卫农场拿什么给人才发高工资呢。
现在场部财政状况穷的是捉襟见肘,就连上次地震震塌的红卫桥还没钱修上,所有去省城的车辆都要绕行五六十里山路。
当韩一建握着苏音的手,心里荒凉了一片。他没想到朱校长不住嘴的赞扬的人,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还是个小姑娘。
以至于放下水杯,对着苏音无法张嘴说出自己的想要说的事。
苏音看出来韩一建的窘态,自己先开口:
“韩场长,”在没有正职领导在的场合,副职就不要称呼出来,是这里的习惯,余生刚刚叮嘱她的。
“朱校长跟我说了,咱们农场要修桥,修的是红卫桥吧?”
“是呀,那个桥是进出咱们农场的主路。自从上次地震后,进出的车辆行人都要绕行到前进县那边,五六十里的山路,
汽车还好多费点油,马车和骡车要多走两三个小时,耽误送粮。”
韩一建上来就讲困难,还把红卫桥的作用拎出来做文章。
他希望借此敲打一下苏音,年轻人的觉悟要和他一样高,不要只想着在红卫桥工程上赚钱,因为他现在没有钱。
不过,韩一建说的也是实情,现在地里的庄家都收割完备,正是运送国有储备粮运到粮库的关键时间。
红卫农场每年担负着几百万斤国有储备粮的任务,这些粮食不抓紧运到粮库储备,搁在红卫农场简易粮库里不安全。
过几天下雪返潮,粮食容易发霉腐烂,那是天大的浪费,还耽误了国家级战略物资储备任务的完成。
没钱、借钱、讨饭也要修起红卫桥,这是前几天党委会上,红卫农场党委书记兼厂长王常辉对韩一建提出的要求。
从学校出来到场部小红楼这一段路,苏音和余生也分析了红卫桥这么久还没修的原因:财政没钱,物资紧缺。
苏音早就盯着红卫桥的重修工程,这是她能够介入红卫农场城市改造、城市发展、城市建设的重要一步。
要想富,先修路。
要想带动同学们富裕起来,更要带动整个红卫农场富裕富足,城市的基础建设是富裕生活的保障。
把红卫农场的基础建设搞上去,系统给的四年期限虽然短,苏音坚信自己能够利用好“全模3D基建系统”。
四年后,红卫农场变成省里首屈一指的现代化著名城市,到那时人们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富裕富足。
韩一建一番对红卫桥的重要性介绍,说完了等着苏音的反应。
“是呀,韩场长,红卫桥这么重要,我们就要抓紧时间把他修好。
再过两个月到了三九,冻土层深达几米、BBZL十几米,那时候别说架桥、挖土、打夯,露天搅拌水泥都会冻住、无法施工。”
苏音怕韩一建和后世某些领导一样,光喊口号、找困难、不解决实际问题,直接把关键点拿出来说,加大韩一建马上修桥的决心。
这些话本来是韩一建想接着说给苏音听得,避免在没有工程款的情况下苏音不答应修桥或者答应了拖着不开工。
“哎哟,苏经理人虽年轻,工作上还是蛮有经验的。”
“你过奖了。”苏音欠欠身,把手里的水杯放在桌子上,等着韩一建进入主题。
韩一建也知道再打马虎眼,这没钱付工程款总要说的。好在他刚才和财政商量了,物资要承包方垫付,人工钱先支付给对方。
如果人工钱也不出,就是承包方答应了,找不到人干活,到时候耽误的还是场部的工作。
春播秋收送粮,这是红卫农场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三件事,要说春播秋收是上课,这送粮就是期末考试,分数影响红卫农场场部这些干部明年的前程。
“好,咱们长话短说,我一会儿还有个会。”韩一建先给自己留了道缝,等一会儿苏音纠缠他工程款,他可以就着这道缝先撤。
“上午朱校长不住口称赞你,我们作为场部领导也确实感谢你为学校付出的这份爱心。
今天王书记不在,等他回来我要建议他,以场部名义授予您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这是个甜枣,苏音心里有数了,看来工程款是真的没有。
“谢谢韩场长,也谢谢王书记。”荣誉称号如果是场部给的,苏音乐意接受。
想到四、五十年后,资本控制的社会,对金钱的吹捧淡化了

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 - 分卷阅读5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