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 - 分卷阅读97

老苏中午说的那个现代化城市,不是小苏凭空想象。你看看刚才医院工地,那个手术室的双拉门,那厚度那个材质我见都没见过。”
“是呀,还有那什么培养室的技术,我在报纸上见到过一次,好像是外国金融大都市医院的建设标准。”
“所以,我们要用煤矿、水电站把小苏BBZL牢牢绑住,坚决不能被别人抢跑了。”
“对,是这样!”韩一建赞同王常辉的想法,转念一想,怎么感觉像两个不甘心的叔叔商量绑架侄女一样。
这怨不得他俩,要怨就怨苏家强中午回拨的那个电话。
苏音下楼去送李婉芬时,苏家强顺着刚才李婉芬打过去的电话号码,打回到电力招待所他们的房间,正好是王常辉接的。
苏家强跟王常辉复述了前一晚他和苏音聊的一些他认为很有价值的内容。
昨下午,他们三个走了以后,苏亮也跑出去见同学。苏家强睡到晚上七点多才醒。
醒来后一边吃李嫂给他煮的面,一边听李婉芬跟他说,认了苏音做干女儿。
苏家强挺高兴,家里是少个女孩子,女儿和儿媳妇还是有差别的。
再说,他比李婉芬看得透,苏音和儿子苏亮都是有主见、自我意识很强的人,在一起过日子恐怕要有一方多付出,先认熊,不太适合。
三口人亲亲热热的聊了一会儿,后来聊到工作上,李婉芬就跑去楼上睡觉。
苏家强谈红卫农场的历史,自己带着转业官兵,怎样从无到有、一砖一瓦、一锹一镐,把一块荒地变成了现在的农场。
苏家强:
“咱们西北省穷啊,除了经济原因阻碍城市发展,环境因素也不容乐观。
一半是山区、一半是荒漠,山区的城市不是上坡就是下坡,很难找到一条平坦的马路;
荒漠边缘城市的路是平坦了,从头到尾看不到一点绿色,这些都是阻碍城市发展、影响城市生活的问题。”
苏音:
“干爸,你想没想过,城市的发展不应该是平面的,二次元的;他应该是立体的,是三维或者更多维度的联合发展。”
苏音说的二次元、三维,苏家强听不懂,多维度还是能领会一些皮毛。
苏音就从多维度开启苏家强去构想三维,慢慢把自己心里那个“摩现代城”的蓝图描摹给苏家强。
苏家强虽然没见过空中行驶的火车、地下延伸的铁轨,但是作为一个副省长,他有着快速识别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
苏音讲的立体现代化都市,是可以实现的。以前他们建设城市是没有规划,不知道怎样才能让人在城市里生活的更舒服。
现在有了苏音勾勒的那个蓝图,就有了规划。能把荒漠变成农场,就一定能把农场变成“摩现代城”。
苏亮是十点多回来加入聊队伍,等李婉芬睡醒一觉听到楼下还有声音,生气的下楼把一老二小训了一顿,那时候已经是半夜。
苏家强最后在电话里说:
“小音对红卫农场以后发展的建议,我听了很有启发,这些建议不只是适合红卫农场,也适合咱们西北很多城市,尤其是乡镇。”
“今上午在常务会上,我也把这设想拿出来说给省委常委听,没有说将来一定要如此发展,但这是一条很好的城市发展思路。
按照BBZL这条思路,只要红卫农场有了一定的城建基金,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会马上跟进。
有了红卫农场的开头模板,我们西北更多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就有了实战经验。
所以现在很多常委跟我一样,觉得把这个煤矿给你们红卫农场,你们再此基础上创造的价值,怎么说都比单纯的上缴利税要好。”
“对呀,苏副省长别忘了我们也不用贷款十亿。”王常辉适时的加上一条优势。
“哈哈哈,好!这一条下午的会议我加上去。所以,你们放心回去吧,做好准备。”
“回,我们这就回去做准备。”王常辉和旁边把耳朵贴过来的韩一建、卢大伟,都有点眼泪汪汪。
苏家强最后还说,苏亮过几回来有可能会提出辞职。
他今早上蹲马桶,听到阳台上苏亮建议苏音再成立个什么公司,苏音话里话外要拉苏亮入伙。
孩子的事苏家强不限制,只是给王常辉打个预防针,建议他提前给他自己和场部在备上一个文秘。
苏家强的这些话,如春风化雨,在三人的心头开出了朵朵新绿。
有了煤矿有了水电站,在加上省里的扶持,还有苏音这个小福星,
红卫农场能够在他们手里脱贫、富裕、还能第一个迈入现代化城市的行列,这真是大的功德。
***
柳三把车停在门口,余生家屋里一点灯光都没有。
“苏音,是不是余医生还没下班啊?”
“我先进屋,你回工地路过医院替我去看一下。”
苏音也埋怨自己,怎么不先去医院

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 - 分卷阅读9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带着基建系统回八零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