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皇后只想吃瓜 - 分卷阅读300

的,爱卿们何以纷纷请辞?可……”
“可是朕有哪里做错,让爱卿们伤心失望了么?”
那一脸只要你们说,朕未尝不可以改的表情。就……
险些把三人的隔夜饭给呕出来!
不就是又想笑纳,又不愿担了这刻薄寡恩的名声么?三人心中愤愤,鄙视万千,却不得不在那改良大炮的威慑下,再次齐齐跪下。言说非是万岁爷的问题,实在臣等德不配位,不该有此厚赏……


第77章
古有三辞三拒, 顺治跟三藩却翻倍还不止!
十二次啊,十二次。
没有心的顺治派人往三省差点把这哥仨差点吓尿, 随后又把喊到京城吓了第二波。彻底打破了他们的侥幸, 那种发射起来仿佛地龙翻身,一炮恨不得将小山炸平的改良火·炮朝廷现有数千台。
且还在加班加点制造,并绞尽脑汁改进中!
吴三桂等虽然在三省盘踞多年, 也颇有些实力。但与大清比起来, 也还是如稚童对武士。
根本就没甚可比性!
真·武士搂着八分劲儿,都能把小孩打骨折系列。
莫说如今, 就在前世, 他们也没打量着轻易造反。只尚可喜瞅准了康熙亲政没几年, 正内忧外患中。主少国疑, 民心思汉的档口, 迈出试探的小脚脚。
请辞之余试图让其子接班, 好世世代代说着替大清镇守广东,干着将其纳入自己私囊的事儿!
却不料康熙不按套路出牌,直接顺水推舟削了他的藩。
以至于平西王吴三桂与已经承袭了靖南王之位的耿精忠惊恐, 假意上书请求, 试探朝廷意向。结果弄巧成拙, 引爆了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
而今生……
顺治重生后就各种励精图治, 大刀阔斧改革。
不但逐步取消了满汉间的许多悬殊待遇, 还一个个‘漏’捡过来。让大清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将前朝气数已尽, 才会入得宝山视而不见的观点深入人心。
他还兴修水利,积极发展农业,许许多多的良种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创办工厂、发展教育, 将慈济院开遍大江南北。
废除禁海令、迁海令, 命船队出海远洋。将大清的瓷器、丝绸与玻璃、镜子等,运到海外。再从那里换回来数不尽的金子与香料、象牙、名贵木料等。
短短十年间,只要踏踏实实过活的百姓都能做到居有定所,丰衣足食。手有余钱,能将子女都送进学堂,学些个圣贤道理或者生活技能。
幼有所养,老有所终。
这等圣人口中的理想生活,大清子民过上了!非但如此,他们还能走在坚硬平坦的水泥路上,骑着精钢做梁、杜仲胶做轮的自行车……
强到让吴三桂等原就被后装炮吓没了七七八八的胆气,越发不剩分毫。
等散会,看过那许多的武器装备后。他们就争先恐后地做出了请辞保平安的决定,唯恐自己不够驯服惹了顺治的眼。
架子低到没有架子,态度诚恳到不能言表。
第五次、六次、七次……
反复来回的求恳、拒绝,再求恳又拒绝中。满朝文武都被三位王爷的真诚感动,纷纷帮忙求情。让皇上允许他们卸下身上的重担,过几年自在随心的安闲生活。
横竖朝廷有六十五退休的规矩在,三王此举也是响应万岁爷号召嘛!
如此十二次后,顺治终于一脸不舍地点了头:“既然爱卿们执意如此,朕也不好再勉强下去。只……”
“咱们大清能顺利入关,朕能迅速定鼎,全赖爱卿等与万万千千舍生忘死的将士。此等滔天大功,朕记得,满朝文武记得,天下百姓等也记得!”
吴三桂等再度诚惶诚恐跪下,连说万岁爷言重了。前朝大势已去,咱们大清才是大势所趋,臣等也不过顺应天命而已云云。
谦卑到不能更谦卑。
“哎!”顺治颇不赞同地皱眉:“天命再如何在清,也少不了爱卿等诸多贤臣良将辅佐效力。”
“三位爱卿不必过谦,朕也不是个亏待功臣的昏君。”
这话一出,吴三桂等人倒不好再说什么了。只再度跪下,言说一切皆听从万岁爷吩咐。
就,做好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的准备!
而事实上,顺治只担心三藩长期盘踞三省,尾大不掉。如前世、如历史一样,成为大清的祸患。现在三王都已经投降,愿意撤出各自封地,把军权等悉数交给朝廷,交给他这个皇帝了。
他反而能念及三人早年功绩,他自身英明与朝野反应、史官秉笔之类,厚待他们几分了。
其一便是他们虽被削去了封地、兵权,王位却被保留,五代始降。顺治还命人在京城选址给三人建了府邸,并赐了金银锦缎无数。
原以为最多能剩下个减等传袭的国公,却只在王位上还能传五代?
然后郡王、国

[清穿]皇后只想吃瓜 - 分卷阅读30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清穿]皇后只想吃瓜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清穿]皇后只想吃瓜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