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前任莫挨我 - 分卷阅读29

我为什么来寻小娘子?”
薛陵婼从善如流,问道:“那小郎君来寻我做什么?”
“我腹中空空,很是饥饿,便想请辛小兄弟带我去酒楼茶肆中吃一顿。”
薛陵婼正要答应,便又听他道:“可是我囊中羞涩,只能让小娘子回家亲自做与我饭吃。”
她注意到,他用的是回家这个字眼,忍不住偷偷笑了笑,道:“那我放半碗辣椒好不好……”
……
作者有话要说:
齐晗:“本殿下智勇双全,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娘子让我吃辣椒!”
新的一章奉上,大家多多支持!


第17章 家书
京城,天气晴朗,一片清明,四月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
徐文雅的婚期定在了四月初八,一进四月份,徐府开始忙了起来,府中到处是一片红彤彤的,喜气洋洋,张灯挂彩。
到了四月初四,徐氏自琼州派来给二侄女添妆的人到了,十数个黄杨木箱子无需重新整理,挂上红绸就直接添进了徐文雅的嫁妆里,很是气派。
薛陵婼随孟氏悄悄地看了一下,满箱子的绫罗绸缎,金银元宝,珠宝首饰,不禁乐了,她阿娘大抵是这些年与娘家一直没有往来,深感愧疚,想要找法子弥补母家,无奈徐府比薛府富贵更甚,她便只能将心思打到了侄女们身上。
再加上如今女儿生活在娘家,想要让女儿生活的好,除了老太太老侯爷的垂怜外,一大部分都要靠如今侯府的当家主母,娘家的大嫂,现下定是要多讨好大嫂。
大侄女出嫁时她还跟娘家闹别扭呢,什么都不知道,现下到了二侄女出嫁,便财大气粗的使劲砸钱,可劲弥补,效果很明显,乐的孟氏找不到北,看着薛陵婼越发温和,心想,一定要给这个外甥女找个好亲事。
薛陵婼知道阿娘的小心思,一番甜言蜜语将孟氏哄得笑开了花:
“自从阿娘去岁见了表姐,便喜欢的不得了,瞧着我就嫌弃起来,让我好好学着点表姐的温柔知礼,莫要整日像个小皮猴子一样,还想要把表姐偷回去当女儿,不要我了。”
孟氏被薛陵婼孩子气的话给逗笑了,拍着外甥女的头道:“那赶巧,舅母便把你给换回来,让阿婼给我当闺女……”
她们薛家谈不上有多富贵,也只是相比积年世家而言,蜀地虽比不上江南,但也是物资丰饶,山清水秀之地,阿爹薛策在彭州为官二十年来,下面人有时不时的孝敬,他深谙为官之道,为官虽正值,人却不迂腐,处事更是圆滑的很。
阿娘徐氏人虽天真了些,治家的技能却是汾安侯府老太太手把手教出来的,生财亦是有道。
薛家上下只有五个主子,也没有豢养繁杂的仆妇,家中还是积财颇丰,出事时,家中只暂时被封,没有抄家,财物都被保存了下来,去琼州时,大半都带了去。
薛陵婼想着母亲大出血的样子,忍不住好笑,希望她女儿出嫁时,也能够这么大方,又忍不住纳闷,阿爹啊,你知不知道你的娘子这么败家呀?
不过随后薛陵婼也就释然了,即使阿爹知道又如何?阿爹一定会说,家中所有的钱财都是娘子的,娘子想花多少都可以。
她已经吃了父母十多年的狗粮,早就吃够了……
与徐文雅的添妆一起送来的还有两封信,一封是家书,送到了薛陵婼这里,一封是薛策致岳父岳母的感谢信,送到了老夫人与老侯爷的明寿堂。
老夫人当即拆开看了,看到女婿写的内容,言辞恳切谦和,语气恭顺有礼,字迹端正大方,想起女儿曾说的,夫君房中没有什么姬妾通房,家里也只有自己生的这三个孩子,又想起自己可爱的小外孙女,不由得对这个便宜女婿有了几分好感。
老侯爷心里还埋怨着这个女婿,极不愿意拆开看,不过根据老夫人身边的丫鬟庆云说,老侯爷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曾经悄悄拆开了那封信,也算是默认了这个便宜女婿。
然后由大舅舅徐永诚执笔,回了一封信,送去了琼州,徐家上下也算是承认了这个姑爷。
薛陵婼拆开心心念念的家书,首先映入眼帘写的是吾儿阿婼,爹娘康健,勿念。
徐氏在信中又进行了催婚的老传统,大抵就是告诉她:母亲已经将你的婚事交给了你的外祖母,一切事情皆听你外祖母的,你年龄也不小了,是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如今不是在家里,万万不要耍性子,惹得舅舅舅母们不高兴。
而后又说阿爹阿娘都不在身边,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委屈到了自己。
父亲薛策也在后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比起阿娘的大白话,探花郎出身的阿爹则是文邹邹的,引用大量古达典籍和各种繁杂的文例,薛陵婼细细读来,颇觉有趣,差点笑出声。
父亲信翻译成白话文传达的旨意是:阿爹觉得宝贝女儿你年龄尚小,还没有到婚配的年纪,不要听你阿娘的,你年纪小,不用着急。就算嫁不出去了,你也是阿爹的掌上明珠,阿爹能养你一辈子,只要在京城吃好穿好喝好玩好,阿爹就放心了。
徐氏大抵是发现丈夫的说的这些孩子气的话了,又在后面加了一段,大致意思是:你阿爹喝醉了,说的都是胡话,他这些年读书读的傻了,乖女儿不要信他云云。
薛陵婼忍不住笑了,心里一阵暖流流过。
她又在信封里抖出一张两千两的银票,心中不免酸了酸,她的父母虽然远在千里之外,可她还觉得他们还在自己身边。

皇子前任莫挨我 - 分卷阅读2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皇子前任莫挨我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皇子前任莫挨我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