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英雄城市92

  江城有着东方芝加哥的称呼, 在建国之前是仅次于沪城的大城市,往上追溯,在西汉时期就被纳入郡县, 到了明朝则成为藩王王都, 底蕴十分深厚。

  城内名胜古迹不少,首屈一指的是黄鹤楼,不过有崔颢绝唱在前,哪怕是诗仙也要搁笔。此外,城内还有不少宗教建筑, 归元寺、宝通寺、长春观等,如今也逐渐恢复了人气,成为市民消暑游乐的地方。

  看完人文景观, 就该看自然景观,而东湖水域算得上其中翘楚。

  东湖水域面积广阔, 形状曲折,船娘站在船头话讲,一边跟众人说这东湖水域的来历。

  “这片以前也就是块荒地池子,民国的时候来了银行老板, 在这种了许多树又修了路和堤岸。后来华国成立了那个有钱老板就把这捐给国家了,政府的人也没浪费, 也在开发维护, 前两年还请了专家来勘测, 说是要发展什么水产经济。”

  话音刚落下,一条手掌般宽的鱼儿便跃出了鱼面。

  “这鱼苗也是政府放的呢,才几个月,就这么大呢。”船娘欣喜不已,又有些懊恼, “早知道长得这么好,我们家也去签订那啥承包协议了,指定能挣不少钱。”

  众人好奇,“大姐不是说这鱼是政府养的吗?你们怎么能挣到钱?”

  船娘耐心道:“是政府教我们养,鱼苗也是政府赊给我们的,我们签了协议就派指导员给教我们,等卖了鱼再补齐鱼苗钱和承包费。”

  许晓宁点点头,“那这挺好的,其他东西都齐全了,你们只出个人力,就能挣上一大笔钱。你们这的领导还挺有见识。”

  其实她更想说那人是个憨人,有这么好的挣钱法子怎么就不能自己一个人挣,要送出去呢?难道这些干部都是善财童子,她搞不明白。

  船娘叹了口气,“这不是第一年养吗?怕养不好死了咋办?再说了都养鱼,这鱼多了万一卖不起价咋办?”

  周晴点点头,“这就是谷贱伤农了。”

  “啥?”船娘不太懂什么经济学名词,但她有自己的想法,“可不是可不是嘛,我还是老实摇船,走一趟就挣一趟的钱,凭劳力挣钱心底才踏实。”

  这话沈熠认同,但是不敢完全苟同。

  靠自己的劳动挣钱才踏实,说明这个人人品好,可也过于守成,这样是很可能被社会淘汰,尤其是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沈熠以前是接受的华国教育,想法比较中庸也习惯多方面的去看待问题,但习惯西式教育的秦光耀却不一样,他觉得十分败兴,都有人手把手教大伙发财致富了,这个船娘还畏畏缩缩犹犹豫豫,着实叫人觉得不争气。

  刘大勇虽不是学的商科,但家里做生意耳濡目染之下也有几分生意经,悄悄在心里算了算,这片水域出产的鱼能供养整个省就不错了,要是运往全国,那可远远不够。所以船娘完全是杞人忧天,而且既然是政府牵头的,肯定不会只鼓励养殖估计销售也是有些渠道的,所以啊,他们完全可以放开袖子跟着干。

  当然这话他就不好跟船娘说了,这带人做生意有风险的,挣了那是皆大欢喜,要是赔了指定是带头人背锅,搞不好还得赔对方的本钱。他和船娘就是萍水相逢,坐了船付了钱再没别的交情,懒得说。

  听了船娘那番忧心忡忡的话,众人谈兴大减,专心的赏起湖景。

  七月恰是荷花开得最盛的时节,粉的鲜妍夺目,白的清冷卓然,黄的娇俏灵动微风徐徐,花枝摇曳,十分动人。

  船娘摇着木浆从荷花丛中划过,鼻间都是沁人的清香。

  徐大爷伸手摘了一个莲蓬,剥出莲子,叫众人吃。

  许晓宁好奇,“这能吃?”

  “能呢,好吃得很。”船娘笑道,“这可干净了,没打过农药,味特好。”

  许晓宁信以为真,一口塞入口中。

  众人望着她,“怎么样啊?”

  许晓宁笑眯眯的点头,“好吃。”

  “呸呸~”麦克伸出舌头连着吐了好几下,“好苦好苦。”又从包里摸出几颗糖果塞嘴里。

  徐曼萍弱弱道:“其实还好吧,只是微苦,味道有点清新像漱口一样。”

  麦克震惊的望着她,眼睛里写满了不可思议。

  刘大勇朝她眨了眨眼,小声道:“美丽国的人就爱吃甜的,跟咱们的舌头不一样。”

  说罢又悄悄喂了徐曼萍一颗糖。

  徐曼萍觉得舌尖的甜味慢慢渗到心底了。喂糖的人也微笑着看着她,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省博物馆就在东湖之滨,也是这趟出行的目的地,到附近后众人就上岸。

  博物馆的主体建筑是一座大型的仿古宫殿,整体呈品字形,虽是蓝瓦灰墙却不会叫人觉得沉闷,反倒觉得端庄大气,进入展厅后,更是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两千多年前,江城所处的地方叫楚国,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楚国有八百年左右的历史,在国力春秋战国时代达到鼎峰多次称雄,收揽了无数的瑰宝,如今流传下来不少,这座博物馆亦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古乐器收藏馆,除此之外,青铜器、漆木器、简牍也是独具特色。

  参观这座博物馆需要一定的历史素养,否则会一头雾水,什么也看不明白,幸好有讲解员领着,众人一边惊叹一边看得津津有味。

  也许了解这些东西不会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多么富足多么便捷,但这些收获却能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心中多一份感受。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这一点微小的记忆就能做出决定性的选择。

  逛完博物馆时间已经不早了,坐着公交回了旅馆。

  第二天则去了辛亥革命起义纪念馆。从沪城的一大遗址、京市的纪念碑再到这里的纪念馆,对于那些艰苦岁月众人已经不再陌生,甚至开始设想,如果自己当时处于那个环境中,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是跟着前辈们一起上战场杀敌,还是拿起笔杆子唤醒更多还在麻木的迷茫的人?又或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过自己的安生日子?

  徐大爷听了几个小娃娃的想法笑道,嗤道:“那年岁哪有什么安生日子?战乱多税赋又重,穷苦人没地给地主打工就图口饭吃,就算家里有地的运气不好被了壮丁上了战场,也是九死一生。就算躲过去了,在村子里,遇上那天杀的xx,更是活不成。”

  他啐了口唾沫,“那时候站着不动就只能挨打挨饿,死路一条,拼死挣一把还有希望。”他又似笑非笑的看了一圈眼前人,“不过,现在就是好日子了?到了享福的时候?我看未必。”

  徐大爷这一冷笑,彷佛一盆冷水浇在了众人的头上。

  不是的,这一路北上,并不是所有的日子都是好吃好喝好享受,也有些他们下意识忽略的记忆。

  比如,轨道两旁的乡下房子还是黄泥土墙,门框和墙面之间的缝隙容得下猫狗穿过,上头就盖着茅草;地里翻土的人,黑黄干瘦,他们的衣服是补丁累补丁洗得发白,还有人就靠在田垄上抓着黑黄的面团就着咸菜吃。

  显然易见的是,这里还有很多温饱都无法满足的穷人。

  可是,我能做些什么呢?我可以给这里带来些什么?我真的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吗?

  我也能像前辈们那样被历史书被纪念馆记住名字,供人瞻仰吗?如果可以,那将是多么伟大的事。

  这群年轻人啊,被残酷的历史警醒着,也被英烈激烈着,血是热着,脑子则在迅速的思考。

  在离开这座英雄城市之前,发生了一件事,震惊了众人。

  徐大爷向当地政府捐赠了两百万华币,用于当地的教育基础建设。并且由于国内缺外汇,徐大爷还贴心的用了美元。

  这件事被登上了省报,受到了热烈的褒奖。于是他们所在的旅馆,收到了不少乡下土特产,土鸡蛋咸鸭蛋,干笋干蘑菇干枣子……

  也正是因为这,徐大爷提前退了房。

  群众的反应叫众人心里觉得热乎乎的,望向那群土特产也有些眼热。

第39章 英雄城市9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为祖国的复兴而奋斗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为祖国的复兴而奋斗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