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167

  寿桃摆放在桌上,散发着面点独有的香气。

  薛裳枝道,“这是我做的寿桃, 给您尝尝。”

  姜太后依在美人靠上盯了寿桃一会儿,问道,“你就是在外面做这个?”

  薛裳枝点头。

  姜太后道, “我知道了。”

  她声音不咸不淡的,曾嬷嬷误以为她心情不好, 忍不住想要开口。

  曾嬷嬷伺候姜太后几十年,知道她是个非常固执的女人,生平最讨厌华而不实的东西,例如什么胭脂水粉, 用饭前要熏香,饭后用甘露漱口等贵族人家的规矩。

  她刚入宫的时候, 姜太后爱吃撒了芝麻的胡饼, 到现在,她依旧只吃这个,从未改变过。

  听闻姜太后在战乱中过得最苦的时候就依靠这个活下来, 还拉扯着两个孩子长大, 心有眷恋那是应当的。

  曾嬷嬷正胡思乱想着,姜太后已经提起玉箸伸向寿桃, 她从前没吃过这种镶了内馅的面点,自然不知该如何吃,筷子插入寿桃内戳了个洞,热气腾腾的红豆沙瞬间倾泻而出。

  红豆沙是老式做法,红豆淘洗干净后熬几个时辰熬得稀烂,包在干净的粗麻布中捶打搓洗,反复过麻布滤去豆皮和未除净的部分,直到变沙为止。然后入锅加油加糖翻炒,起泡翻沙的红豆沙口感细腻丝滑,弥漫红豆清香,又沙又甜,无论是做馅儿、做雪糕、做成甜点都是不错的选择。

  姜太后怔愣道,“这是什么?色泽如红玉,又像玛瑙。”

  薛裳枝道,“红豆做成的馅儿。”

  姜太后点点头,声音中带了丝笑意,“你倒是简朴。”

  她尝了一口,松软的面点沾上甜甜的红豆馅儿,回味又有甘甜,软得不可思议。

  她年纪已然不小,牙口算不上好,每每吃胡饼时都觉得硌牙,可她是个念旧的人,她希望她的儿子能够像她一样念旧。

  姜太后怔了一会儿才道,“给我看看枝儿做的祭品。”

  薛衷温柔道,“明德,抬进来给母后看看。”

  于是一座足有两人高的面点被抬到凉亭外,竹帘被卷起,恰好让姜太后能够看见。

  只见这只面点如山峦般叠起,一层一层重叠而上,每层围绕着用面食做成的颜色、形状各异的花朵,其中被拥簇着的是啼叫的凤凰和百鸟,还有其余各种动物。

  这台祭品颜色之艳丽,外表之壮观,姜太后竟然从未见过。

  薛衷也叹息道,“真是精妙,母后,您觉得比之之前的贡品如何。”

  孰优孰劣只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以往做胡饼,都是让御膳房的铛头做百十来个,加上其余水果香花美酒等,这么往供桌上一放,虽然算不上出奇,但也绝不会出错。

  但是如今有了薛裳枝做的贡品比较后,就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姜太后道,“毕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礼不可废。”

  又道,“不过加在一起也不是不可。”

  这就是敲锤定音了,薛裳枝也高兴起来,毕竟她是要拿工资做事的,要是甲方不满意,她这不白做了吗。

  到太阳西斜,薛裳枝和皇帝先后告退辞别。

  薛裳枝出了凉亭不远,就看见一人靠在玉液池边喂鱼,这人长得秀秀气气的,模样和薛裳枝有两三分相似,正是薛裳枝的亲弟弟,大楚的皇帝薛衷。

  薛裳枝未说话,薛衷就先发现了薛裳枝,有些腼腆地喊了声“长姐”。

  薛裳枝笑眯眯道,“你在喂鱼?”

  薛衷轻声说,“正是,我有空的时候就常来此处喂鱼,与这里的鱼也熟了。”

  大概因为体弱多病,他虽然贵为一国之君却一点架子都没有,和薛裳枝上辈子在大学里见过的男大学生没两样。

  薛裳枝不由对这个弟弟亲近了一些,好奇问道,“那取名了吗。”

  薛衷摇头,“没有,我都混着叫,劳烦长姐替我取些合适的。”

  薛裳枝欣然接受,指着那只红鱼道,“你看你喂食的时候这只鱼摇头摆尾,活泼可爱地来不停讨要鱼食,一副吃不饱的模样,不如就叫…”

  薛衷,“小活泼?”

  薛裳枝,“就叫喂不饱吧。”

  薛衷:………

  薛衷艰涩地移开话题,“刚才幸好有长姐帮忙,母后才会答应祭祀的事情,多谢您了。”

  薛裳枝摆摆手,“没事,你别忘了刚开始说好的酬劳就好。”

  薛衷愣了愣,想起一开始约定好的几两银子酬金,勾唇笑道,“长姐不用担忧,到时开了春,我会亲自给您挑合适的封号。”

  薛裳枝从未想到过封号的事情,愣道,“封号?”

  薛衷沉吟道,“也有府邸。”

  薛裳枝,“府邸?”

  薛衷无奈说,“只能这样了,您若是要封地现在还不行,恐怕大臣们会不答应。”

  听完这句话薛裳枝才意识到,她这位表面上看起来纯良的弟弟,心思实在有些深了。

  这一两日碧茹就被接入宫,连带一起的还有薛裳枝的行李等。

  薛裳枝进殿时就看见碧茹抱着包袱蹲在台阶上捧着脸发呆。

  她轻声喊她名字,碧茹跳起来喊了声姑娘,手里还捧着装麦芽糖的罐子。

  薛裳枝露出微微笑意。

  过了一日,林嬷嬷突然对薛裳枝道,“殿下,开春的时候您得去踏青,这是宫里惯常的活动,先得替您裁剪几套衣服。”

  薛裳枝看了看装衣服的柜子,满满当当一点空隙也没有,就算这样居然还要制新衣。

  林嬷嬷不认可道,“那是去岁的衣服,今年穿出去非得被人嘲笑不可。”

  薛裳枝便被强按着量了整整半日衣服,只是经此提醒,她却想起受邀参加何良君生日宴的事情,决定出宫去买些东西当作何良君的生日礼物。

  她说要出宫,姜太后便派了好大一群人乌泱泱跟着,侍卫、寺人、宫女等,有要替她提裙子的,给她擦汗的,拿钱的,讲笑话的,提东西的,比人家皇帝下江南还热闹。

  薛裳枝无可奈何,但林嬷嬷告诉她这是公主出行的规矩,若是不带人就不能出门,她只得应了。

  薛裳枝带着一帮人去了西市,西市比东市气派多了,道路修得平整,小摊贩也少见,据说还有从西域而来的胡商在此做生意。

  薛裳枝边走边看,她现在手头宽裕,买东西不像之前那么拮据,她自己的生意就做得颇为不错,不需要动用姜太后给她的一大笔当零花钱的银子。

  碧茹还不太适应自己作为公主贴身宫女的身份,撅嘴道,“非要给她礼物吗?”

  薛裳枝好笑道,“既然她邀请我去,总归要给些礼物的。”

  碧茹想了想道,“那把剩下的糖给她。”

  这话从抠门的碧茹嘴里出来可是破天荒,薛裳枝思索后就明白了,罐子里剩下的麦芽糖漏了底,自然不如面上好吃,果真是个抠门精。

  她也没去拆穿碧茹,摇摇头继续看着两旁售卖的东西。

  薛裳枝到了一家酒楼外,便看见门口摆放着卖零碎手工的小铺子,她看了一眼,老板娘便笑眯眯喊了声公主。

  薛裳枝好奇问,“你认得我?”

  老板娘说,“瞧您说的,上次您还来我这里买了玉簪,您这样的贵人来过一次我就不会忘。”

  听到这里,薛裳枝就知道她认错了人,也不知把她认成了谁。

  幸好老板眼光灵,拉着老板娘道,“哎哟,你不会说话可别乱说话,认错人了。”

  老板娘茫然道,“不是三公主又是谁?”

  林嬷嬷不悦道,“这位是长公主。”

  老板娘不敢说话,就偷偷看薛裳枝,殷勤给她介绍摊子上的首饰。

  薛裳枝无法忽视她的视线,忍不住问,“我就那么像三公主?”

  老板娘摸不准她想法,连连点头,“像,特别像。”

  林嬷嬷顿时不悦道,“她是什么人,也配和长公主像?”

  老板娘顿时噤声不语。

  林嬷嬷走出去老远还在生气,若非薛裳枝劝她,恐怕她就还要找刚才的老板娘理论一顿。

  宫女中一位叫翠微的劝解道,“嬷嬷,她那是眼拙,哪看得清公主们长相呢?以为宫里不是二公主就是三公主,认错也无可厚非。”

  林嬷嬷皱眉道,“可差远了,三公主生母是何人,长公主生母又是何人?在地位上本就不同。”

  林嬷嬷是姜太后派来的人,因而心里也向着姜太后,不允许有人说姜太后丝毫缺点。

  薛裳枝连忙转移话题道,“咦,前面那家店怎的生意如此清淡?”

  这应当是一家小食摊,对比周围生意清淡得很,老板坐在凳子上唉声叹气。

  旁边有人顺口接道,“还不是……那位公主遭的孽,害得老王两口子差点断决生路。”

第47章 16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长公主如意小厨房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长公主如意小厨房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