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民心所向135

  =====================

  “娘,我又发现发现一只老鼠!”一个梳着总角,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看到突然从柴堆里窜出来的褐灰色影子,连忙说道。

  怀中抱着一个尚在吃奶的婴儿的妇女眼疾手快,直接用手边用来清炉灰的铲子一扣,反手一挥,直接将那只窜出来的大老鼠丢到了炉子里,几声凄厉的惨叫声后,炉中便传来了肉类烤焦的味道。

  那男孩咽了咽口水,没忍住地抬起手,刚想把手指放入口中,就好像想到了什么一样连忙将手背在背后,对那名妇人强调道:“娘,我这次忍住了没吃手指!”

  “小牛乖。”那妇人一边轻抚怀中婴儿柔软的胎发,一边笑道,“今儿晚上奖励你一块糖吃。”

  一想到父亲前几日带来的那种,淡黄色的晶莹糖果,那小男孩就忍不住流口水。但他看了看缩在母亲怀中睡觉的小婴儿,还是懂事地摇了摇头:“我上次已经吃过了,这次给妹妹吃吧。”

  即使还不到十岁,但他已经能明白,那种又好看又好吃的糖果,不是他们家能够轻易得到的。

  那妇女听后怜爱地摸了摸小男孩地头发:“傻孩子,你妹妹还吃奶呢,哪里能吃糖了?”

  “那就等妹妹长大一点后再吃好了!”

  女子看着自己懂事的长子,既无奈,又欣慰,只好哄道:“好,那就先留下。”

  “留下什么?”

  一道浑厚的男声响起,一个赤着上身的男子推门走到院中,看着自家妻儿笑道。

  “爹爹!”

  “诶,好小子,今天有没有乖乖听你娘的话,有没有捣乱?”

  “没有,我今天上午去杂学学习,下午帮娘做饭!”

  男子一家是阳城本地人,从他祖祖祖辈就开始生活在阳城了,自去年阳城被禹朝攻占后,他们的生活就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先是村中那些欺男霸女的痞子们被捉到大狱中做苦劳修墙去了,然后,每家每户又被分到了部分粮食,让他们得以活过冬日,等开春时,城里又招人修建养兔场和炼铁厂,做一日工,能得一家的口粮还有富余,再后来,又建起来了一个什么“兵工厂”,那高高的烟囱,每天日夜不停地往外喷烟,一车一车用油布裹着的东西往外运,神秘极了。

  最近几日,更是开了什么,杂学学校。连他们这些农民都可以把孩子送到学校,不学之乎者也,学的都是一些农活匠作上面的事,比如如何看天气啊,如何种田如何沤肥什么的,男人听过自家孩子的转述,即使他这样种了半辈子田的人,也觉得颇有收获。

  想到这里,男人忍不住摸了摸自家儿子的头顶:“你是赶上了好时候了,陛下是个好皇帝,你也要好好学习。”

  “就说前几日那插秧的窍门,要不是陛下命人办杂学,你想知道,那就得天天跟个孙子似的在村里老农那里伺候前伺候后,还不一定能得到几句提点。”

  “我知道的爹爹。”男孩扬扬下巴,他爹娘天天给他说要上课时好好听,就算不理解,也要把师傅说的全记下来,他就是这么做的。

  “等妞妞张大了,也把她送到杂学里。”

  “啊,女儿也要学种田?”

  “不是种田。”男人笑道,“我听说了,以后杂学里就不光是教种田了,像是铁匠、木匠,女红什么的,都是会教的。”

  “那要不少粮食吧。”

  杂学并不是白学的,学校的地方课桌是官府免费提供,但像是一些教具、束脩什么的都是需要他们每月交粮的。

  那女子看起来还有些犹豫,她不是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学更多的本事,就说铁匠、木匠,虽说苦了一点,但就算在灾年也能赚到钱,不像他们完全靠天吃饭,老天爷一发脾气就抓瞎。女儿学点女红也是好事,到时候嫁出去了,自家有本事,婆家也会高看一眼。

  但是,一个孩子,每月一袋半粮食的束脩,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而言还是太贵了。

  许是看出了妻子的担忧,男人伸手将她搂了过来:“不过是一月三袋粮食罢了,这点我们还是交得起的,等什么时候教不了了,让他们再退学也来得及。”

  “小牛也大了,能帮家里做工了。”

  “他做什么工?”男人笑道,“种田?他这点小力气,顶多在田里除除草,而做工的地方,还不收这个年纪的小孩呢。”

  “而且,每月老师还会检查课业,要是学得好了,下月的束脩都免了,还奖励半只熏兔!”

  一想到上个月小牛带回来的那半只熏兔的滋味,全家人都忍不住舔舔嘴巴,小牛更是被激起了斗志:“爹你看着,我这个月还给你带来一只熏兔!”

  “好小子,有志气!”

  说道熏兔,女子这才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工厂快建好了吧。”

  阳城冬日里兴建了两座养兔场和一个首饰厂,算算日子,也已经快要建成了。

  “嗯,官府的人都算着日子呢,等差不多要播种时,就快完工了。”

  “那播完种呢,咱还能干什么?”不过短短几月,阳城人都已经尝到了做工的甜头,能在农闲的时候找到一份工,那是本事。

  想到这里,女子有些抱怨道:“冬日里收了那么多逃难来的,现如今,又在城外建了棚子,养着那些病秧子,陛下心善是心善,但这也太让人欺负了吧。”

  来的灾民收到了免费的房屋和田土,虽然不比他们这些世代在此地的人多,但也足够让人眼红了,更何况他们还会抢夺本就不多的工位,更是让这些阳城本地人和他们闹了几场不小的矛盾。

  想到城外的那些病人,男子也忍不住皱眉:“是啊,陛下就是太善良,才被蒙朝那狗皇帝欺负。”

  “呸呸呸,你说什么?”女人连忙把他嘴巴捂住,“他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大人不记小人过。”

  说完,还狠狠地瞪了自家男人一眼。

  他自觉被瞪得很是无辜,但还是解释道:“我说真的,你难道没听说过吗?”

  “听说过什么?”

  “蒙朝的那位,不是真龙。”男子指了指远处,正是禹朝国都睢阳的方向,“那边的那位,才是真龙。蒙朝、威朝是伪龙,咱们骂他们,不但不会有事,反而能让真龙听了舒服,保佑我们呢!”

  “真的?”

  “当然是真的。”男子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不然你看,为什么当初我们是蒙朝人时,一年到头别说肉了,连粮食都吃不饱,现如今,每月都能吃上点肉,我还能攒下钱给你打个簪子?”

  他笑着指了指女子头上带着的蝴蝶型簪子,不是什么昂贵的物件,只是枚铜簪,但也让女人开心宝贝了好几天。

  她没忍住伸手摸了摸头上的簪子,脸红了红:“就会说好听的。”

  “还有我们的孩子,不正是我们成了禹朝的人才有的。”

  他们的大儿子已经七岁了,小女儿才刚出生,这是因为这期间他们虽然也生过一个男婴,但却再不到一个月的时候夭折了。

  想到那个孩子,两人的心情又有点低落。

  “希望她能健健康康长大。”

  “会的,她是冬日里,得陛下保佑生下来的孩子,是个有福的。”男人安慰道,“我们从此以后也是禹朝百姓了,我们也会受到陛下的庇佑,以后越来越好。”

  这个时代,幼儿夭折实在是太过常见,不是不难过,而是看的太多,泪已经流干了。女子缓了缓,又追问道:“还有吗,陛下还怎么是真龙了?”

  说到这里,其实女子已经对男人的说法信了七八成了。她心想,原来当初他们的日子过得如此穷苦,不像是别人说的,是因为祖辈或是上辈子做了坏事,只是因为他们当初是伪龙的百姓啊。

  现如今,他们也成了陛下的子民,陛下自然会庇佑他们,让他们一家和和美美一辈子。

  “还有,今年冬天不是有那么多逃难来的吗?我听说,蒙朝里都快活不下去了。”男子压低声音,“他们那边,有的地方都开始吃人了!”

  “啊,真的假的?”吃人,这是她小时候父母吓唬她时才说的,“真的假的?”

  她忍不住又重复一边。

  “当然,还有,今年春天,蒙朝不就有了疫病?”男人说道,“为什么我们这没有,偏偏他们那有,就是因为他们当伪龙的百姓,老天爷降罪了。”

  “陛下教我们净手、烧鼠,就是怕我们这些好人,被蒙朝所害。”

  “蒙朝的人要是明白过来,知道自己错了,跑到了禹朝,当了陛下的子民,就不会再被疫病折磨了。”男人说得头头是道,“你看今冬跑到我们这边的百姓,不都没有染病吗?”

  他总结道:“陛下仁善,知道我们是被伪龙骗了,所以不怪我们。越早醒悟,就活得越好。你看不是吗,我们比冬日逃难的过得好,冬日逃难的有比春日逃难的过得好。”

  “是了。”这下子女人全信了,“老天保佑,还好我们成了陛下的百姓。”

  “蒙朝的百姓也是可怜,快让陛下把那被伪龙占了的城池夺回来,也让他们过过好日子吧。”

第91章 民心所向13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越之陛下是个病美人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越之陛下是个病美人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