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温存171

  ==================

  苏洵缓缓地睁开眼睛,眼前的是一片曼妙的风景——鼓胀饱满的胸肌上点缀着漂亮的果实,旁边还有些许红色的压痕。

  似乎是感受到怀中的动静,原本虚虚地放在他身上的手臂随之收紧,苏洵被按在了那弹性十足的肌肉上,感受到那令人舒爽的温度。

  小皇帝体寒,即使是夏日也身体发凉,但萧公公却好像是个火炉一样,一年四季都热得不行,他一时间被这股温暖所迷惑,贪恋着又一次闭上了眼睛。

  细细的呼吸打在胸口处,被小皇帝弄醒的萧不闻手渐渐不老实起来,原本放在苏洵背后的手顺着背线缓缓下移……

  “唔……”苏洵小声哼唧了一声,将头埋得更深了。

  萧不闻一只手感受着软弹的触感,另一只手稍微将滑落至肩颈的被子向上拽了拽。

  若说对于现在的萧公公而言最好的季节是什么,他绝对毫不犹豫地选择冬天。冬天的小皇帝就好像是只猫儿一样,懒洋洋地又贪热,连他上龙床的成功率都增加了不少。

  萧公公毛手毛脚了一阵,小皇帝才再度睁开眼,帷帐挡住了太阳光,龙床里满是令人平静的味道和氛围,他动了动身子从萧不闻怀里钻了出来。

  “不再睡一会儿?”萧不闻就这么大大咧咧地光着上半身,看着正整理衣物的苏洵问道。

  “朕要上早朝。”苏洵想了想,转过头给了萧不闻一个黏糊的亲亲,“你可以再休息一会儿。”

  掀开帷帐走下龙床,门外早已准备好的宫女们鱼贯而入,送来了洗漱用的温水等物。萧不闻慢慢站起来,赤着脚走下床帮小皇帝穿衣服,伺候着苏洵一点点收拾好,褪下柔软的丝质里衣,换上威严的帝王之服。

  萧不闻将烧好的手炉递给苏洵,对着一旁的宫人说道:“昨夜下了雪,你们记得叫轿子都行慢一点。”

  苏洵接过手炉:“好了,你不用担心了,这都是宫里伺候的老人了,他们清楚的。你前两天晚上也没怎么睡好觉,今天趁着不忙,好好休息一下,不用送朕了。”

  披上暖和的大氅,苏洵回头道:“那朕先走了?”

  萧不闻觉得小皇帝这样每天出门都要说再见的举动真的是可爱极了,笑着点头:“陛下慢走。”

  目送着小皇帝离开后,萧不闻原本面上温柔的笑意顿时消失,看到这一幕的宫人各个将头低下,身子忍不住轻颤。

  这些都是苏洵宫里的人,一般而言萧不闻不会随意乱动,但萧公公积威已久,一个眼神就能吓得他们跟鹌鹑似的。

  冰冷的仿佛不带一丝温度的声音响起:“我前两日的事,陛下怎么会知晓?”

  萧不闻话音一落,一道身影顿时从角落中出现,单膝跪在他身后:“是陛下询问护龙卫得知的。”

  您自己说的,凡事都不用满着陛下。

  “陛下自己问的?”萧不闻皱皱眉,现在正是禹朝发展的关键期,和威朝的联盟,和古烁朝的商贸,甚至是对蒙朝的威慑都在关键期,小皇帝成天忙的不行,怎么突然想起来要问他的踪迹,“陛下这几日接触了什么人吗?”

  “只是一些官员和士族……”那位护龙卫想了想,不太确定地说道,“陛下之前找过先帝的起居注,是不是陛下发现了什么?”

  萧不闻听此沉思了一下,自那次清河和他说过这宫内的疑点后,他便一边加大了对苏洵的护卫力度,另一边紧锣密鼓排查起这宫中的势力,拔掉了几个不痛不痒的钉子后,竟真让他发现了一只大鱼。

  那是一股即使是他这样自小长在皇宫里的人都未曾发现的势力,神秘的就好像是这个皇宫中的影子一样不引人注目。

  萧不闻发觉这股势力对皇宫的了解,甚至是对他的了解都到了一种可怕的地步,又加上对方绝大多数时间只是安静地观察,并未有所行动,萧不闻一直没有抓住对方的尾巴。

  但这两年的调查,虽没有让他抓住背后之人,但从一些蛛丝马迹上,他已经有了怀疑对象——苏牧,也就是禹朝的开国皇帝,陛下的亲生父亲。

  很难想象一个人所创造的势力在他死后这么多年还能运行良好,但萧不闻是知道那位老皇帝的事迹的,这位可是凭借计谋一力粉碎了老狼王吞并中原的野心,让其军队困于边境不敢前进一步的可怕角色。

  若那势力真是先帝所创,那么之前的很多疑点都迎刃而解了。

  被焚烧的清明宫,失踪的资料以及神秘的势力,这一切也只有这座皇城曾经的主人才能做到,唯一的问题就是他做这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陛下在他的计谋中又有着怎样的角色?

  因为这件事牵扯到了先帝,萧不闻下意识地不想让苏洵知晓,虽然大抵来说先帝不会对自己这个唯一的子嗣做什么太过分的事,但有些事一旦牵扯了血缘,总是格外地麻烦。

  想到这里,萧不闻揉了揉额角,随着年纪渐长,陛下也逐渐显露出其谋略上的天赋,他越来越像那个曾经帝王,政治手段也越来越高超。不过他本心上的善良,以及对弱者和百姓的怜悯从未改变过,这个国度,这片土地和他上面生存的人,是何其有幸拥有这样的统治者。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那场震惊中原的绒城之战洗刷了中原近百年地耻辱,让无数听闻此事的百姓痛苦,他听闻即使是威朝和蒙朝内部,都有士族争相写诗作赋,称赞陛下的英明和黑甲军的威武。陛下的威望再度上升,这个初升的太阳一经升起,就以惊人的态度闯入所有人的视线。

  甚至民间有,禹朝的皇帝是太阳,威朝的皇帝是星星,蒙朝的皇帝是月亮的说法,俨然一副其余两朝天子不过是陛下的陪衬。

  威朝势弱又需要禹朝帮他们遏制古烁朝,自然不敢反驳半句,古烁朝乐得见中原自相残杀,反而特意传播了流言,而威朝……威朝的皇帝除了在朝堂上发了一通脾气将朝臣痛骂一顿外,又有什么别的对策呢?

  禹朝拥有科举,广纳天下贤才,不论蒙朝威朝,只要是有志之士皆可参选,两年时间内,吸纳了两朝大量的人才,更进一步壮大了禹朝的实力。

  所有人都看出来了,一面是腐朽落后的蒙朝,另一面是年轻而充满朝气的禹朝,所有人都能看出,这天下之争的胜者已经毫无悬念了,唯一的问题就是,陛下要花多久才能真正一统天下?

  在将十八部痛揍一顿后,所有人都以为陛下会趁着士气正旺,利用他手中神秘的武器将蒙朝吞并,但陛下却一反常态地蛰伏了起来,两年间没有动任何兵,只是一味地专注于自身的发展。

  时至今日,禹朝内新修了两条运河,无数的治水工程,虽因天气多变耕种多艰,但至少禹朝的百姓温饱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禹朝就像是这片满是伤疤的土地上唯一的一块绿洲,这片人间地狱中的仙境一样,各地府库谷物满仓,新增人口一年多过一年。

  有时候萧不闻也挺同情曲濯的,这位皇帝不能说是昏庸,甚至可以说是不错的帝王了,可惜在苏洵面前就完全不够看了。他家陛下不单单继承了先帝军事上的天赋,在先帝所不擅长的民生方面更是频出高招,用了不到五年就将这块饱受战火所害的地方恢复一新。

  实在是让人没法比啊。

  萧不闻摇摇头:“陛下既然没有多问,你们也不要多和陛下说什么。要是陛下有一日细究的话……你们就让陛下来找我。”

  先帝这件事扑朔迷离,纵使是他都有一种无力之感,苏洵此时需要头痛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添烦恼。

  而另一边,正被萧不闻念叨的苏洵正坐在龙椅上听着朝臣们的汇报。

  这些士族早朝上奏的时候总喜欢拽一些有的没的文采,苏洵本来就忙得很,还要仔细听这些人的一大通废话,然后再从中找出有用的部分,上一次实在是把他给惹急了,一个官员居然用了将近一万字来写奏折,前面全都是没用的废话,他看到最后才看出来这是想要给自己的城池边再修几座水力工厂!

  实在是把他给气得要命,直接在奏折上用朱批画了一个大大的×,写了一句“狗屁不通”,骂了回去。

  听说了这件事后,众朝臣在第二日上朝时看着陛下眼下的青黑,一反常态地用超级简洁的话完成了述职,苏洵一边为这效率吃惊,另一边更是气急,合着你们是会好好说话的啊,那以前给我在这里拽文是干什么,考较你们陛下我平日里读书多不多?

  他直接一拍板,以后早朝时都按今天这个风格来,谁再废话,就在大殿外面给我冻着,对着柱子把你那奏折念上一万遍,什么时候念完了,什么时候再走!

  户部的人轻咳一声,率先走了出来。

第111章 温存17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越之陛下是个病美人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越之陛下是个病美人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