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 分卷阅读587

古董,一起摆弄手腕上的全息电脑,一起哈哈哈,哈哈哈,笑声都变形。
小红脸憋得通红,却又无可奈何,只觉得,回来这个时空看看,好像,不是明智的决定?
徐景珩瞧着小孩子脸上五颜六色的变化,忍住没笑:“既然来了这里,要做什么?”
“游玩。”
“好。”
小红立马欢喜,他还以为徐景珩又要他去学习。
小红立马去做计划,打算把这方山水,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去看一看。
第二天,就带着三个“人”,去逛北京城。

首先是小红租的房子周围。
房子在局儿胡同,南北走向,长约八百米,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西边是地安门外大街,东边是交道口南大街。
由这四条街围合的长方形地块,正是元大都当年的两个坊。
局儿胡同作为分界线,东面是“昭回坊”。西边是“靖恭坊”。

东西各有八条胡同整齐排列,从南向北,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
作为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居住着许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从元朝王爷到明朝将军到华夏高官,从文学大师到画坛巨匠,每一条胡同都留下历史的痕迹。

小红喜欢这里,做皇帝的时候,就喜欢逛北京城的每条街。这里与皇城只有一街之隔,胡同、四合院、绿树,相对于红墙金瓦的皇城。这里的灰墙灰瓦,有另一种独特的民间色彩。

他记得以前的这里,店铺、酒楼、客栈……什么都有,生活气息浓厚。如今这里,作为半个文物老街,文人聚集,但酒馆还是那个酒馆,糖葫芦、碗口黄……还是那个味道。

四个人和其他游人当地人一样,头戴遮阳帽,举着相机不停地拍照。一身新时代式样的,宽松缂丝服饰,除了女娲是蓝色,其他三个都是红色,走在街上,颇有家庭装的气氛。

当年杨慎、章怀秀、谢丕……喜欢去逛的老酒楼,人在里头,太阳都安静的好似春天,味道更是好。
当年胡宗宪、李时珍、海瑞、张居正……喜欢相聚的小酒馆,依旧是北京城里有名的酒家。

而他们,漫步这些古老的街道,感受两边雕梁画栋的门房,就已然颇具古韵。
悠长蜿蜒的青石路干净整洁,不少人家门口吊着茴香豆花生米儿,摆起自酿的美酒,用竹篮盛装金黄飘香的鲜果子,热情地招待远道而来的游客,恍然间,穿越时空,不知今夕何夕。

一个大门敞开的四合院里,有一个拍戏的剧组正在进行。戏班子里的大青衣正在念台词:“男子们,总是不死不休,好像狮子群,必然只能有一个头领。
天也,地也,睁眼看看,这个世间,多的是痴情女,幻想着男子们爱她们,爱的无法自拔,爱的离不开,忘不掉、舍生忘死……悲乎~~悲乎!!!”
吐字清晰、珠圆玉润一一听就是功力到家。

一个老生的声音之嘹亮,遏云绕梁:“大明好男儿,大任担双肩,傲骨凌然,岂能折腰儿女情长前!!转眼百年,一笑泯恩仇、爱恨都成空,一抹红唇一身青衣,岂可留?岂可留~~~”

耳朵特好·四个人,站在门口听了这两句,都觉得特舒坦。
听到有人议论这一折戏的内容,一起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这个老生的原形,乃是有关小红的大臣,文嘉。文嘉因为去了一趟西域,在西域留下好几段风流韵事,回来后因为感情过于丰富,更是惹出来好几段爱恨情仇……那个四处留情的感情渣渣,八十多岁了,还和一个小姑娘来一段往年恋……何来感叹?

女娲娘娘颇有感触地摇摇头:“女人,总是想着男子后悔、回头……这曲子,是写给女子听的。”
鸿钧似笑非笑:“小红啊,这有关‘皇上’的戏曲、话本子……”
小红特“淡定”:“那就是戏曲和话本子。”
“哦~~~”鸿钧学北京人说话,拖着长长的尾音。小红气得要砍神,面上还要做出云淡风轻的模样。

四个人说说话儿,晚上一起去听大剧院的昆曲《荆钗记》,第二天意犹未尽,又去听京剧的《霸王别姬》。
《西厢记》、《牡丹亭》……各种曲艺的声音拗拗上口、百转千回,声声天籁、清明悠远,让听的人回味无穷、百听不厌。

尤其昆曲。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段段唱词像一首首婉约的诗,丝竹悠扬、妙喉婉转、吴侬软语、一唱三叹……
那是江南男子的百转情思、千般哀怨,也是江南女子的裙裾翩飞、轻盈梦幻,颦笑顾盼之间暗香浮动,勾人魂魄、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 - 分卷阅读58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全文最新章节

正文卷

朕要这大明皇位有何用!(穿书)全文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