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去逃难 - 分卷阅读112

着新人一个个把自己超过去。
宣宁提出要开幼儿园,?除了要替女工们解决孩子的问题,让她们安心工作,?其实还是想抓一抓教育。
学堂那些人早晚要回炉再学习,?能力思想等等各方面都要再提高一些。速成式学习可以解一时之急,?但不能一直持续下去,孩子们也不能一直在外面乱跑乱跳,把最能接受新知识的年纪浪费在田野里。
之前宣宁手里的人实在太少,识字的人都身兼多职,恨不能一个人分成好几个人用。现在情况稍微缓和了一点,?她也就把普及教育提上了日程。
和现代越养越精细的孩子不同,这里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多孩子,?大人们忙生计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看孩子教孩子。小的扔给大的,会走了就让帮家里干活。哪怕是个小奶娃娃,身上可能还肩负着找柴火的任务。年纪越大,?派到的活计也越多,十岁已经算半个劳动力了,如果只是单纯的学习,不能快速得到好处帮家里分担,恐怕不太能被人接受。
宣宁想了又想,把上学年龄定在了五到八岁,时间定在了半天,农忙的时候还会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回家给大人们帮忙。
再小一点,有的孩子连话都不会说,教起来也实在太难,可以送去幼儿园,让那里的老师看着玩耍吃饭,讲讲故事,先树立起基本的能力和三观。
再大一点,当然也可以来上学,只是五到八岁的孩子是必须来上学,大一点的孩子则是自愿上学,根据家庭和个人的情况自行选择。
不过宣宁也告诉大家,能来的尽量来,以后管事学堂也会提高招生要求,不是有钱就能去的。到时候大家都学了那么多东西,什么都不会的自然就被远远地落在后面了。
先不说以后,就说这件事由管事们通知到各家各户之后,所有人都懵了。
大家的反应都很一致,先是一脸茫然,怀疑自己听错了,让管事把话重新说一遍。
听完第二遍,有人还是不相信,还会再问一遍。
管事的知道,他们的耳朵其实已经听清楚了,只是脑子实在反应不过来,干脆闭嘴不说话,等他们自己慢慢缓过来。
听管事复述过几遍的人张着嘴,瞪着眼,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合上了有些酸痛的下巴。
然后面面相觑,砸吧了砸吧嘴,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强制”这两个字,他们听到过,也经历过很多次。
强制参加徭役,这代表着接下来的日子会非常累非常苦,累到去半条命都很正常,还要挨监工们不少打。
强制收税,他们经历过很多次,不多的一点粮食被带走一些,再带走一些,哭求跪拜都不能多留下一粒米。
可强制上学算怎么回事?
这种命令是真实存在的吗?是管事们传错话了,还是他们在做梦?
嘴皮子都快磨破了的管事翻了个白眼,让他们去广场告示栏自己看,推门去另一家下通知了。
满心震撼的大人们一窝蜂地跑出家门,拼命挤过人群,把头伸到了告示栏前面。
然后开始怀疑自己在扫盲班的学习成果。
“你看第二行写的是‘不论男童女童,年龄在五到八岁之间都应上小学’吗?我学的不好怕认错了。”
“女娃娃也要上学?”“废话,绣品厂为了认字专门请了女夫子,听说以后招新除了考手艺,还要看识不识字呢。”
“我也想问问,你们看第四行的意思是,如果到了年纪不去上的,那得找管事申请,上面同意了才行,不然要罚钱甚至暂停工作?”
“还真是非得让上学,不去怎么还罚钱呢。”
“没听说过,真没听说过。”
……
告示栏旁边有护卫队员看着,禁止随意张贴修改,更不能撕毁。另一边还有个管事,他被派来解答大家的疑问,被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嘴巴一直没停过,嗓子都说哑了。
“我家孩子上完扫盲班了,还要再学一会识字吗?”
“刚开学先做个简单测试,分班教学,基础不一样学的东西也不一样。小学后面还有中学,能考进中学就能拿补助了,要是能再往上考,那补助更高。或者跟那些造水车的人一样,以后走出来别人都得叫一句‘先生’。”
他好不容易回答完一个问题,解释过很多遍的问题再一次循环出现了。
“‘小学’是什么?”
“就是这些小孩子上的学校。”
“那么一点大,进去学什么啊?跟管事学堂一样吗?”
“怎么可能,”负责解答的管事想起学堂里的填鸭式教育——从早到晚一点空闲都没有,恨不能吃饭的时候也给他们讲些有启发意义的小故事——急忙把手摆出了残影:“都是些孩子呢,讲那些他们哪听得明白。小学里教识字算数,还有基础知识和常识,常识就是那些该知道的东西。”
“小孩子家家的该知道什么啊。”问话的人笑道:“粮食什么时候熟,怎么帮大人烧火,

带着超市去逃难 - 分卷阅读1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带着超市去逃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带着超市去逃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