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去逃难 - 分卷阅读133

,?让提前跟家里说一声。
做完这一切,她又另外租了个院子,配齐了需要用到的厨具调料,还给大家准备好了被褥衣裳,做好了长期住在这里的准备。
宣宁本来想让他们去食堂后厨做,不过食堂人多事杂,显然不如陈大娘现在的安排好,既妥帖又低调,索性送了些粮食过去,让他们就在那里研制。
现在护卫队出门还是带生粮食,到了地方打完了仗再煮着吃,但距离远了,需要在野外吃饭,这就显得很不方便了。
军粮首先要保证方便携带,其次还要方便食用,而且军粮是外出行军打仗的时候吃的东西,要顶饱,还得做到热量充足。除此以外,还得耐放,放个几天都不能坏,口感也不能太差,味道上太难以下咽也会影响将士们的战斗力。这样才勉强算是一种合格的军粮。
这是军队对军粮的需求。对于后勤来说,要便于运输,还要制作起来快速简单,成本也不能太高。
陈大娘把宣宁跟她说的话牢牢地记在心里,默念了几遍,每个要求都烙在了脑子里,然后发现自家早点铺几十种吃的,居然只有油饼勉强符合条件。但是油饼却不太符合要求。
她又想到了烤饼,把饼烤得干干的,把水分都烤出去,能放几天都不坏,形状也规整,再在上面加些芝麻,就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饼的形状和厚度要方便个人携带,里面加些盐和油,战况紧急的时候可以干吃饼子。情况好一些,后勤能跟上的时候,吃的自然也要好一点。肉类不能少,不好携带就做成肉干,还有酱料和咸菜,她甚至根据科研处的建议,做出了简单的脱水蔬菜。这样一来,护卫军出门在外,吃的虽然比不上平时好,但放在清水县外绝对算上是首屈一指,即使是大户人家的护院也不可能吃得更好。
在军粮种类定下来之后,陈大娘又花了些时间调整每份的分量,饼子的干硬程度以及咸度的调节。等口味也定下来了,宣宁大手一挥,成立了一个军用品厂。把绣品厂里专给军队做衣裳背包的部门划分了过去,又给陈大娘他们招了些人,换了个更大的地方,以后专门负责军粮的制作。陈大娘因为脑子活口才好算账也利落,摇身一变,变成了陈副厂长。
陈副厂长刚刚走马上任,就忙了个脚打后脑勺,就连儿媳来报账都没能见到她一面。紧赶慢赶,终于制作出了足量的军粮,护卫军再次开拔,前去攻打其他的县城。
护卫军一直在征兵,也一直在训练,队伍壮大得很快。江承锦这次把人分成了几组,分头进攻。几个人被激起了好胜心,一个个拍着胸脯嗷嗷叫,放话要让其他营看看自己手下儿郎们的能耐,一定能把旗子第一个插在城头上。
大本营留了一些兵,江承锦的任务则是佯攻,负责缠住余家的那支军队,给其他队伍创造攻城的时间。
打着打着,他觉得有些不太对劲。
“将军,这余家的精锐跟那些杂牌兵就是不一样,这也太难打了。”
一个千夫长热得满头是汗,颇有些焦躁地抱怨道。天气实在太热,发了大饼也不吃,拿在手里当扇子扇风。
江承锦没有着急,他看着不远处的县城,相当冷静地把整个战斗过程回顾了一遍,颇为肯定地得出结论:“余家增兵了。”
千夫长也不扇风了,愣在原地。过了一会,才干笑道:“不……不可能吧。”
江承锦没有说话。
千夫长自己尴尬地笑了一会,也有些不安地收起了笑脸。
怎么不可能。清水县发展得越来越快,无论是谁都得为之侧目。余家和清水县势力相邻,有所防备再正常不过,想尽快灭了他们也是很正常的想法。
他们在这里,想牵扯住余家的队伍,余家这支队伍在这里,也想牵扯住他们。
现在的问题是,到底是谁被选中,遭遇了余家其余的兵力。
“是王三柱那边,”江承锦的声音非常笃定,话里的意思却让人揪心。
千夫长也知道余家精兵的实力,不放心地问道:“他们能坚持住吗?”
王三柱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被包围了,被人堵在了这个山谷里出不去,前后都是精兵,配合默契,战斗力强,着实不怎么好打。
他手里的粮食不多,原本是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只有大家随身的粮食,想着等县城打下来了就有粮食了,或者两边僵持住了,等后面的辎重队跟上,他们总归是饿不着的。
可是千算万算,王三柱没想到自己被人打了个猝不及防,匆忙撤退中偏离了原来的路线。就算是江承锦终于发现他们没按预定路线走,都很难找到他们在哪,更别提所谓的支援。
“唉,”王三柱发出了今天第三十五次叹息,对未来无比悲观。
旁边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年闻声皱了皱眉,往旁边挪动了几步,远离负面情绪传染源。
王三柱见状,顿时就不乐意了:“你躲什么啊。”
少年回答得一板一眼:“为将者,应该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越危险越镇

带着超市去逃难 - 分卷阅读13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带着超市去逃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带着超市去逃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