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去逃难 - 分卷阅读152

有所成,不过大夫毕竟不同于其他,需要的培养周期很长,他们依然需要时间积累经验。另外,护卫军也有了专门的伤兵营,里面有不少卫生员,他们只知道几个成方,但对骨折、跌打损伤、消毒缝合等经验丰富。
稳婆也培养了不少,在医馆旁边有一间属于她们的屋子,平时常有讲座,介绍各种注意事项,初为人母的姑娘们经验不足,也经常来问些问题。有人生产就来请位稳婆回去,难产就去医馆带副药请位大夫。时间长了,清水县的人熟门熟路,对这些流程也都习惯了。
但是不够,远远不够。
青州不止一个清水县,清水县也不止县城里的人,还有周围的一些乡村。大夫的培养需要很长的时间周期,但每时每刻都有人因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死。
于是当众人议论纷纷,猜测青州下一步会有什么大动作的时候,他们用最快的速度买来了新一期的报纸,满怀期待地找到头版头条,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有些怀疑自己的眼睛。
“诚邀各位名医大家齐聚清水县,共著《基础医药丛书》?”
几方势力把报纸翻了又翻,发现青州似乎铁了心要做成这一件事,不光前面的版面都用来论述医学方面的事情,就连后面的小故事也都是求医问药相关的内容。似乎青州易主这件事已经完全过去了,尘埃落定,再无半分波澜,青州已经把这件事扔到了脑后,开始专注于别的事情。
即便如此,不也应该抓紧时间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吗,哪怕多开垦荒地、多种粮食也是可以理解的,怎么又跑到医药上去了?
其他人百思不得其解,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这期报纸却在杏林之中掀起了巨大的风浪。
“……生命高于一切,学术需要交流。为支持此次《基础医药丛书》的编纂,青州愿开放所有医书及药方以供查阅。医书共计一百五十二本,涵盖内、外、儿、妇产、伤骨、针灸、推拿等多个方面,药方约一千余种。另有肺病、伤口感染、白喉、产褥热等病症的特效药,制药方法将公开传授。望诸位也请以天下百姓为重,莫要藏私。”
安静。
小院中间晾晒着多种药草,经年累月的盛放草药,院子里的石阶都浸润了药香,与别处的格外不同。
青年举着报纸,一遍遍看着上面的文字,半晌回不过神。
他已经把那篇文章从头到尾读了三遍,从第一遍的如同梦呓,第二遍的难以置信,第三遍读完,青年心潮澎湃,脑子里乱作一团,恨不能插上翅膀,立马飞到清水县去。
不止是他,师兄弟们或侧身站立,或举着药杵,或半蹲在地上,维持姿势一动不动,愣愣地看着他,认真听他读了一遍,两遍,三遍……话音落下许久,小院里还是一片寂静。
青年还要再看一遍,一双带着老年斑的手突然伸过来,用不符合年龄的速度和力气,一把夺走了报纸。
青年下意识去抢,看清来人后赶紧停住了动作:“师傅来了……”
师傅没有理他,只是把报纸凑到眼前,瞪大已经有些浑浊的眼睛,努力去看清上面的文字。
青年一向孝顺,主动帮忙:“师傅我来给你念……”
师傅把报纸往怀里一收,避过他伸过来的手,不满地瞪了他一眼,然后又把报纸举起来,鼻子贴着纸,眯着眼睛,一个字一个字地看。
良久,他才把报纸从脸前挪开,但还是一直死死抓在手里不放。他扶着弟子的手,慢慢转身,面朝着青州的方向,眼里似乎有泪花闪过。目光跨过千山万水,带着沉重的希望和嘱托,落在了远处那个县城之上。
“青州,”他眼里的水光愈发明显,笑容却开心得像个孩子:“我等到你了。”
明州。
“神医,神医且慢!”沈家家主沈启荣追出府外,拦住正要出发的老人:“路途劳顿,神医年纪大了,可要三思而行。这青州之事还不确定,神医……”
“我在明州停留了太久,是该去别处看看了,沈将军还请留步。”
“可是这一路千里迢迢,苦难重重,要是有个万一……”
“那老朽也该死在去青州的路上,”老人笑得豁达:“能活着见到如此盛事,即使没能亲自参加,九泉之下也可欣慰安然。”
锦州。
穿着御医官服的男人读罢,把报纸放在一边,看着屋外的夕阳出神。
良久,他猛地回过神,飞扑到屋角,打开一个木箱子,把屋里的医书都装了进去。
瑞州。
远近闻名的神婆锁上大门,看了眼路边背着行囊的道士,头也不回地转身走了。
燕州。
一群衣裳破烂的游医背上行囊,穿着草鞋踏上了官道。
云州。
医馆里的人围坐在一起,听着中间的男子把文章读了一遍又一遍,面面相觑,脑子里好像有很多想法,又好像什么都没有想,只是脸越来越红,眼睛越来越亮。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谁都没有说话,内心有一

带着超市去逃难 - 分卷阅读15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带着超市去逃难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带着超市去逃难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