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19

以天子的身份加以申斥,可实际上……她心中有个小小的声音说,不是这样的,她只是想见长姊了。
若光阴倒流至嘉禾十三岁时,她决计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想要与荣靖见面还要用这样的法子。
可是姊妹二人在乾清宫中见面,气氛又不自觉的变得很僵。从前嘉禾还是孩子,对年长自己八岁的荣靖满心敬仰,荣靖的阅历远高于她,从荣靖的转述中,她见到的是远比紫禁城要广袤千百倍的天地。
现在她长大了,不再像孩童那样对什么都满怀好奇与善意,姊妹二人再见面,两相无话。嘉禾在心中揣测长姊究竟有无谋反之意,而荣靖打量着乾清宫中的每一件摆设,目光冰冷,就好像这大殿内的一切都该属于她似的。
“成婚数月,阿姊过得如何?”嘉禾不忍场面继续尴尬下去,端起茶抿了一口。
荣靖嗤笑,“这句话问得……就仿佛是乡下人家的新妇回门时,娘家之中那些喜爱多管闲事的碎嘴女眷。”
“阿姊这张嘴,愈发的刻薄了。”嘉禾倒也不生气,三年的时间磨砺出了她极好的涵养,被荣靖这样无礼的顶撞,也只是淡淡一哂。
“堂堂天子,家长里短的琐屑之事不是你该上心的。臣猜,陛下想问的其实是臣究竟有没有勾结武将的事情,对么?那陛下不妨直接问就是。”
“那么,阿姊有勾结武将么?”嘉禾撑着额角,冷眼看着长姊。
“有。”
“阿姊……还真是坦率。连遮掩都不屑,是真不担心朕杀了你。”
“陛下可曾看过近来北疆的军情?”荣靖稍稍垂下了头,声调放缓了些,“先帝当年打江山时,自己曾屡次亲征,他的谋略、兵法,比起那群开国的武将来说分毫不弱——就如同汉光武帝刘秀一样,是皇帝,却也是将才,所以能镇住不可一世的功勋,使骄兵悍将俯首。先帝英年驾崩,当初和他一同打江山的那些人却还没有老去。北方战事日渐紧急,越来越多的军队被派往北方,时日久了,无疑会滋长边将的野心——”
所以才需要提拔年轻的将领,用新将去分化旧将之兵权。
问题只在于,年轻的武将数目繁多,却不知哪一个才是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所以阿姊结交武将,是为了替朕物色可造之材?”嘉禾轻嗤,“阿姊是朕的手足,与朕一样姓周,国事即家事,家事即国事,好、好啊——朕是不是还得谢过阿姊?”
嘉禾不笑了,一字一顿的对荣靖说:“这天底下的黎庶,皆是朕的子民;满朝文武,皆是朕的大臣。该怎样治国朕不需要长姊来教,该任用谁朕心中有数。年轻一辈的武人有哪些可堪大用,朕比长姊还要清楚,不劳长姊费心。”
嘉禾能够说出这句话的依仗大半来源于那本神秘莫测的天书,但她并不敢盲从书上之言,天书上所提到的良将名相她不会急不可耐的马上提拔任用,上头大部分的人,她仍在观察之中。荣靖说北方战事紧急,可嘉禾知道,这一仗极其漫长,差不多要等到端和八年才能彻底宣告终结,她还有时间。
荣靖不由抬眸看向了嘉禾。嘉禾在荣靖的记忆中,一直都只是个乖巧的妹妹,无条件的听从她,就算心里有主意也不敢说出口。
面对着这样一个有了极大转变的嘉禾,荣靖也不知道自己是该庆幸还是该不安。
“朕劝长姊,若有空闲还不如去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嘉禾的神情半是嘲弄半是疲倦,“这一次长姊在朝堂上闹出这样大的风波,朕可以看在太后的面子上放过长姊,可朝臣们是否愿意不再计较?就算这次长姊逃过一劫,下次呢?长姊是生怕朕找不到理由来惩治你,急着赶过来送把柄哪。”
荣靖神色不变,“陛下杀我,是陷自己于不义,劝陛下杀我的,皆不坏好心。凡上书挑拨天家和睦之人,杀了便是。”
嘉禾哑然了片刻“那你的婆母呢?也杀了么?”
荣靖挑眉,“有何不可?”
“长姊勿要妄动。”嘉禾忙道。荣靖的性情如同烈火、又仿佛是火中淬炼的宝剑,她想到什么便会去做什么,想做什么绝对也不会有所迟疑。
略为思考了片刻,她问:“康氏这回为何要对付你,你弄明白了么?”
“还在查。”荣靖不至于像大部分的女人一样畏惧婆母,但康氏也的确让她感到了头疼。
“舅父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嘉禾又问,眼神颇有些意味深长。
“舅父他……一直病着。的确是没有办法约束康氏。”荣靖皱起眉头。
“他真的病重?”
“是真的。”
杜雍这个老狐狸就是在装病。
苏徽表面上维持着端庄优雅的人设,内心里已经吐槽了八百条弹幕。
苏徽大老远的从宫里出门一趟当然不会只满足于完成嘉禾的嘱托那么简单,他已经准备好了要调查韩国公府上下。
杜氏一族是夏国开国之后显赫的外戚之家,姓杜的都是《夏史》中热门人物,杜雍是夏初政坛风云人物,杜榛是留下作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1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