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30

白鹭观内生事。
苏徽抬眸,看见了嘉禾眸底像是藏着浓厚的云翳。
风雨欲来。
昨晚闯入白鹭观的刺客共有十三人,逃了五人之后被抓了七人,眼下那些人正在审问中。
这些人怎么看怎么倒霉,付出了大的代价潜入了白鹭观,辛辛苦苦折腾了一夜,结果皇帝居然根本不在观中。
嘉禾对外解释说自己昨夜之所以不在白鹭观,是因为忽然被三清托梦,知道观内有危险,故而提前离开了。可苏徽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他昨天亲眼目睹了嘉禾的逃生路径和方法,知道这场行动嘉禾预谋已久。她是为了去泰陵见方涵宁,根本不是为了躲避什么灾祸。
至于什么梦遇三清之类的,纯属胡说八道,古往今来的帝王都喜欢扯这些玄乎的东西来证明自己有天命庇佑,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最没有成本的愚民手段而已。
“这场刺杀,是陛下安排的吧。”在四下无人的时候,苏徽悄悄的向嘉禾问道。
嘉禾自然没有承认,冷笑着说:“朕莫非是嫌自己活得太长了?”
“陛下还是过于心软了,下回用苦肉计,好歹再将动静闹大一点。昨夜就算烧了三分之二的白鹭观那又如何?假扮陛下的董女史居然毫发未伤,这太容易让人起疑。”
嘉禾抬眸,盯着苏徽瞧了半天没说话。
“昨夜是陛下自己亲口告诉臣的,”苏徽顶着嘉禾冷锐的目光,继续说下去,“陛下说,这世上大部分人在做某件事情之前一定会考虑获利,而杀死您所能换取的利益微乎其微,所以并没有多少人会对您下手。”
“可朕登基之初,是真的好几次九死一生,也有许许多多的人潜伏在暗处,等着杀朕。那些刺客要朕的性命,为的又是什么呢?”
嘉禾忽然凑近苏徽,用平和淡然的口吻对他说:“因为那些刺客,是太后安排的。”
长业二十年末至端和初年,夏国朝堂被大规模的清洗过,杜太后将所有可能威胁到她女儿皇位的人都按上了谋反的罪名,而最容易证明某人谋反的,就是行刺。
尽管嘉禾才登基的时候,的确激起了天下士子的反对,可眼下早已不再是尚武成风的秦汉,读书人早就不再佩剑,就算有那么几个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也不至于有那么多的人埋伏在嘉禾的身边伺机动手。
更何况那时胡人压境,周氏皇族是真的没有一个男丁。
“你说得对,苦肉计要做就的确该做像一点,朕的母亲就比心慈手软的朕要强。”
换而言之,当初在遭遇那一轮又一轮的刺杀时,她是真的受了不少的伤。
“陛下费尽心机安排下这样一出,为的又是什么呢?”苏徽又问。
嘉禾不再说话,只是神情复杂的盯着苏徽瞧。
每当她对他渐渐松懈下来的时候,他总有办法叫她又提高警惕,可每当她想要杀了这人的时候,他却又有各种法子叫她不忍心。
她有时候觉得他愚钝懵懂需要她来护着,有时候却又感觉他聪慧得可怕。
她现在不想回答他的问题,她只想将这人的嘴堵上。说他聪慧其实也不大对,苏徽要是真的聪明,就该知道在宫中有时候只有沉默才是最安全的保命要诀,他这样好奇心过于旺盛的,早晚得出事。
可她对云微下不了狠手,就如同她当年总纵容着云乔一样。
“昨夜朕离开白鹭观是瞒着太后的,可朕害怕太后还是会查出朕的行踪。所以朕干脆在白鹭观制造出一批‘刺客’,转移太后的注意力。其次是为了给锦衣卫定罪。这群人名义上是效忠于臣,实际上不过是太后的鹰犬。他们不能为朕所用,朕就除了他们。”
在与苏徽对视了片刻之后,嘉禾终究是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对苏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苏徽听完之后没有多大的反应,嘉禾公布出来的是她与太后博弈的计策,然而对他来说,嘉禾说的这些就好像是在宣布她昨晚吃了什么菜一样寻常。
“陛下。”苏徽保持着平静的态度对嘉禾的这一番话再次提出了自己的质疑,“既然这样的法子是太后首先用出来的,您这样效仿,就不怕被她识破么?”
“识破就识破。”嘉禾一脸满不在乎的态度。
她幼年时在母亲面前总是一副乖巧的模样,实际上她并不是什么听话的孩子,只是因为希望能被母亲喜欢,所以才事事都听从身边傅母、夫子的教导。
现在她对讨母亲欢心这件事已经失去了兴趣,她不在乎杜银钗会不会因她的忤逆而震怒,她就是要一步步试探母亲的底线和态度,反正她现在确信,自己只要不做出带兵包围慈宁宫的事情,这条命是一定能够保住的。
她以无畏的态度申斥了这一次被杜银钗派来保护她的锦衣卫,一口气将领事的千户、镇抚使、佥事等人全部押入了诏狱,其手段之雷厉风行甚至惊动了内阁,久经风霜的老臣们隐约在年少的女帝身上,看见了太.祖的影子。
但也正如苏徽所担心的那样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3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