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42

至梦中她都化作了一身黑衣的寡妇,在一座墓碑之前哭诉战乱之残酷。
其实嘉禾从未亲临过战场,她所见过最血腥的场面也不过是三年前她即位时白鹭观的大火。她只能反复阅读北方送来的战报,竭力将自己代入到无辜黎庶的身上,后来战报看多了,不由自主的就将感情沉了进去。
现在的她确信自己能以真情实感说服李骐和她站在一起结束战乱,可问题在于,她该怎样出宫。
紫禁城不比白鹭观,不是她换身衣裳就能蒙混出门的。
然而就在嘉禾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慈宁宫内传来了消息,彻底断绝了嘉禾出宫的想法。
杜太后命人过来告诉嘉禾,说她病重。
太医说是因为近来太后屡动肝火,忧劳过甚。
前不久嘉禾才在慈宁宫顶撞过太后,太后现在病倒,无疑是在说,这都是因为皇帝不孝的缘故。
这时嘉禾如果不想自己被天下人指责,就该赶紧前往慈宁宫下跪谢罪,衣不解带的侍奉太后,以此挽回名声。
出宫自然是不可能的了,嘉禾甚至怀疑自己的母亲是不是早就觉察到了什么。


第85章 、
每天夜晚,照常是苏徽整理史料的时间。
白天所录制的影像被AI在半空之中倍速投映出来,苏徽会对其中大部分进行删减,删去他认为无用的片段以及损害到了嘉禾隐私的部分。
今天他犹豫的时间格外的久。
回到住处后,苏徽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拆掉头上紧绷着的发髻,洗掉脸上缚着的脂粉,此刻投影所发出的光辉映照着苏徽苍白的面颊,他长发披散,沉思的时候目光有些发直,乍眼看起来倒像是某惊悚类鬼片的女主角。
因为他沉默的时间实在是太长,最后就连AI都不得不发声催促他:检测到您的精神状况良好,睡眠需求为35%。我想您应该不是困了。
苏徽回过神来,用力的揉了揉眼睛,“我不是要睡了,我也不是在发呆……算了,和你这个人工智能我也说不清楚。”
作为碳基生物,苏徽对没有血肉、情感,由程序代码构成的AI表示出了嫌弃,然而过了一会之后,大概是身边太缺少一个能够一起商量主意的人了,苏徽又忍不住开口道:“你分析计算的能力这么强,你难道就没有……感觉到什么不对劲么?”
ai:?
ai:抱歉,我不能理解您的意思。
ai:请解答“不对劲”所指的范围。
苏徽仰身往床上一倒,双手枕着后脑勺:“你还是闭嘴吧,没有第六感的人工智能,我和你没什么好说的。”
让苏徽感觉到不对劲的是嘉禾。
作为一个史学研究者,他在接触史料的同时会自动在心中勾勒出历史人物的形象,有些形象单薄如纸片,有些则像是3D投影。根据后续所补充的史料,他会在大脑中断断续续的修改那个人的形象,就好比是雕塑家在不断的磨去石膏像中多余的部分。
夏文宗周嘉禾是苏徽耗费心血最多的研究对象,她的形象在苏徽心目中也是最为立体的。可是现在苏徽发现,他来到夏朝之后接触到的嘉禾,与他之前根据史料所在脑中还原出来的女帝有着极大的不同。
不同在哪,苏徽也暂时说不上来,但这份不同确确实实是存在的。总之他在短时间内发现了太多过去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没有记录的东西,这些都迫使他在自己心中重新塑造“周嘉禾”。
也许,形象塑造的失误是因为端和一朝史料的混乱和缺失。这点是史学界公认的事情了,由于周嘉禾女皇身份的特殊性,从而导致史官对她的记载也充满了前后矛盾与详略失当。
后人们有些竭力想要抹去她的存在,好自欺欺人的证明他们从来没有被一个女人统治过,有些则力图证明她昏庸、无能,最后他们废了她完全是替□□道,而不是谋逆犯上。
更要命的是夏文宗死后,夏朝经过烈宗一世便亡了,北京城中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混乱,紫禁城中的帝王起居注不少散逸民间,后来虽陆陆续续找回,却是真伪难辨。新的王朝出于种种目的,更改前朝的史籍是常有的操作,民间那些奇奇怪怪的传说、故事也成为了野史,混入浩瀚的端和文献之中充数。
苏徽才二十二岁,是年轻到不能再年轻的学者,他还有很长的学术之路要走,所以会对夏文宗的理解出现偏差,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对吧。
想来想去,苏徽把心中感觉到的那份异样归咎于学识不精。
端和一朝留下的史籍汗牛充栋,他这个年纪还只来得及接触其中一小部分,怎么能够就此认定自己对夏文宗算得上是了解了呢?这样未免也太傲慢了。
他从纠结的状态中解脱,重新坐起来整理搜集到的一手材料,AI询问他是否要将这些天的录像资料传送回二十三世纪,苏徽想了想,选择了否。
苏徽忙碌到半夜才睡去,第二天早上还得早起。
醒来的时候不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4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