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54

虽然看了天书,知道这人是个忠臣,却也一度忍不住怀疑这人不服她。
林毓为了她费心去救李骐,可见这人倒是真的站在她这一边。
“叫秀之先暂且将此事搁下。”嘉禾半是欣慰半是无奈,“这段时间要他好生保重。”
“那,陛下呢?”
“朕……朕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但朕想来想去,有件事情到了朕该去做的时候了。”
站在她身边的苏徽忍不住转头看了看她,这个看起来无精打采的少女,黯淡的眼眸中好像又有神采流动。
知行合一,这四个字她领悟得倒真是快。
“陛下想做什么?”等到昆山玉走后,苏徽凑近嘉禾,小声的问道。
嘉禾低头看着这个短短几月就取得了她信任的女官,在心中又一次反思她是不是过分宠爱这人了,所谓恃宠而骄就是苏徽现在这个样子,昆山玉都不敢像他这样有问题就问。
嘉禾懒得生气也懒得故作帝王的高深莫测了,她直接躺倒在椅子上,对苏徽说:“朕想要调遣兵马的权力。”
“这是不可能的。”苏徽立刻说道。
嘉禾瞪了他一眼,倒也没有反驳。
“云微,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过了一会之后,嘉禾忽然又轻声问道。
“九月十五。”苏徽抿了抿唇,答道。
这不是什么特殊的节庆,然而无论是身为史学博士的苏徽还是拥有未来教科书的嘉禾,都因这个日期而心中泛起了涟漪。
这一天是夏朝对胡战争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天,李世安奔袭胡人主营的战术正式失败。他在九月十三的时候经过漫长的跋涉终于率领军队见到了敌方王帐,然而由于粮草不足的缘故,未能一举击垮对方,突袭失利,在经过了两天厮杀之后,李世安带领败军撤离。
再之后,就是长达五年的僵持。
这次突袭所造成的另一个恶果就是端和三年年末胡人对中原的一次报复。
李世安调离了大部分的主力,致使大同一带守卫空虚,于是有一股胡人军队趁机突破防线杀入了中原,向着北京一路烧杀掳掠,最终直到快要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方被剿灭。
这于夏朝来说是奇耻大辱,这也就罢了,最要紧的是死去的那些人和损失的钱财。
“云微,摆驾,朕要去慈宁宫。”嘉禾豁然坐起。
“去做什么?”苏徽下意识的又问道:“您还病着,太后也还‘病着’。”
嘉禾这一次毫不客气的曲起指节对着苏徽的脑门重重巧了一记,“就你话多。”
苏徽之前的话说的没错,她想要兵权是不可能的。就算她穿着龙袍拿着玉玺,金殿之上群臣叩拜,然而说到底不过是个孱弱的小女孩。假如她指着内阁诸臣的鼻子喝令他们按照她的要求调遣军队,只怕这些臣子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她找来太医,然后不管她究竟有没有疯,都一定会对外宣布皇帝病重,头脑不清醒,需要精心养病,养病期间,朝中一切事务决于内阁。
嘉禾又不是傻子,怎么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思来想去,只有她的母亲才能出面直接与群臣交锋,干涉出兵之事。
“陛下的病还没好……”前去慈宁宫的路上,苏徽还在小声抱怨。
“朕没病——就算有也早好了。”坐在肩舆上的嘉禾冷冷的说道。
杜银钗曾经和她说过,这几年的战乱于普通的将士来说是一场噩梦,但对于她而言,是机遇。
嘉禾暂时不想去思考这番话的对错,但她已经坐视李世安奇袭失败,不能再任由胡人掳掠中原。


第92章 、
嘉禾很早之前就听说过,自己的母亲通晓兵法。早些年江山未定之时,她的母亲还不是深宫之中优雅端庄的贵妇人,不少战场上都有她披甲出没的身影。
因此嘉禾在与母亲谈论起军政之事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感到了紧张。在走进慈宁宫之前额上就又有冷汗滑落,惹得苏徽看了她好多眼,最后干脆不顾礼节的抓住了她的手腕,询问她是不是又身体不舒服。
嘉禾没好气的甩开这个平日里看着散漫不靠谱,关键时候却又无比爱操心的家伙,并丢给了对方一个“你闭嘴”的眼神,而后深吸一口气走进了慈宁宫中。
杜银钗在见到女儿的时候,明显的露出了不悦之色。但这不奇怪,嘉禾确实是将她给得罪了。杜银钗之前用生病做借口将嘉禾绑在宫中,让嘉禾迫于孝道在她身边侍疾不能轻易离开她的视线,嘉禾索性便告诉满朝文武,太后病了,以后由太后过问、需要太后点头的政务全部交到她的手上——哦,她也病了,没事,为人子女替父母分忧乃是必须要做的事情,她就算病的快死了也会强撑着身体处理好朝中庶务,绝不让任何人打扰太后休息。
杜银钗好权,被女儿摆了这么一道不怒是不可能的,因此这回嘉禾求见她的时候,她也迟迟不肯露面,推说自己身体不好。直到真正生病且还未康复的嘉禾在外殿枯坐了约莫一个时辰之后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5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