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70

索着这两个字。
夜风吹拂着高楼的灯笼,四周安静无人,唯有胡乱摇摆的影子陪伴在她的身边。眼下大约已是午夜,荣靖并不想去休息。她的身份是长公主而非锦衣卫的指挥使,可她还是坚持一路上着铠甲,与卫兵们一同行动。一则是为了重新拾回从前在行伍之中的感受,二则是为了保护她那个脆弱而又任性的妹妹。
在她的视线中,所有守在天子居处旁的护卫都井然有序,今夜风平浪静,没有什么可以打搅到天子的安眠。正当她稍稍放松了紧绷着的神经的时候,她听见了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来的是她安排在嘉禾身边的带刀卫士,他匆忙奔来告诉荣靖,皇帝不见了。
夜晚的安宁被打破,华美园林中的名花被披甲人的战靴践踏而过。皇帝失踪的消息根本隐瞒不住,一切都乱了套。
就当所有人都忙着寻找皇帝的时候,赵氏兄弟悄无声息的摸到了马棚旁。这里没有多少人,只能远远的听见一旁的喧闹。
“你们在做什么?”然而黑暗之中忽然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火石摩擦点燃烛火,苏徽举着烛台,冷冷的看着他们,“半夜来偷马,你们要去哪里?”
赵氏兄弟沉默不语,平日里看着温和的苏徽此刻气质凌厉的让他们不敢直视。
他们沉默着齐齐后退了一步,露出了站在他们身后,那个披着深色斗篷的女人。
“陛下……”苏徽叹息,“果然是陛下。失踪、出走这样的戏码陛下在白鹭观时已经玩过一次了,现在还要再来么?”
“你什么时候猜到的?”嘉禾将兜帽摘下。
“陛下的目的地不是永平,而是宣府对么?临近大同的宣府。”苏徽不答,继续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朝中没有人同意陛下增兵大同的命令,陛下就干脆自己去到那里。您是万乘之尊,您在哪里,哪里便有千军万马。您这是在用自己做筹码,逼迫内阁增兵大同——好个‘天子守国门’。”
嘉禾听后默然,不说他猜的是对是错,只是朝着他歉疚的笑了笑。


第101章 、
在急速行驶的马车上,嘉禾颇为无奈的看向一旁昏迷着的苏徽。
如苏徽所猜测的那样,她就是要亲自前往“九边”之中邻近大同与京城的宣府,她已决意亲自站在直面胡人的前线,逼迫犹疑不定的内阁增兵大同。此行凶险,也许她会死,也许会赢得战功与威望。这将是她的机遇,也是拯救数万即将遭到胡虏□□的数万百姓的机会。
这些天她一直在读明朝武宗皇帝的本纪,那个以荒诞昏淫而闻名的君主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他曾瞒着臣子独自越过边关,迎击屡次犯边的蒙古人,以天子之尊冲锋战场,亲手斩下敌军头颅。此战后来被称为“应州大捷”,之后与他交战过的蒙古人数十年不再犯边。
嘉禾自认为不及明武宗,她过去十多年一直是养于闺阁之中的公主,她能做到的最大程度就是赶去宣府。但她的这一决定不会被太多人认可人,她只能借着前去永平的机会,效仿前人。
没有人猜到她的计划,明武宗那样行事不羁的皇帝千百年出了一个也就够了,大部分人都没有料到当今帝座之上的女皇也有武宗的勇气。
可是偏偏苏徽却还是猜到了她的心思,她原是没有打算让苏徽跟着她一起去宣府的,现在却不得不将他也带在身边。
当时苏徽说完那一番话之后,藏在角落中的黄三审就按照嘉禾的眼色直接敲晕了他,其实嘉禾也大可以将苏徽丢在那里不管,可是想来想去,她还是命人将苏徽抱到了她身边。
固安城因为她的失踪,想必是要乱一阵子的,将苏徽留在那里,她不放心。她前段时间对苏徽太好,以至于使他他成了树大招风的存在,等到她反应过来想要疏远他的时候都来不及了。嘉禾想起上一回自己只是短暂的昏迷过去,苏徽就险些被太后处死,如果她不告而别却将苏徽留在固安,还不知道他要经历什么。
可是在看着面前双目紧合的苏徽时,她又罕见的迷惘了一阵子,看着苏徽像看着一个不知如何处理的棘手难题。
“陛下。”车窗外想起赵游舟的声音,年纪虽小却骑术精湛的小少年驭马赶来了嘉禾的窗边说:“我们已离开固安地界,长公主正率领剩下的军队紧追而来。”
嘉禾闻言后淡淡的点头,“那么加快速度,不能让长姊追上我们——至少在到达宣府之前不能让他们追上。但也不必太快了,太快了就将他们甩开了,朕的本意是引着军队一路疾行至宣府,不是甩开他们自己去那里和蛮人作战,明白么?”
“是。”赵游舟拱手应道。
宫中女官的衣裳仿照朝臣的官袍,脂粉味并不浓,一身女史打扮的赵游舟和嘉禾身边的御前翰林乍眼看去没有多少分别,眉目间有着飒然的英气。
“等到大同的战事平歇,朕会让你们兄弟恢复男儿身。”嘉禾隔着车帘这样对窗外骑在马上的少年说道:“朕会给你们一个堂堂正正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机会。”
“谢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17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