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03

,低着头仿佛沉思,说:“长公主希望我置身事外,那么,赵氏兄弟呢?”
“他们也自有他们的命数。”帘帐后的嘉禾悄然攥紧了心口处的衣襟。
“长公主困守万寿宫,不知世事,想来没有听说赵氏兄弟的事情吧。”
“他们……怎么了?”嘉禾清楚自己不该提出这个问题的,一旦问出口了,话语的主动权便会落入昆山玉的掌控。可是她还是问了,因为实在是放不下有些人。
“那对兄弟俩是什么样的性子,长公主应当比我们还清楚。长公主如今心如死灰,可他们却是燎原的星火。臣劝长公主最好还是稍微振作一点精神,否则就算这对兄弟俩折腾出什么好戏,长公主也无缘观看了。”
“昆山玉,他们究竟做了什么——”嘉禾猛地站了起来。
一向儒雅温和的昆山玉此刻露出了快意的笑,带着些许恶狠狠的意味,他不回答嘉禾的话,朝她一揖之后,转身大步离开。
说到底,昆山玉还是嫉妒赵氏兄弟的。
他与赵氏兄弟共事十余年,一同辅佐嘉禾,虽然目的都是一样的,但却非但无法同心,反而暗地里的斗争龃龉一点儿也不少。
他们关系恶劣,不少人都以为这是女皇制衡之术了得,实际上他们是真的水火不相容。但要仔细分析,昆、赵两姓并无深仇大恨,昆山玉与赵氏兄弟在朝政之上的冲突也并不算多,至于利禄之争那更是不可能,昆山玉身为昆子熙的重孙,是年轻一辈士人的领袖,自入仕之后一路乘风扶摇,赵氏兄弟却始终顶着罪人之后与面首的身份,从未有过正式的官衔,仅是以智囊的身份守在女皇身侧的阴影处而已。
可昆山玉就是妒忌这两人,这份妒忌来源于男人的直觉。自打他第一次在嘉禾身边见到这两兄弟开始,他就有预感这两人一定会在日后威胁到他。果不其然,之后那数十年,他们果然一直都在争斗不休。争的不是官位、爵位,而是嘉禾心中的地位。
比起昆山玉,嘉禾其实更在乎赵氏那两兄弟,他们与她之间的距离更近,数十年亲密无间,就像是她的影子。事到如今,嘉禾在面对昆山玉的时候,已能做到心如古井波澜不起,可当昆山玉在提起那两个人的时候,她却还是会方寸大乱,这还真是……可恶极了。
一口走到渡口边,距万寿宫已经有了很长一段的距离,吹着晨曦时分的凉风,方逐渐清醒。
他之前说的话,是在唬嘉禾。
赵氏兄弟如今都在牢里好好的待着,他吩咐了刑部的同僚,叫他们务必盯紧这一对兄弟。他本想要直接杀了这两人,但却得知杜家的势力在暗中保这兄弟二人。于是他命人毁掉了赵游舟的双腿,又毒哑了赵游翼的喉咙,让最是不安分的赵游舟乖乖的被困在囚.笼之中,让善于言辞的赵游翼无法蛊惑人心。
至今为止昆山玉没有得到这两人有什么风吹草动的消息,他想,这兄弟二人或许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但他也在思考一件事情,要不要将这两人的命暂时留下,他们是嘉禾的软肋,活着总比死了有用。
可是,当他回府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惊天的消息,赵游翼不见了。
有人帮着他从刑部大牢逃了出去,那个人……
荣靖长公主,周嘉音。
这个名字陡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前些时日新帝兴奋而又得意的告诉他,荣靖已经同意站在他那一方,但那只桀骜不驯的母狮子,果真会低头臣服于人么?
苏徽醒来的时候,感觉到周遭晃晃悠悠的。
他一开始以为是自己高烧烧到脑子出问题了,可是待他看清楚四周之后,他发现他居然身处一艘小舟之上。
万寿宫远在视线尽头,且越来越模糊。划船的是穿着一身太医官服的董杏枝,她瞥了一眼苏徽,说:“我奉长公主之命,将你从万寿宫内带出去。”


第120章 、十三章
在得知自己已经离开万寿宫后,苏徽大脑一片空白,居然呆呆的问了一句,“为什么?”
董杏枝背对着苏徽,卖力的划着船。黄昏已过,入夜之后天地万物都浸染上了几分森然的冷意,董杏枝的背影就好像一抹漆黑的墨迹。
“长公主说……”许久之后,那抹“墨迹”总算开口说话,她说:“万寿宫太危险了,她不知道你究竟是谁,一方面信不过你,一方面又不忍心你死,想来想去,就只要让你离开。”
苏徽心情复杂,董杏枝这一番话说的没毛病,他对现在的嘉禾来说就是个陌生人,她救了他已经仁至义尽,送他离开更是一种莫大的关怀,他还有什么好说的。
“去了慈宁宫后呢?”他问。想起杜银钗那个女人,他心里不可避免的又浮起了一重阴云。
“太皇太后自会安排你的去处。”
之后他还向董杏枝问了什么,他不记得了,董杏枝答了什么他也没能听清楚,他很快又陷入了昏沉之中,只模模糊糊的记得那天夜晚的月亮很亮,月华如霜雪。
快到八月十五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0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