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08

习课结束的铃声响起都不知道。她当然明白恶有恶报的道理,小说里的女配做了坏事,该受到惩罚,但她们付出的代价过于血腥了,尤其是最后的封氏,简直震撼到了当时还未成年的杜莹。
回到家后杜莹以学习为理由,打开了家里的电脑,在网上搜索了一番之后,才知道栗氏、武氏、封氏是历史上本来就有的人,她们全都是夏太.祖的皇后,区别只在于栗氏是追封的、武氏是做了三年皇后就死了,封氏是在成为继后之后,活了大概十几年后触怒夏太.祖被赐死的。
更让杜莹惊讶的是,历史上这三个女人的结局,其实和小说里的差不了多少。
栗氏被俘之后,他的丈夫在两军交阵的时候一箭射死,史书上为此大肆赞叹太.祖为人果决,为大义而舍小义。
武氏死于落水之后的难产,无论是正史之中隐晦的暗示还是野史中露骨的记录都表明,她是被自己的丈夫谋杀的。当初夏太.祖娶她是为了拉拢她身后的势力,等到他大局稳定之后,卸磨杀驴也就成了再理所当然不过的一件事。史书上又是一片夸赞,说太.祖明察秋毫早早识破了武氏一族的谋反意图,以雷厉风行的手段铲除了这个家族,维护了夏朝开国之初的稳定和平。
至于封氏,她原本只是夏太.祖身边的婢女,因为生了儿子所以成了妃嫔,因为温顺贤良不争不抢,所以在武氏死后,她被夏太.祖立为了继后。但她做继后的时候,夏太.祖已经从之前金戈铁马的英主变成了沉迷声色的暴君,他在后宫之中搜罗了天下各地的美人,封氏出身不高,要镇住一大群的美人只能靠着头脑与计谋,漫长的十余年宫斗生涯,杜莹看着都觉得心累。更别说夏太.祖这人喜怒无常,对侍从动辄打杀,哪怕是皇后也得不到他的好脸色,他身体力行的告诉了世人什么是伴君如伴虎。在这样的情况下,封氏没有得精神疾病都算是她心智坚强。
夏太.祖的儿子不多,活到成年的更少,可恰好三位皇后一人生了一个,于是长业末年夺嫡的大戏简直不要太残酷。最后的结果是皇长子被杀,夏太.祖意属武氏所生的皇三子,却又担心封皇后会暗中扶持她自己所出的皇六子,于是他干脆找了个借口处死了封氏。
漫长而又激烈的夺嫡之战消耗了夏朝的国力,之后登基的三皇子却也不是什么聪明人,继承到了父亲的果决却没有继承到他的智慧,偌大的家业到了他手里反倒助长了他的贪婪,十余年后,天下兵变四起,他被叛臣斩杀,夏朝二世而亡。
看完这段历史后,杜莹一身冷汗的关掉了电脑,庆幸自己生活在文明法治的时代。
然而她却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会回到那个荒蛮残暴的年岁。
来到夏朝时的杜莹只有十四岁,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仅限于中学课本,所以倚靠着未卜先知活下去几乎是不可能的。别说什么提前和未来的大人物结交然后抱上大腿躺赢了,在夏朝,饥荒、严寒、疾病以及人祸,哪一样都会要了她的命。
由杜莹成为了杜银钗的她暂时忘记了未来谁要做皇帝、谁会当将军这件事,只想方设法的活下去。她某天认识了一个与她年纪相仿的乞儿,她将他当做是这个乱世随处可见的可怜人。同样孤苦伶仃的她与这个乞儿从相互取暖至相依为命,他带着她离开了戏园四处游荡谋生,而她将自己所会的知识和超出这个时代的见识全都教给了他。
乞儿没有姓名,毫不在意的跟着她一同姓杜,后来她的义兄杜雍说,他们如果要成婚的话便不可如此胡来。乞儿笑嘻嘻的说:“反正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姓什么不都是随口胡诌……对了,那我就姓周好了。”
她大笑,“那你为何不姓胡呢?”
总之就这样草率的,那乞儿有了“周”这个姓。
再后来有一天,他们在一处酒馆遇上了一个落魄的书生,那书生醉酒之后痛骂时局,言语激愤,指点江山之余说他姓郑名牧,若干年后,他的姓名必然会写在史册之上。
当时无意之中听到了“郑牧”这两个字的杜银钗心情激动,她猛地想起了曾经读过的教科书,历史上郑牧乃是夏朝的开国大将。
如果趁着郑牧还未发迹而与他结交,未来只要不死,怎么都能混个副将之职吧。她这样想着的,牵着丈夫的手,主动走向了那个醉的一塌糊涂的人。
那时周姓的小乞儿并不明白妻子为何会让他与那名读书人交谈,但这小乞儿天生就有一种聚拢人心的能力,三两句话便博得了郑牧的好感,一场谈话结束之后,郑牧已将他视作友人。
临别之时郑牧听说他没有名字,于是这个读过书算是有学问的书生想了一会,说:“我赠你一名,名为‘循礼’如何?乱世礼崩乐坏,可终究有一天,这天下的法度与规章都要重建的。”
与妻子十指相扣的少年笑得眉眼弯弯,眸中是纯粹的欢喜,“好啊,我喜欢这个名字。那么从今天起,我就叫这个。”
周,循礼。
夏国太.祖周循礼。
作者有话要说:十连金光正为自己抽出了五星而开心的杜银钗,忽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0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