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18

噤,不敢再细想下去。
正确的历史走向……什么才是正确的历史走向?
为了这个问题,他已经纠结了许多天了。
首先是杜银钗给他将的那个故事——杜银钗告诉他,有算命先生在她年轻的时候就预言准了,一个叫周循礼的年轻人会成为夏国的开国皇帝,还说他会娶三个皇后,每一个都将死于非命,而他本人也会成为一代暴君,死后江山被儿子葬送,九泉之下不得瞑目。
苏徽心想,这哪里是算命的,说书的还差不多。算命讲究的是故弄玄虚,哪个算卦的道士会将一个人,不,是一个王朝未来的数十年命运都如此详细的道出,就不怕泄露天机遭雷劈么?
可是杜银钗为什么要如此详尽的和他说这个故事?她病得那样严重,每一次开口说话对她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体力消耗,她总不至于还有闲情逸致哄小辈开心。
说完那个故事之后,她告诉苏徽,她改变了命数。如果不是她的存在,夏朝的历史该是她叙述的那样。
苏徽内心惊愕,以至于大脑短暂的陷入迟钝。他面无表情的心想:他悟了,懿安皇后杜银钗其实是个想象力丰富的文艺创作者。有些人表面上是慈宁宫的老太后,实际上是敬业的小说家。也不知道这位老人是花费了多少时间编出了这样优秀的一部中长篇小说来,难得她愿意在自己快死的时候和苏徽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他好感动,哈哈哈。
他内心开启着吐槽模式,甚至一度放弃了思考,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一旦思考下去,或许将会得到一个可怕的答案。杜银钗说的那些,他只能当做一个故事去听,要是真信了,他大概就要面临一场世界观的重塑。
可是后来杜银钗在昏睡时说的那些话,却让他连自欺欺人都无法继续下去。
洋葱圈……这个时代真的有洋葱么?这种原产于西亚,十八世纪才由欧洲人传入中国广东的食物。
要么就是夏朝初年,已经有远洋的商人将这种蔬菜运到了中国并且扩散到了江浙,只是还没有大规模贩售,所以洋葱不见于这个时代的记载——如果是这样的话,苏徽觉得自己新的论文题目又有了。
要么就是……苏徽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
要么就是他听错了吧。
对,一定是他听错了。
按照史料记载,杜银钗是金陵人,她说那句话的时候,用的是家乡的方言,苏徽只详细研究过夏初的官话,对于江南的吴音关注的一点也不多,会听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么?
但……作为研究历史多年的学者,苏徽没办法强迫自己遗忘掉他的专业知识。他其实很清楚,杜银钗的那段话,不同于这个时代的金陵方言,当然,也与苏徽所在的二十三世纪用的语言发音、声调有所不同。
苏徽倒是记起了自己在研究音韵学的时候,曾经听过的,保存自二十一世纪的音频。
音韵的研究是所有史学研究之中最难的,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声音是没有办法被保存下来的,直到二十世纪之后,各种留声工具盛行。
二十三世纪档案馆中保留的语言音频,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二十一世纪,那是科技革命轰轰烈烈展开的时代,人类的技术进入新的腾飞阶段,大量的研究资料也因为那个时代技术的进步而得以保存。
杜银钗只说了一句话,那句话像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江浙地区独有的音调。
当时苏徽下意识的将手伸到了耳边,打开了藏在耳后的微型录音设备,录下了她的后半句话。之后这几天反反复复的听,越听越觉得她说的不是夏朝这个时代的语言。
如果当时能够让杜银钗多说几句就好了,仅凭这一句话,苏徽没有办法下定结论。如果身在夏朝载佑元年的老妇人真的会说几百年后的方言的话……她难道,也是穿越的?
身为这个时空外来客的苏徽,无奈的做出了这个惊悚的推断。
到了二十三世纪时空穿越技术都还未成功,二十一世纪按理来说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够跨越时空。除非是碰上了类似于时空风暴、空间扭曲之类的意外。
先暂时不去管这样的意外是否真的存在,也暂时不去探究杜银钗作为外来者,为什么没有出现时空排异反应,反而融入了让历史之中,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的“懿安皇后”。苏徽想起了她说的那个荒诞不羁的故事……
莫非,这才是原本“正确”的历史?
他按住胸口,感觉自己的心跳前所未有的快。
夏太.祖葬在北京城郊的泰陵,杜银钗死后,按照礼法,也应当和他埋葬在一起。
距泰陵修建完毕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当荣靖提出重修这里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反对。
这些天她一直密切的关注着泰陵修缮的进度,朝中其余事情一概不理,于是有不少人夸起了她纯孝。荣靖听着这些虚伪的赞言,心中暗暗发笑。这日她打算出城,前往泰陵看看。算是督工,也算是为了躲开京中的混乱。
不知道昆山玉是受了什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1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