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77

大雨,道路泥泞不堪——不过说起来,草原这种地方,原本就么有多少可供人行走的道路。
荣靖仰头喝了—口水,润了润几乎干裂的嗓子。她一身铠甲,身形高挑,骑在战马之上,简直使人不辨男女。领兵作战多年,跟随她的将士们有许多早已忘了她金枝玉叶的身份,只一心将她当做是与他们同生共死的弟兄。
如今他们离开大同城已有半个月,正在将领荣靖的带领下艰苦的寻找这胡人的踪迹,预备着与他们来一场酣畅淋漓的决战。
“我们好像失去那支胡人骑兵的踪迹了。”斥候忧心忡忡的向荣靖禀报。
“离开宣府又有多久了?”
“已有大概两百余里。”
“还不算是深入漠北。”荣靖勒紧缰绳,“继续进军。”
“长公主这实在是太过冒险。”军师喝住她。
“我既是你们的统帅,亦是周家的皇女,我不冒险,还有谁来冒险?”她说话间回头,望向了南方。
草原之上没有什么鲜明的地标,但她所眺望的,大概是宣府所在的方向。
“我知道你们收到了北京的来信。”策马与军师擦肩而过的时候,她森冷的开口:“但记住我们是军人,算计得失的是商人,瞻顾大局的是政客,可你们的职责,是捍卫疆土。”
“我们只是军人,可长公主不止是将军。”


第162章 、二十
幕僚的话意味深长,荣靖如何听不出来。她口口声声告诫麾下将卒,让他们知道做军人的,不必参与朝堂斗争,只专心御敌就好,因为一支军队若是沾染了太深的功利气息,不等敌寇杀至便会自行崩解。可是她却不是纯然的武将,除了边疆的战事之外,她也心系帝都的风云。
“章怀英,你说这些有什么用,”荣靖冷笑,她攥紧了缰绳,粗糙的麻草深深的勒进她同样粗糙不堪的掌心,“我们此刻既不在宣府也不在京师,这荒莽原野,除了我们这支队伍外便再也寻不到人烟。”
“所以在下认为,长公主应当回师。率领大军深入漠北找寻敌踪,这样的事情过于危险,在下认为不是长公主应当做的。”名为章怀英的中年男子作为荣靖麾下的谋士,不仅仅肩负着为荣靖应对胡虏的职责,更需放长远目光,为荣靖谋划一个将来。可若是荣靖折在了战场之上,他再细致的谋划又有何用?
两年战事,荣靖的行军作风越发的大胆冒进,这一次对胡虏的追击行为,更是将自己置于险地,他在军帐之中反对了很多次,奈何没有一句话荣靖是听进去了的。
一般的武将,悍不畏死自然是好的,唯有这份置死地而后生的孤勇,方能在战场之上所向披靡,赢得赫赫功绩。若章怀英侍奉的是这样一个主公,他会对他的英勇大加赞赏。虽然看起来只是孱弱文士的模样,但章怀英也曾是追随过太.祖东征西讨之人,胸中有万千豪情,年轻时也曾高歌“男儿何不带吴钩”,策马奔驰于沙场。
可章怀英偏偏侍奉的是一位帝女,这样一来他就不得不收敛好自己的意气,冷却心中热血,让自己变得冷静理智。追随一名武将,战后也不过是得一些金银做封赏,挣得一个不错的官职罢了,可若是将自己的主公推上至高的位子,那么等待他的就是仕途上的通天大道。
“怀英,我必需得提醒你一件事情。”荣靖焉能不知自己心腹在想些什么,实际上不止章怀英,她身边野心勃勃的人多了去,“你说我不止是将领,更是公主,但反过来也就意味着,我不仅是公主,也是武将。做公主的可以躲在城墙之后品茶赏花,对硝烟视而不见,只在意妆容的华美,可做将领的,便是要竭尽所能的击退敌人,要用贼寇累累的白骨震慑天下,叫他们从此不敢南下牧马。”
她自胸臆之中缓缓呼出一口气,眼前所见是没有尽头的苍翠,呼啸而过的风夹杂着尘沙,这场跋涉不知要到何时才是尽头。
“战事已经持续五年了,是到了该了解的时候了。阻敌于我方城下,是最愚蠢最被动的法子,我们就是要闯入北戎人的地盘,去与他们来一场正大光明的较量。”
“长公主轻率了。”章怀英刻意改了称呼。
“是么?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道理可是你教我的。”章怀英过去听命于郑牧,是一代名将所倚重的谋臣,荣靖自幼跟随郑牧学习兵法,没少接受章怀英的教导。长业二十年,她趁着京中乱作一团的机会,毅然宣布要以帝女的身份从军,最开始是在郑牧麾下为副将。郑牧心知荣靖不可能在他帐中长久停留,于是便将章怀英送到了荣靖身边。端和三年,荣靖卸去兵甲,回京成婚,章怀英短暂赋闲,好在没过多久,荣靖又找到了机会重新披上了戎装,年过五十的章怀英也急忙再度投军,来到了荣靖身边。他于荣靖而言,不仅是臣下,更是师长、友人,早年教导给荣靖的东西,她始终牢牢记着。
“我的那个妹妹,在宣府也待了有两年了吧。”不等章怀英开口,她忽然又说起了这个,“她小时候胆小得不得了,我还以为她一定会逃回北京去。我记得两年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7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