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92

养了一段时日,并且命人给杜雍元配在京中找了一个安全的住处——她原是想将那妇人送回江南祖籍的,可对方不肯,非要留在京城,说是不甘心。
不甘心什么呢?难道是觉得杜雍还会回头么?拥有了权势地位的男人,在怀抱着年轻娇媚的新妇时,就算偶尔会因良心而对被休的糟糠心怀歉疚,也绝无可能后悔,负心人跪在痴女子面前痛哭流涕,那只是戏文中才会存在的故事。
杜银钗劝不动那个女人,放弃劝她的那一刻,她也知道,这个女人大概是活不长了。后来她果然听说杜雍元配死了,是被杜雍所杀,还是康懋暗害,又或者是死于她那浓烈的怨恨,不得而知。
她死后杜榛就变了个性情,年幼的孩子没有办法为母复仇,于是只能靠着胡闹、忤逆生父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在外人眼中始终慈眉善目,圆润讨喜如弥勒佛的杜雍,在私底下有着暴烈的一面,被儿子惹恼的他一度差点动手打死这个孩子。
当年的荣靖不习惯紫禁城的拘束,常不顾禁令出宫在京中四处晃荡,偶然间得知了这个表弟的惨况,回宫告知了杜银钗,杜银钗出面申斥了杜雍一番,这才使这个孩子不至于被打死在父亲的棍棒之下。
是荣靖救了他,这件事他就算当时不知道,后来也该知道了。说起来荣靖在他的一生之中还真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难怪他对荣靖有着如此深的感情。
“哀家以为你养了几年的性情,又读了不少的书,应当有几分大智慧了,是哀家高看你了。”杜银钗淡淡开口,嗓音中几乎没有情绪的波动,“你退下去吧,再来慈宁宫这里胡说八道,哀家让你连这个驸马都当不成。”
杜榛的执拗与数十年前他的生母有得一比,他还想要说什么,但是梁覃抢在他进一步激怒杜银钗之前,直接以驸马身体不好为理由,喝令两个宫人将他从地上扶起来,强行搀走。
杜榛离去之后,杜银钗揉了揉眼角,神态间满是疲倦。
“太后辛苦了。”梁覃在一旁皱着眉说道:“方才,为何不与驸马解释清楚呢?”
杜银钗不是偏袒次女不顾长女,更不至于为了使次女的皇位稳固,就刻意坐视长女身死。桌上有一封墨迹未干的书信,是写给李世安的,这便是杜银钗不曾对两个女儿厚此薄彼的证据。
“说给他听有什么用,一个头脑发昏的年轻人而已。”她冷哼。
梁覃悄悄叹息,他跟随杜银钗多年,知道这个女人聪慧善谋,却也知道,她有个致命的缺点,便是傲慢。
也许是这一辈子想要的东西都收入了囊中所以得意洋洋,也许正是因为聪明的过了头所以旁人难入她眼,她对身边几乎所有的人,怀抱的都是一种轻蔑的态度。她不需要别人的协助或是理解,她只按照自己的谋划行事,如同独狼。
苏徽骑不好马,坐在嘉禾命人为他准备好的良驹之上,显得颇有些拘谨。
“你害怕摔下来?”嘉禾斜睨他一眼。
苏徽用力点头。
嘉禾因他的坦然而一时错愕,继而哭笑不得,“没点胆色的东西,就你这样,也配做锦衣卫。”
“不管是谁入职上岗之前总该有个就业培训,我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学,陛下你却三天两头把我关牢里,我可不就是什么都不会么?”苏徽振振有词。
“从前在宋国公府的时候,没有学过骑马么?”嘉禾问他。
苏徽握紧缰绳,在马背上回忆了一小会,摇头。
“真是怪了,你那个武将出身的的祖父,竟然没养出个尚武的孙儿来。”嘉禾笑道。
不过将门子弟不识刀枪倒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嘉禾也就没有多追究什么。反倒夸了苏徽一句,“之前没有骑过马,现在却也能像模像样的驭马,你还真是天赋不错。”
天赋……不错?苏徽低头疑惑的看着自己的手。
不对,他好像是学过骑马的。不是在宋国公府,而是在、是在……他想不起来了。
“摔下来也摔不死,你再拖拖拉拉,朕可没有时间等你。”嘉禾的嗓音传来。
再抬头的时候,她已经扬鞭策马驶出很远,马背上的身子矫健,高大的大宛马在她的掌控之下,乖巧顺服。锦衣卫跟随在她身后,数百骑扬起尘土漫天。
陛下的马术很好呢。苏徽望着她的背影默默的想道。
不知道陛下是什么时候学会骑马的,为了学这个,又付出了多少艰辛。


第171章 、二十九
宣府名将云集。
然而在端和五年的时候,宣府的武官大多为人所轻视。端和三年之前,镇守宣府的多为太.祖一朝遗留下来的武臣,这些人在嘉禾亲临宣府之后,被她以各种借口陆陆续续的贬斥。之后新提拔上来的,是多是之前名声不显的年轻人。为此她有很长一段时间惹来许多非议,无论文官还是将领,都纷纷上书,认为她起用的那些年轻人没有太大的名气,不值得信赖。
只有拥有天书的嘉禾才知道,每一个值得她在圣旨上亲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29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