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301

时可能南下的北戎,但最重要的是……她眼馋我的军队很久了,我要是不快些回去,大同被她吞下去后,她可不会吐出来。”
郑牧不再言语,天家这对姊妹的争端,轮不到他这种外人来插嘴。
还有一个不得不回去的理由,荣靖暂时没有说。那便是她在昨夜那一战中,所得的俘虏必须要快些送到京师。
北戎王族大多是跑了,可是她在闯入王帐之后,俘虏到了几个面容古怪的人。他们高鼻深目,肌肤苍白,说着她听不懂的拗口语言,被找到时身上华丽的长袍还未换下,想来应是什么重要的人物。
这一次荣靖冒险出大同城追击北戎,目的之一便是为了探明这群胡人五年来持续出兵的理由。在见到那些高鼻深目之人的时候,她心中隐约有了答案。
慈宁宫。
皇太后杜银钗照例在每日天不亮的时候便起来,从各个地方送来的情报堆积在妆台上,她在梳发的同时,宦官挑出紧要的那一部分念给她听。
她的小女儿近来做出了什么大事她已经知道了,领兵入驻大同,呵,很好,越发的胆大了。不过她已经打定了主意,对两个女儿之间的小打小闹不予理会。
接着她听说嘉禾在半路上遭到了一场规模不大但十分歹毒的伏击。宦官读完这一段之后,停顿了片刻,杜银钗脸色稍稍凝重了些,终究什么也没说。
“陛下又将这件事情交给了赵游舟。”宦官小声的说道。这位近年来声名鹊起的锦衣卫酷吏,别说朝臣们害怕,就连他们也怕。
“阿音不在大同,这场伏击与她没有关系。然而她手下的那批人也的确是该好好清理清理了,一个个的趁着阿音不在乱来,是想要毁了江山社稷么?”杜银钗皱眉,后半句话加重了语调。
宦官又道:“还有一件事情,陛下命赵游翼去了南方。”
“南方?”杜银钗错愕了一下。
“是秘密出发的,几乎没有惊动多少人。不过据说……是要去南边的港口。”
杜银钗沉吟许久,不知为何,神色有些古怪。


第176章 、三十四
当下许多人都对嘉禾忽然命赵游翼南下的决策摸不着头脑,只有少数的格外关心财政、商贸之事的大臣,才隐约猜到了女皇下一步是打算做什么。但此时的满朝文武依然对重洋之外的世界并不感兴趣,未曾料到接下来会掀起的骇浪惊涛。
原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杜银钗,在听闻赵游翼南下之后,心中猛地一惊。这些年她居于深宫之中,醉心于权力斗争,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作茧自缚,在红墙绿瓦之中待得久了,也就渐渐的忘了外面的世界,她都快不记得南方的风与云。
沿海的那些港口无疑是重要的——这一点她比这个时代所有人都要清楚。那些海港时连通外界的大门,新时代的火种注定要从这些地方燃起。杜银钗只做了十四年的杜莹,对于她那个时代的知识,掌握的层面不深,但她也记得摧毁整个社会结构的巨变应该要发生在百余年后,可是现在她的女儿却已经率先注意到了那里。
对了,她想起来了,天书。很久之前,嘉禾似乎和她说过天书之类的事情。之后杜银钗花费了许多年的时间去寻找,都没有找到那本所谓“天书”的踪迹。不过她猜,天书应该是真实存在的,并且很有可能是来自未来的产物。
假如她的女儿真的通过未来的读物知晓了今后的世界会变成怎样,那么派遣赵游翼前往南方这个决定也就并不奇怪了。
可问题是,提早百年的时间与另一个文明进行接触,真的能取到意料之中的结果么?
杜银钗年轻的时候,也曾仗着自己来自未来,想要改变这个社会。当然,她来到夏朝之前只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初中生,不知道该怎么造蒸汽机也发明不了电机,那些粗浅的物理、化学知识对她来说几乎没用,也就靠着健康教育课中学到的东西,帮助她身边的人以及后来她统领的军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了战争之后流行疾病的传播。
年轻时的她有想过将她那个时代工厂中的运作方式引进到夏朝,可这个时代资本的积累程度根本不足以支撑大规模的工厂,她将更为先进的流水线式的生产法教给江南那些手工场主,然而他们在比对之后依旧会选择维持传统的单人生产方式。
她也曾鼓动杜雍与西人进行贸易,但是结果也不如她想象中的好。夏朝时,西方的发展程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赶超东方的程度,他们除了为他们提供从另一个大陆运来的白银之外,无法和他们交换什么有用商品,而若是贸易的规模过大,巨额的白银涌入市场,反倒会破坏市场运行的规律,战乱之时江南百姓连糊口都十分困难,更别说要为西方种茶养蚕。至于火.器……尽管有一部分制造的不错,但在杜银钗看来,比起夏朝来说也好不到哪去,她见识过几百年后的坚船利炮,对于现在他们的技术当然十分的失望。于是在进行了几场交易之后,她就逐渐的忘了他们。
再然后,成为杜银钗的时间越久,杜莹的影子在她身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30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