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350

他杀死女儿的行为却使他一夜扬名,因为他杀女不为别的,正是为了礼法。他十六岁的女儿闹着要读书,进宫做女官,去抛头露面,去干政议政,还说要退了父母给她定下的亲事,不肯出嫁。他不能容忍自己竟养出这样乖张的女儿,于是一怒之下杀之。


第203章 、(十四)
端和八年秋,两桩命案震惊了朝野上下。
一是国子监祭酒钟系华高龄自尽,二是翰林院编修柳淄文杀死年少的女儿。
钟系华的死理所当然的在仕林之中掀起了哗然大波,但那毕竟是老人自己的选择,就算一群读书人嚷嚷着是皇帝无道逼死了鸿儒,可至少从法理上来说,他的死亡与旁人无关。而柳编修杀女一案却是切切实实的触犯到了夏国的律法,虽说子女骨血发肤皆是父母所赐,在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做父母的任意戕害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人在意,可受害者柳氏女与加害人柳编修均在天子脚下,这桩案件便注定了不能草草了结。
柳氏女丧命是因为她违背父亲的意思,妄图进宫就学,成为一名女官。柳编修杀了她,往小了说是在教训忤逆不孝的女儿,往大了说便是违抗圣意,公然与皇帝唱反调。
被钟祭酒之死而刺激了心神的士子们在短时间内又飞快的注目于翰林院编修杀人案,誓要借此掀起一阵反对“君王□□”的浪潮。
现年十九岁的方延岁时任刑部都官司主事。以他的年纪来说,这样的官阶足以让天下大半的读书人嫉妒艳羡。五年前他被女皇选中,成为御前翰林,三年前他被调回京都,参与了杜氏谋反一案的审理。到如今他是朝堂内外人人皆知的天子宠臣,受尽君王器重,人人都说他将前途无量,还有人猜测,他也许不满四十便能入阁,说不定比昆山玉还要更有出息。
杀女的柳编修被逮捕入狱之后,人人艳羡的方延岁便陷入了为难之中,他极有先见之明的提前命人紧闭了自家府邸的大门,谢绝来客,然而听不见世人喧嚣,却能听见自己心中焦躁的鼓点,闭门谢绝来客,可明日一早,他终究还是得坐到官衙去处理这件事情。
这三年来反对皇帝的士子们必然会利用钟祭酒与柳家女之死大做文章,指责皇帝昏庸无道,钟祭酒之所以会死都是因为女皇胡作非为,不尊圣贤,而柳氏女之死,则是听信了女皇鼓吹的歪门邪道,竟妄想做官议政,活该被杀。
而嘉禾为了维护自己的政令,也势必会使出严厉手段来镇压士子,更是有可能接着柳氏女一案大兴刑狱,杀鸡儆猴。
方延岁不是刑部的主官,却是刑部的要员,是嘉禾钉入刑部的一枚钉子。女皇与群臣对峙的时候,他理应毫不犹豫的站在嘉禾这一边,要知道这五年来的荣耀皆是女皇赐予,他自成为“御前翰林”的那一刻起,他的“帝党”身份就已被钉死。
可是方延岁此刻却忍不住犹豫了。
“小昆大人求见。”尽管方延岁已经下令不见访客,然而被称作“小昆大人”的昆山玉却是个例外。方延岁与昆山玉皆为女皇近臣,又都是出自官宦自家,无论是性情还是理念都格外相投,共事多年,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友人。
“快请他近来。”方延岁忙说。
他毕竟还是年轻了,纵然天生聪慧,又因女皇爱幸而有了诸多磨砺己身的机会,却也还是缺少足够的阅历与从容,遇上这样的难事,下意识的便会想要找人商量主意。
然而被下人引着从月下走来的昆山玉,却也是一脸沉郁。见到他这样的神色,方延岁便明白了,这一次就连昆山玉都没了主意。
两人相顾无言,秋风萧瑟凄寒。
“陛下她……”方延岁开口,心事重重,话说了一半却没了力气再说下去。
“我本想求见陛下一面,但是没能见到。”昆山玉摇着头,举目望向了夜色之中遥不可及的皇宫,“这几年陛下她对我疏远了许多,我也越来越不懂陛下的心思了。”
方延岁说:“也许不是陛下疏远了你我,而是你我与她渐行渐远。”
只这样轻飘飘的一句话,昆山玉便霎时间明白了他的意思。
昆山玉对嘉禾的作用时平衡朝堂,稳定旧党,而方延岁的意义与他不同,是嘉禾手中的名刀宝剑,这几年他其实比方延岁更受嘉禾重视,可是当昆山玉感慨自己被君王冷落的时候,他却也出言符合。
他说:陛下疏远你我。
紧接着又说:你我与陛下渐行渐远。
方家素来对君王忠心耿耿,当年嘉禾火烧白鹭观,趁乱前往泰陵,都是让方延岁来护送,足见方延岁的的确确是个忠诚的人。可是忠心嘉禾多年的方延岁,竟也有了这样大逆不道的感慨。
昆山玉倒也能够理解方延岁心中的想法,他与方延岁皆是儒生,信奉四书五经,看重忠孝仁义,可偏偏这些年嘉禾却被黑袍的异域“僧侣”所蛊惑,大肆推行那奇技淫巧,置孔孟于不顾,弃礼仪如敝履。
她不止是要与朝中守旧之臣子为敌,她更是要与这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为敌。无怪方辞远忧心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35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