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353

站着一个六七岁的男孩,那男孩十分瘦弱,看着病怏怏的模样,眼神呆滞僵直的看向了正低头哭泣的姜氏,说:“娘,我饿了。”
苏徽看着姜氏慌慌张张的站起,这时她才想起自己因为悲痛,忘记准备饭食,只好给了他几枚铜钱,让他外出买些吃的。
“大人见笑了。”她以为苏徽是某位高官,于是态度谦卑。
苏徽摆手,“我不是什么大人,只是一个前来吊丧之人。您若还有什么想要倾诉的,尽管说与我听。”
姜氏却怔怔无言,仿佛失语。
“那是玉娘的弟弟么?”苏徽看着那男孩消失的背影,主动问道。
“是。”姜氏点头,“说起来,玉娘之所以闹着要进宫,也与这孩子有些关系。我命苦体弱,生下来的几个孩子都不幸夭折,只活了这一个,却也身子不好。我丈夫找人测算了玉娘的八字,先生都说是玉娘命太硬,妨碍了弟弟。于是我丈夫对玉娘愈加不喜。玉娘心中愧疚,总想着要为父亲做些什么弥补。平日里为父端茶送水,唯恐服侍不周。她见自己的弟弟身体不好又不像是个读书的苗子,便对我丈夫说,她也可以做官,也可以光耀门楣。”
“我丈夫起初不以为然,笑玉娘痴心妄想。后来见玉娘几番提出此事,他心中不快,便找来了媒人为玉娘说亲。媒人挑选的夫家……其实还好,对方也是读书识礼的人家,可玉娘不愿意。我问玉娘他哪里不好,玉娘说哪里都好,只是她不喜欢。我心想这孩子多半是看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看傻了,这世上的夫妻哪里讲究什么情啊爱啊,不就是相互扶持着共度此生么?她偏偏觉得这样不好,一定要进宫里去……她之前已经被我的丈夫打过许多次了,只是屡教不改,渐渐的整条街的人都知道了我家有这样一个悖逆的女儿,就连那户与我女儿说定了亲事的人家都上门来打听,问玉娘是不是疯了。我的丈夫越发觉得羞耻,而玉娘也不知怎的,就是屡教不改。甚至还不知从哪联络上了她原本就在宫中侍奉陛下的手帕交,真想要去到皇宫里。于是——”
说到这里,姜氏泣不成声。
“我好后悔啊!”曾经读过诗书,举止文雅的妇人趴在地上嚎啕,“我若是不教我的玉娘念书识字,我若是早些将她嫁出去让她相夫教子,她何至于、何至于……”
苏徽听着这个母亲撕心裂肺的哭号,心情沉重。过去他将自己抽离于这个时空,只以旁观者的视角漠然的见证一切。他知道这个时空有许多不公存在,可他会控制住自己不让自己动容,然而现在不行,当他听见这个母亲的哭喊时,他仿佛被浸入了水里,感受着绝望的窒息。
“那,你的女儿会后悔吗?”苏徽问道。
姜氏因这句话而怔愣,抬起了满是尘土的脸。
“她……”姜氏想起了曾经母女共读诗经的岁月,那时的玉娘眼中是纯粹的欢喜,“她不会后悔。”
苏徽将袖中携带的黄金放在了姜氏面前,“为她举办一场好的葬礼吧,她不是什么忤逆不孝的罪人,她值得被哀悼。”


第205章 、(十六)
从柳家小院走出之后,长公主府专为荣靖驾车的驭者问苏徽接下来要去哪。
苏徽这一次出门,身边并没有荣靖跟着。自从国子监出了乱子之后,荣靖便进入了一种无时无刻不在戒备着的状态。京中纷乱,大批士子朝臣意图借助眼下发生的两桩命案搅动风云,荣靖打算牢牢握住帝都禁军,以防贼子生事,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再陪苏徽四处乱逛。
苏徽也不方便在京中随意走动了。随便哪个角落,都能遇上激昂争辩的士子,这群人双目赤红神态癫狂,好似随时都要组织起来前去逼宫。
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候,赵游舟并不在京师,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少了这个让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京师越发群魔乱舞。
“我能去紫禁城吗?”苏徽问道。
驭者回答:“长公主既然将自己的车马借给了您,便是料定了您一定会进宫。”
紫禁城的卫兵不会阻拦荣靖的车马,苏徽一路畅通无阻的深入九重宫阙,来到了乾清宫外。
今日乾清宫大门紧闭,嘉禾没有接见任何一个朝臣,也没有走出宫门半步。
与三年前“康彦徽”容貌相似的苏徽不敢轻易走下车去,长公主府的驭者代他找到了尚宫女官董杏枝,告知了对方他的到来。
坐在马车内等候了片刻,车帘被人一把掀开,董杏枝带着焦急神情的面容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多年未见的二人重新看见彼此的时候都忍不住短暂的愣神,而后董杏枝一把将苏徽拽下了车,“快随我去见陛下。”
“陛下怎么了?”苏徽一面稳住脚步跟上董杏枝,一面不安的问道。
在董杏枝的叙述中,苏徽知道了嘉禾的精神状况不是很好——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眼下朝堂之上对她的反对之声汹涌如浪,她再坚强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影响。
“低头。”董杏枝按着苏徽的脑袋,带着他从侧门进入了乾清宫内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35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