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369

/>“所以朕要问你,你究竟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多少人,他们中有谁是最有可能谋害周福寿的?”
方延岁沉吟了许久,并没有回答嘉禾的问话,而是说出了一个名字,“赵游舟。”
这是最有可能杀害周福寿的人,即便嘉禾没有下这样的命令。
赵游舟是个疯子,这是绝大部分的人都承认的事情。
现在赵游舟的下落还未找到。
死里逃生的周福寿是在沧州官僚的护送下往京城方向赶来,而赵游舟身在何方,却无人知晓。
待到方延岁被董杏枝带了下去之后,赵游翼从屏风后大步走出,噗通一下就跪倒在了嘉禾的脚边。
“你起来吧。”嘉禾说:“朕如果真的不信任你兄长,便不会让你在后头听着。你观察了方延岁这么久,他刚才说的是谎话还是真话,你看出来了吗?”
赵游翼答:“臣观其神态目光,他所说的那些,大约都是真的……可臣不信兄长是杀人凶手,臣愿以死证明兄长清白。”
嘉禾被气得笑了出来,“一个个的,都拿命来威胁朕……有个人劝朕仁慈,让朕设法发挥每个臣子的用处,而不是一味的杀戮。朕愿意听他的话,暂时收敛脾气。否则你们这些不让朕省心的,一个都活不了。”
当然,这是玩笑话。
见赵游翼面色沉重,嘉禾放柔了声调,“朕是真的信任你们兄弟。你们十一二岁的时候便来到了朕的身边,这些年帮了朕那么多事情,朕如果轻易怀疑你们,岂不是寒了你们的心。”
“那万一,真是兄长呢?”话说到这里,赵游翼反倒害怕了。
“游舟行事偏激,也有朕的责任在其中。如果真是他杀的人……你放心,群臣问罪的时候,朕会护住他。”
此言一出,赵游翼这才长舒了口气,霎时间热泪盈眶,“臣谢过陛下,臣与兄长,生生世世愿为陛下效死!”
像他们兄弟二人这般无依无靠,只能依附着嘉禾而存在的臣子,最害怕的就是所托非人。金钱财帛也就罢了,如果得不到君王的信任,他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嘉禾垂眸俯视着这个少年,满意的微微颔首。赵游翼心思单纯又能力极强,她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心腹。想要收拢这对兄弟的心,就看在关键时候她能不能做到毫不犹豫的向他们伸出手去。
不过她也确实是信任赵游舟的,她始终觉得,那个少年并没有真疯。
“你有你兄长的线索吗?”
赵游翼摇头。
嘉禾将早已准备好的谕旨取出,交到了赵游翼手中,“如果调动全部的锦衣卫都不足以让你找到你兄长,那么现在,我将东厂也交给你。”
赵游翼讶异的看着她,眸中既是惊又是喜。
“带着朕的旨意去东厂官署找梁覃吧。告诉他,朕一定要找到游舟。凡是肯为朕尽忠的,朕都不会轻易舍弃。”


第214章 、(二十五)
嘉禾说是将锦衣卫和东厂完全交给赵游翼,让他全力寻找自己的兄长,但实际上她手中的谍报机构不可能只为赵游舟一人而运转,除了查找赵游舟的下落之外,还得为她牢牢盯紧京城的风吹草动。
赵游翼走后没多久,董杏枝将近日锦衣卫整理好的情报送到了嘉禾案前。这段时日没什么大事,唯一值得注意的,便是大批文人群集在长公主的府邸——他们倒也没做什么,只是吟诗品茶、赏风弄月。
嘉禾知道自己那个长姊向来与那些读书写诗的文人不对付,召集这些人的必然是她那个长姊夫杜榛。可是情报第二页却又马上否定了她这一猜测,说出了这一场场诗会之后的真真主持人——康彦徽。
苏徽这时已经开始用康家小公子的身份活跃于京师,不过在大多数人眼中,他只是个仗着父辈基业游手好闲的纨绔。康家子孙大多不肖,众人先入为主的判断他也是个酒囊饭袋,倒也并不奇怪。更何况三年前他还一度疑似成为女皇的面首,莫名其妙的失踪了三年又回来,大家并不愿相信他所谓受伤、失忆的那一套说辞,反倒认为他是被皇帝金屋藏娇了三年,现在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是女皇终于厌倦了他,所以放他自由。那些望向他的目光,大多鄙夷之中夹杂着同情。
对于这些猜测,苏徽无可奈何却也并未否认。他实际上不是很擅长社交,可是在二十三世纪,他毕竟也是个官二代,社会名流的聚会他小时候没少参加,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什么场合该表现出什么样的姿态。再加上他从年少时就浸在学术圈中,不开口时人们觉得他高深莫测,开口时所展露的学识也足够让人惊喜赞许。因此在短暂的磨合之后,苏徽很快和那群文人打成了一片。钻研历史的人,哪怕研究的是政治史,也对一个朝代文化、艺术方面的事情有所涉猎,于是在这些清高文人眼中看来,苏徽虽然不会写诗、不会作画,但格调高雅,见闻广博,是个值得结交的君子。他们也就渐渐的放下了苏徽曾做过“面首”的偏见,愉快的和他结交了起来。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36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