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05

不开干系。而他,大概是朝廷用力爱胁迫他父亲跟随出兵的棋子吧。
郑牧与李世安的关系一向不好,着其中既有朝廷故意挑拨的原因,也有这二位武将本身性格就不对付的缘故。李、郑两郡对峙多年,朝廷终于狠下心来要剿灭李世安,郑椟乐见其成。至于李军若灭,郑家会不会遭到鸟尽弓藏的命运,这不是郑椟现在该考虑的。他眼下只是个质子而已,为了活命就得事事听从皇帝,若是荣靖在这时命他赶紧写信一封让他的父亲出兵袭击李世安,他一定毫不犹豫的就写,至于该怎么做,就让他的父亲和他父亲身边的谋士头疼去吧。
“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而我要做的事情,和你想的的确查不了多少。不过——你先听我说几句话如何?”荣靖也是聪明人,一眼就看透了郑椟心中所想。
“长公主请讲。”
“我与我的妹妹的确有事拜托令尊。只不过我姊妹二人也有厚礼要赠与郑氏一族。”荣靖斟茶,在腾升的雾气之中,轻声说道:“不知子孙万代的荣华富贵,能否打动令尊?”
郑椟一时间没能明白荣靖是什么意思,于是笑着调侃了一句,“陛下是打算许我以贵妃之位么?”
荣靖笑了出来,她记起了郑椟被召入京师的借口就是所谓的“选妃”。
但郑椟既然有开玩笑的心思,她便也轻快的应道:“你若是心悦于我那妹妹,不妨琴瑟友之。只是我那妹妹并非窈窕淑女,未必就会站在河州待你追求。再者说了,一个‘贵妃’之位而已,哪里就能换来千秋万世的富贵了?史上的外戚之家,显赫得也不过两三代而已。郑氏所求若只是一个‘妃位’,倒叫我不敢相信了。”
郑椟严肃了神情,“椟生来愚钝,不知长公主所指为何,还请明示。”
郑牧已是齐国公,爵位已然登临人臣之极,何况嘉禾登基那年,杜银钗为了安抚郑牧,还赐下了世袭罔替的恩旨,如无意外,郑家子孙世世代代都会是齐国公。那么嘉禾还有什么可以赏给郑氏一族的?
“封王。”荣靖吐出了这两个字。
郑椟先是一愣,再然后是猛地跪地,“郑氏一族终于陛下,不敢有谋逆之心,还请长公主莫要再开玩笑,所谓王位,我父子万万不敢肖想!”
以王位拉拢,这是荣靖在出发之前与嘉禾商议好的计策。不过看见郑椟这般谨慎的态度,荣靖心中还是满意的。她不动声色的舒了口气,对郑椟道:“你先起来吧,听我继续说。”
郑椟从地上爬起,却还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倒不是他胆子太小,而是古往今来,异姓之王少之又少,且大多没有一个好的下场。就算最初被封王的那一代能够安然寿终,其子孙也必然会遭到君王猜忌,最后说不定整个家族的性命都难以保全。
荣靖理解他的惊骇,示意对方品茶平复心绪,而后才问:“如果我没有记错,老师当年最擅长的乃是水战?”
她对郑牧的称呼,换回了过去较为亲密的“老师”。作为郑牧曾悉心教导过的学生,她不可能记不得自己师长的领兵方面的长处与不足。
郑牧出生于江南水乡,与李世安不同,他是极其善战水战的。夏朝开国几场重要的战役都是李世安与郑牧兵分两路,李世安从陆上牵制敌军,郑牧从海上绕行至敌军后方包抄,或是扰乱对方漕运、轰炸沿海港口。
自长业二十年后,北方蛮人频频南下,郑牧被调往辽东一线镇守边关,时间久了人们倒是渐渐忘了过去声名赫赫的郑家水师。
“我知道你们这些开国宿将都在担心什么,担心兔死狗烹。一个王朝创建之后,陪伴君王征伐天下之人,大多是要被剪除的。运气好的解甲归田,运气不好便是身家不保。可我大夏还远远未到不需要你郑氏父子的时候。”
“陛下打算,对南方用兵?”郑椟马上就猜了出来。
荣靖狡黠一笑,“你父子虽在北方,但却十分关注南边的事情嘛。看样子是已经做好了南调的准备?”
郑椟讪讪一笑。
“不错,你们猜对了。我妹妹是打算对南方用兵。南洋之地会是未来兵家争夺的战场,现在那里已有大批的红毛、金毛夷人的战舰盘桓。真腊、南越等南洋小邦,原是我大夏藩属,可近些年来却疏于朝贡,逐渐臣服于西洋夷人。而我夏朝商船出海,不是频遭海寇掳掠,便是远跨重洋却无可停靠补给之海港。所以南洋——”她用力一叩桌案,“迟早要有我们的水师。若是南洋得以太平,你郑氏封王,也不是不可以。”
郑椟垂首深思,默然不语。
“因南洋危险而闭锁港口、强行迁徙沿海居民最多能换来一时之和平,却遗害百年。在北方有罗刹对我们虎视眈眈,西边亦是有狼子野心之辈觊觎我朝大好山河。所以南洋决不能放弃,你郑家,也绝不会称为被烹杀的猎犬。只有一点——我周氏眼下的危机,需要你们相助方能度过。只要令尊点头,天津船场的新式船舰,皆为令尊所用。”
在听到苏徽的猜测之后,嘉禾从他怀中离开,点了点头,算是承认。
于是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0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