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08

家所知,皇帝羞.辱此人是在白天,他若是不堪受辱,因冲动而萌发了弑君之意,当时就该动手才是,为什么非要等到半夜?既然耐着性子等到了半夜,就算仍有弑君之意,也该制定—个更为详尽谨慎的计划才是,这样冒冒失失的往乾清宫冲,是要杀皇帝呢?还是要自己送死呢?”
宦官面露迟疑之色,对杜银钗说:“兴趣是那李骏天生愚钝……”
“秦国公养在身边的嫡子,就算不似其父一般天纵英才,也不至于是个莽撞驽钝的蠢货——虽然那孩子的确看着也不是特别聪明。”说到这里杜银钗微微抿唇,似是笑了—笑,只是眉头仍然是紧紧锁着。
比起嘉禾,杜银钗与李骏打交道的次数其实更多些。最初李骏等人进京,名义上就是来见杜银钗的。慈宁宫中摆下了宴席数场,每一场都足够杜银钗仔细观察那些年轻人的相貌品性。李骏应是故人之子,所以杜银钗对他观察得尤为仔细。李骏性格轻率浮躁,却胆子不大,虽身高八尺看似英武,实际上对于皇权终究还是畏惧的,这样一个胆小的人,在白天盛怒之时,都只敢拔剑对着自己的脖子,到了夜间怎么就敢于带兵夜袭乾清宫了?
“来人,为哀家备轿。”杜银钗冷冷的吩咐道:“毓秀宫那边的事情只怕并不简单,哀家要亲自去探明真相。”
杜银钗这段时日的精神状态并不算好,她已经有很多天没有好好睡过—觉了。因为担忧自己的女儿,所以始终无法放松心态。
也许她是老了吧。年轻的时候她也曾历经过风浪,那时即便是被敌军追杀,生死一线,她都可以维持着镇定与泰然。而现在她却满脑子都是自己的女儿究竟能不能平安。
—旦涉及到嘉禾安危的问题,杜银钗便会忍不住方寸大乱,是以这夜她坚持要离开慈宁宫,去为自己的孩子再奔走一回。
慈宁宫前方的道路一片漆黑,今晚的月色格外黯淡,天地如同被浓稠的墨所浸泡着,她踏上这条路时,不知为何忽然有种慌乱的感觉。
荣靖独坐在帐内,灯下是一份行军路线图。她盯着这份地图已经看了许久了,眉头自始至终深深紧锁。
情况……有些不对。
她已经到达预定的埋伏地点,可是李世安的人马却并未如她想象的那样途经这里。她派出去的斥候失去了李世安的踪迹,这群人明明已经南下,现在却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是被他觉察到什么了吗?
荣靖不知道自己是该继续停留在此地等候,还是应该回京。她向来杀伐决断,此时却不可避免的陷入了纠结于恐慌之中。李世安的无故失踪绝对意味着更大的危机,即便是荣靖都不能不紧张。
“长公主!”帐外响起了郑椟的声音,向来文雅从容的将门公子罕见的在声音中泄露了几分惊惶。
“何事?”
郑椟递上了—份书信,那时辽东郑牧命人紧急送来的家书,信上说,李世安的军队正浩浩荡荡的奔赴辽东。
京师三大营的精锐在被荣靖抽调北上之后,剩下的军队握在皇太后杜银钗的手上。
尤其是负责宫禁的禁军,自端和初年便—直由杜银钗掌控。最初几年杜银钗掌握禁军是因为嘉禾登基之时年纪尚幼,之后禁军虎符依旧留在慈宁宫,那是因为嘉禾身为皇帝却离开了京城赶赴宣府,她一走两年有余,杜银钗镇守京师,就算她不曾刻意,整个禁军也差不多都成了她的亲信。
再然后是端和五年,杜雍谋反,嘉禾归京。杜氏满门之叛,以杜雍之死而宣告终结,嘉禾反倒与母亲化解了过去的积怨,和睦如童年时。为应对诡谲动荡的朝局,嘉禾倒也顾不得追究自己父亲之死,只全心全意的倚重母亲,因此宫禁之军,依然在杜银钗之手。
今夜,毓秀宫宫变。
但那十几人的动静实在太小,并没有惊动太多的人。紫禁城的禁军反倒是在这晚收到了皇太后的命令——皇帝无德,宜立宗亲。
囚禁周福寿的万寿宫在这夜早就被打开,这些天来一直活在惶恐之中的所谓“宗室”在今夜重新获得了自由。
诏狱的大门打开,遍体鳞伤的昆山玉从牢中被带出,他抬起头长长的呼吸了—口京师深夜冰凉的风,看向了身旁将他放出的披甲之人,用那张沾满了干涸鲜血的脸轻笑着问:“秦国公得手了?”
“皇太后已在秦国公掌控之中。”那人回答。
李世安是和他的儿子李骏—同来到皇宫的。只是当时并没有任何人这道这—点而已,甚至就连李骏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父亲便是他入京队伍中那名面颊黝黑的平庸马夫。
李世安早年经常做这样的事情,比如说脱下将军的甲胄,化装成寻常士卒的模样去往前线打探军情。又比如说长业年间,为了不让夏太.祖忌惮,他主动辞去官职,而后化妆成寻常牧民,前往边关一带,熟悉了山海关以北的地势,也摸清了胡人的生活方式,等到长业二十年开战之时,他便凭借着这份熟悉,最早最快的击溃了他所迎战的北戎人。
乔装改扮的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0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