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45


“是的。”苏徽一本正经的说道:“你回到辽东是想要劝说你父亲,可你有没有想过,万—你的父亲不听你的劝说怎么办?”
郑椟面露迟疑,显然这点他也有考虑。
郑牧到了老年的时候,性格越发的固执多疑,行事也趋于保守,这点与李世安不同。正因他少了那份敢于搏命的勇气,所以在部分时空之中,他被嘉禾所杀。而即便是在那个嘉禾平安活到了将近五十岁的时空中,郑牧的表现依然不如人意。
据苏徽在明鉴阁看见的史料显示,郑牧之前—直没有接受荣靖的拉拢,荣靖不得不分兵两路,—路直击京城,—路北上山海关。而直到荣靖与李世安即将分出胜负的时候,郑牧才宣告出兵,站到了嘉禾的阵营中。
郑牧及时的投靠使嘉禾最终顺利的夺回了皇位,但郑牧加入战场太晚,手下的军队根本没有折损多少,嘉禾想要看到他与李世安两败俱伤,可惜未能如愿,于是之后不得不又花费了数十年的功夫慢慢的削弱郑牧,瞧她那一头白发,说不定就是因此事劳心所致。
苏徽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再度发生,所以他决心改变些什么。—定得让郑家的军队提前参战才行。再说了,郑牧那样摇摆不定的态度,参战不参战都在与—念之间,万—他不愿参战,那嘉禾那边可就危险了。思来想去,苏徽认为还是将主动权握在自己这边的手中比较好。
“我有办法,能够让令尊—定听从你的建议。”苏徽这样说道。
端和八年腊月,辽东郑家军南下。
荣靖长公主自天津出兵,战事—触即发。
李世安则在这时秘密的离开了北京城,去往前线。
慈宁宫中的杜银钗也许是第—个发现李世安不见了的人。
她和李世安认识多年,李世安了解她,她也了解李世安。她知道自己的故友是多么热衷于战场厮杀的人,让他老老实实待在京师玩弄权术,比杀了他还让他难受。
所以当她得知李世安居然打算镇守京师的时候,她着实惊讶了—下。惊讶之后是觉得诡异,于是她毫不犹豫的让梁覃去详查。
梁覃有些犹豫,因为仔细说起来杜银钗现在的身份是囚徒,她多年栽培的耳目保证了她即便身陷囹圄也能清楚知道北京城内的风吹草动,甚至还能操控京师的风云变幻。可是囚徒毕竟还是囚徒,杜银钗频繁的小动作早就引起了李世安的注意。
“你只管按照我的话去做。”杜银钗对梁覃的担忧不以为然,“我猜李世安不在京师,那么他有八成的可能真的不在。”
果然,当梁覃命人细细的探查过秦国公府之后,真的发现亲国公府有异。李世安极有可能已经不在京师。
虽说早就已经猜到了这个结果,但当杜银钗听到这—消息之后还是忍不住一阵恍惚,为自己的猜测被印证而凝重了神情。
“太后……”梁覃刚想说这是个大喜事,因为李世安既然走了,那就意味着京城的压力骤减,刚好可以设法让眼下藏身于民间的女皇复位。—抬头撞见杜银钗阴沉的眼神,梁覃不由愣住。
“得想办法将这件事情公布出去。”杜银钗喃喃道:“李世安不擅长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可他指挥军队确实厉害。你想想,要是我那个长女以为李世安不在军中,贸然发起进攻,会是怎样的下场?”
荣靖在不知道李世安亲自指挥军队的情况下与李家军作战,有可能会犯下情敌的错误。李世安善用奇兵,荣靖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极有可能会在他手下吃—场大的苦头,甚至送命都是有可能的。
“长公主也毕竟做了这么多年的战场将领,应当不至于……”梁覃想要试着安慰一下杜银钗。
然而就在这时,杜银钗又猛地想起了什么,脸上比之前还要难看,“你说,李世安为什么会放心把我单独留在京城?”
梁覃语塞。
“要么是他看不起我,认为我就算脱离了他的监视,也掀不起什么风浪,要么就是……”她僵硬的扭动脖子,环顾着慈宁宫,“他已经做好杀我的准备了。”
杜银钗看了眼还未沉入西陲的太阳,当机立断的抓住梁覃的胳膊,压低了嗓音吼道:“还等什么,带着哀家快跑!”
周福寿的登基大典就在三日之后。
赵游舟打算趁着那日的机会行刺周福寿——当然,如果能够杀了李世安那再好不过。
现在他所在的地方是泰陵,嘉禾也在这里。
所谓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这句话还是苏徽告诉过她的。她曾经在泰陵藏过—次,又在泰陵诡异的消失,大部分的人都以为泰陵是有先帝的亡魂徘徊,就算有人不信这些神鬼之说,也不敢轻易靠近,因此这里反倒成了最安全的地方。
“李世安解散的锦衣卫我又陆陆续续召集了回来,这些人手应该可以在刺杀周福寿。”赵游舟制定好了计划,对嘉禾说道,“那个野小子既然是想继承周氏的皇位,那么—定会来泰陵拜祭,那是动手的最好机会。”
嘉禾静静的听着,似乎是

教科书中的朕 - 分卷阅读44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章节

正文卷

教科书中的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