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功名路(科举) - 分卷阅读185

1女多是可怜人,但因为上辈子的寻芳受到社会教育太深,多少对妓1女有些偏见。
因为这不合法,就连来到妓1院,他都觉得浑身不舒服,总觉得对不起他未来妻子,因此碰都不让女人碰他。
起先那女子要过来给寻芳倒酒,寻芳忙拿了要自己倒。结果不小心碰到那女子的手,就像是被电到了一般地缩回手来,惹得众人纷纷看向他。
寻芳心里清楚,他们基本都是在憋笑,觉得他过分腼腆,又因为他年纪小,这时候不敢碰女人又似乎很正常,所以只憋着,不笑出来。
寻芳心里暗恨,这群天杀的,一开始没有告诉自己是来这个地方。等他要走时却已经来不及了,人都到了,便是要走说肚子疼都被他们拦回来!
叶寻芝也没见过这样场面,尴尬地满脸通红,看看寻芳,又看看众人,又看看那两个女子,转回来又看看寻芳,随即装王八,头一缩,只关注着眼前的一盘菜。
就这样,相安无事吃着饭,寻芳寻芝二人尴尬着尴尬着便适应了。只要那女的不往自己身边靠,他们俩兄弟就万事大吉。
既然吃酒,那就肯定要行令。在场人都不喜欢太难的酒令,因此只用飞花令等比较简单的令行了,你一句我一句的,几杯酒下了肚,脸色微醺,偶尔两句玩笑。
叶寻芝总是赢家,所以并不沾酒,寻芳玩的不太好,被人调侃了两句。
有个调侃的狠的,对叶寻芳道:“莫不是因为有佳人在身侧,便害羞的说不出诗来了?世兄也到了知道熟美熟丑的年纪了。”
寻芳不知道怎么怼,憋了半天,只说了句:“才不是。”
大家见他年纪最小,怕他人小气量小,到时候惹恼了又要一堆人哄小孩儿,所以就说了他两句,便不再说什么了。
喝了几口酒,又不免对叶寻芝夸奖几番。
都是一个县内的人,案首是谁他们很难不知道,叶寻芝因是个铁秀才了,所以大家该祝贺的祝贺,该恭喜的恭喜,你言我语又是一通。
接着又讨论起了试卷的难点,应该怎么破题最好,如何如何又是一通。这一聊,直到宵禁快到的时候才从明月楼散去。
寻芳看着一堆醉了就开始唱曲儿,嘟囔着不知道说什么的人,最终还是选择离他们远一些,免得跟着他们一起丢脸。
这会儿路上也差不多要没人了,但是一些店铺里还亮着灯,里头有人打牌说书,偶尔有聊天笑闹的声音传出来。
还有小孩儿啼闹,妇人拍着哄睡的声音。偶尔有些地方狗吠两声,配着漫天的星光,灯烛在夏日微风中摇曳,或时传来远处的柳叶青草香,眼前一派生活气象。
晚上的景象是很好看且热闹的,寻芳有时候其实在想,要是没有宵禁的话,或许这个朝代会更加的繁华。
但取消宵禁的话还是会有弊端,譬如,晚上人员流动会更难管理,夜晚视线不佳,若是让逃犯逃出了城,就更难抓捕。
还有夜间家里没人看守,那么会翻墙的都有做小偷的资质。再有晚上玩闹保不准就要喝酒,撒酒疯、打闹、酒精中毒的,多不胜数。
在现代有这么多专业医生还有医疗仪器,甚至全城有监控,各个地点还安排警局的情况下的现代,医护人员跟警察都那么困难才能维护好一个城市的治安,就更不要说是在古代了。
谁都知道夜晚若是没有宵禁的话会很好,热闹不说还能够促进经济的繁荣,商家能够多卖东西,客人晚上也有地儿享受。
可是华夏历史上宵禁制度从周朝开始就存在了,就连繁华如唐朝都有金吾禁夜。
宋朝取消过宵禁制度,所以宋朝经济空前繁华。
在华夏的历史上,宋朝允许工商杂类人员参加科举,可能也有经济繁荣之后,从商者众的缘故。
除了宋朝,还有就是在礼乐崩坏的时代宵禁制度曾被打破过,但这也只是被打破,而并不代表宵禁制度不存在,只是没办法管了而已,这制度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到了清朝宵禁制度都存在。
自然,宵禁制度虽然严格,却也有通融的时候,比如奔丧或者朝廷有急事下派的紧急情况,还是能够被允许夜间出门的。
另外唐朝还有诗《正月十五日夜》中,“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的诗句,说明元宵时没有宵禁,可以彻夜在外游玩。
宵禁制度的存在,有些人认为是皇权森严,法律严格,在寻芳来说,却是一件合理的事情。
想要安定,就必须有所付出。即便牺牲掉一部分的经济来维持安定,虽然很无聊,但多少还是合理的。
或许是当下之人,见到眼前情景多少会有共同的联想。
叶寻芝这会儿走到了寻芳身边,望着街道两旁的景观,向往地说道:“我们县里元宵佳节已经很是热闹了。可京都繁华远盖丹城,元宵时节,通宵若昼,火树银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京都闹一闹元宵。”
寻芳见他如此说,多少有些心动。这次若能考过,离京都应该就能更近一些了吧?<br

庶子功名路(科举) - 分卷阅读185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庶子功名路(科举)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庶子功名路(科举)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