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功名路(科举) - 分卷阅读356

是很重要的,干农活的人能够走到殿试这一环节,其实很困难。
寒门出贵子,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很难的一件事儿。
考试并不会当场改卷,皇上也不会在场提问,如果将来考中,名列前茅者倒是有可能跟皇上说上两句话。
考试当天并不阅卷,试卷是先呈上去给大臣看,选出优秀的考生后,再交给皇上排出前排的名次。
考试题目是皇上出的,共有两题。第一个问题是农业上的一些问题,对于这些寻芳稍微了解些,答的还算可以,他自认为就算不能列在优等,但也不算太差。
第二题问的是南方总有外族来犯,该怎么处理的问题。总共的题目就很长,一题两三百个字,解读起来也得花些时间。


第144章
对于第二个问题, 寻芳还是好好考虑了一番的。
任何两个国家对抗起来,都不能说有百分之百的把握。
南方蛮族虽然比他们国家落后许多,在文化上, 一直都是被蔑视的。
但是他们民风就比较强悍,近几年来发展的挺不错,并且一直觊觎他们国家,今年来闹了一场又一场。
寻芳先是将自己国家的优势说了一遍, 再将对方如果攻打进来会采取的策略解释了一遍, 期间稍稍夸赞了自己国家一番。
并且将弊端也浅浅点了一下, 表示最后如果加强管理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麻烦。
主要就是将地方官员手上没有兵的事情讲了一下, 还希望能够多征兵, 从现在开始多储存粮食的事情说了一遍。
南方蛮族闹过来的可能性目前比较小,但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历史上有被蛮族侵入过的事情发生过, 后来又被平复了, 当时还差点儿灭了国。
后来在内乱中当时的太子身死,也是因为地方受不了朝廷的压迫, 跟当时强大的南蛮打起来实在是太耗费资源了,各地百姓都对此有些怨言。
那时候的地方官跟现在分权形式的地方官很不一样,那时候的地方官员是拥有很大权利的, 尤其手下还有兵力。
所以只要一两个省份愿意谋反,那整个国家就很容易乱掉。
太子因此而被大臣杀掉,于是本朝的开国皇帝是顺天而为,为了正皇室的血统, 招安兵马,一路打过来平叛的。后来便顺势坐上了皇帝,并没有人敢反对。
战乱平定后, 上位的皇帝并不是太子的后代,而是前朝开国后一位王爷的后代,大概跟当时的太子隔了十来代,是远方亲戚的远方亲戚,都不在五服之内。
只因为他战功比较重,又好歹是皇室的人员,也算名正言顺,所以百姓不会反对他。
因此开国皇帝上位就换了朝代,将国家改名为晋国。
虽然还是一个姓,天下同样是在王子皇孙的手里,但寻芳所在的朝代,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两百年的时间。
最近南蛮那边儿对他们晋国虎视眈眈,看样子是很想再创两百年前的辉煌,将晋国一句拿下。
当时晋国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只是后来开朝的皇帝突然身患重病,临死前没能立下遗嘱,弄得皇子们互相残杀了一番,就没有功夫管顾南边儿,所以给他们留下了可喘息的机会。
后来南蛮就修养了几十年,逐渐强大之后,便时常骚1扰晋国南方边境,这一骚1扰就是一百来年。
后来也曾有皇帝下旨打南蛮,但是开国后国内需要整顿的事情太多。
而且每次到南方打仗就会有天灾下来,加上北方也有不安分的狄族来犯,打仗就是劳民伤财,久而久之就暂时将这事儿放下了。
但是只要稍微有想要作为的皇帝,不灭了北狄跟南蛮,肯定心里不会爽快,所以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是历代皇帝都会重视的。
就算皇帝本身不重视,也总会有大臣提醒他们。
寻芳将晋国打仗的优势跟劣势都写了出来,再将劣势后应该如何做的办法都算了出来。具体修改考卷的人要怎么处理,那就不是寻芳的事儿了。
寻芳觉得自己的试卷答的还算好,就算不在前排,应该也不会被刷的太下来。
写好试卷,上交之后,再从考殿内出来。七八年的时间,从县试到殿试,他总算经历了所有的科举考试内容。
所有有关学习的压力顿时都没了,但是心境却很平淡。
“真是不可思议。”叶寻芝在他身边说道。
寻芳只笑笑,明白了叶寻芝的想法。就跟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一样,从长时间的埋头学习中出来,忽然看到这天地这社会,总会有些不可思议。
往日的种种,仿佛就是一场梦。
回到叶家,下午叶锦回来,将他们叫过去问了一下题目跟解答的内容。
寻芳感觉在第一题上寻芝比自己讲得好,第二题寻芝讲得也全面,跟他自己相比是差不多的水准。
因为就南蛮的事情寻芳他们是讨论过许多次的,俞鹏先生的死,其实或多或少也跟

庶子功名路(科举) - 分卷阅读35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庶子功名路(科举)免费无删章节

正文卷

庶子功名路(科举)免费无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