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康熙陈氏 - 分卷阅读129

出帕子给陈绣茗擦泪“你们都起来吧,你也别哭了,一会儿二十四和二十五来了,瞧见你哭怕是要跟着哭了。”
康熙摆手让宫女扶着陈岐山夫妇坐下了,见陈绣茗止住了眼泪便道:“今儿个用了膳再走,今日的菜都是江南那边的菜色。”
虽然二十四出过几次宫也与陈绣茗说过陈岐山夫妇的身子尚且安康,但是瞧着二人头上几乎已经全白的头发陈绣茗还是觉得时间过的很快。
她初次看见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过只有几根白发,进宫之前也是尚且花白,几年过去如今看着都跟八十岁似的,脸上满布皱纹,头发都变得稀疏了不少。
“爹娘近来可好,女儿许久未曾侍奉跟前瞧着你们都瘦了不少。”说着说着都带了哭腔,怕自己再掉下眼泪急忙用帕子捂住了眼睛。
“回娘娘,臣与内子身子尚可,只是寒冬熬人稍稍清减了些。”陈岐山垂目,规规矩矩的回话。
“娘娘如今瞧着倒是比以前身量长了不少,脸色也好了许多。”
这话说得都是客套的很,康熙摇了摇头对陈绣茗道:“早已经让人去与二十四和二十五传了消息了,如今还未到,朕去瞧瞧。”
“恭送皇上。”
康熙走后几人说话倒是放松了些,只是依旧没有在闺中时那般亲密,说的话也是在脑子里转了几圈才吐出口,说的也不过是家中的趣事。
陈家的男子向来不喜纳妾,兄弟三人如今都是只有嫡妻此次也未跟着进宫。家中孙辈如今已有七子三女,虽是比之别家而言子嗣稍微少些但是学识教养都是中上。
陈家的孩子议亲都不急,如今陈家长孙也到了要议亲的年纪了,只是与陈绣茗说这两年先相看相看过两年再定下来。
如今陈家的地位和如今的形势陈绣茗也是知道的,便说不必着急,说着说着康熙便带着两个小阿哥来了,康熙问了几句话之后也到了用膳的时间了。
用过膳一起喝了茶陈绣茗也开始困倦了,康熙便让陈家人出宫去了,至于二十四和二十五倒是得了康熙的特许能出宫半日,二人的欣喜自是不提。
转眼之间便到了除夕,除了守岁,宫中还要连夜准备好初一、初二、初三要用的东西。
初一,宫中举行新年朝贺礼,今日便是康熙做了六十年皇帝的见证,康熙很是高兴做了一首诗《六十一春斋戒书》。
此诗是康熙治国得出的心得,短短一首诗,道尽帝王的考虑,朝臣的本职,百姓的期望。
康熙白日里高兴也是压着的,夜间与陈绣茗说起时脸上是陈绣茗未曾见过的满足的笑容。
“朕励精图治六十载,不说功过三皇五帝也是有一番成就了,若是有时间便想着过过普通人家的日子。”康熙在黄昏时喝了不少的酒,如今酒意有些上头便说出了所想的。
陈绣茗原是心里一紧,转而想着屋内也没了第三人,留的就只有在外边儿守门的宫女便也没拦着康熙,由他说了。
“二十四有老四教导,朕想着二十五还小,能亲自教他习字为人……”康熙拥着陈绣茗笑得痴痴的“今后的日子都是平平淡淡的,只是婉婉的身子不大好,还是定居江南的好,江南养人。”
陈绣茗揪着康熙衣裳的手紧了紧,眼中含着水光。
待许久之后康熙与陈绣茗相拥睡去,金龙才现身带着陈绣茗入了梦境之中。
第二日醒来陈绣茗依稀记得自己做了梦,只是记不清楚了,越想越模糊便没想了。
今日是个大日子,京中的半数八旗官宦之家还有些许久都未开过大门的府邸早早的就开始有响动了。一些警醒的大臣听着隔壁府邸的响动皆是艳羡之色,就是皇帝专程宴请也是别人一辈子都求不来的福气。
除了这些大臣之外,还有京中的宗室子弟也起了个大早,康熙早已下旨在宗室中挑选一些人在宴中授爵劝饮、分发食物,这些人不见得便都是成材的,但是也都在父母长辈的告诫中将规矩熟悉的倒背如流。
天大亮,车架便陆陆续续的往皇宫行去,一路上车马数目之多如同汇入大海的河流一般壮观异常。
进入宫门前所有车马按照主人的在职官位的高低依次排好,考虑到天气寒冷以及这些大臣年纪也不小了,所以早就吩咐了小太监们准备了手炉和热水,因此这些老臣们在进宫前也没受什么苦。
到了时辰,所有车马都驾进了皇宫。
这也是想着这些臣子年纪大了,康熙便给了恩典直接让马车进了皇宫,到乾清宫台阶下再下马车进殿中。
殿中的位子也是很讲究的,从离康熙近的位子到快接近殿门的位子都是经过多方考虑之后定下的。
今日是宴请八旗满了六十岁的大臣,汉族大臣并不在此列,一是汉臣与康熙关系稍稍远些,二是汉臣人数众多,若是与八旗大臣一起怕是要有不少人要在寒风中坐着了。
殿中暖和,有宫女太监伺候左右又有茶果点心,等待开宴的时间也很是舒适。
康熙得知众人已经入了席之后便携着

大清之康熙陈氏 - 分卷阅读129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大清之康熙陈氏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大清之康熙陈氏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