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三合一120

  于是,顾三爷家能干活的就顾三爷父子和顾大土媳妇。可顾大土媳妇家里也要搭把手,所以田里地里的事情顾三爷父子还真忙不过来。以前顾奶奶家没有耕牛的时候,顾三爷父子自己下地,慢是慢了点儿,但是也总能忙好。现在自家亲二哥家有了耕牛,大哥那边又来借了,顾三爷也厚着脸皮来借了。

  家里的牛是顾老二管的,他自然没有不借的。不过顾三爷也学着顾大爷,借牛之后青草和玉米秸秆糠都送来了。

  所以顾家三房也算走动了起来。

  故而顾爷爷这回说,叫上侄子去渔村找渔民,他倒是也开得了口的。

  于是,顾爷爷和顾奶奶去了顾大爷家。

  农忙的季节过去了,稻谷刚丰收,老百姓忙着晒谷子,等着朝廷来收税,不然谷子没有晒好,朝廷来收税的时候,指不定要被多收。同时,家里没牛的得自己耕田,因为耕好田等十一月的时候可以种大麦。大麦到明年的三四月丰收,为明年的第一季早稻准备了养分。

  不过,家里没牛的,稻田里得自己捣腾,所以这个时候,大家都羡慕有牛的。顾家的稻田才三亩,分家之后,二房才得两亩,顾老二和屈氏都忙的过来,更何况顾家有人帮忙。顾大爷家会来帮忙,李猎户家也会来帮忙。

  所以今年的顾老二比往年轻松了很多。

  不过,也有不熟的人家来借牛的,顾老二虽然性格憨厚,但牛可比他的命还重要,他还是狠得下心拒绝的。就是他不拒绝,还有屈氏看着呢。

  所以,再憨厚的人,也要看什么事情的。

  村子里平日里关系还好的,顾老二也会借,不过给耕牛的青草、玉米秸秆糠不能少,玉米秸秆糠对牛来说很有营养。

  顾爷爷和顾奶奶到顾大爷家的时候,顾大爷家的人都在。顾大奶带着儿媳妇在翻稻谷,稻谷晒在院子里,要每过一个时辰去翻一下,不然阳光照下来,稻谷晒的不均匀。顾大爷坐在院子里看着,看着一颗颗饱满的稻谷,他苍老的脸上满是笑意。

  不过,这笑意在看到顾奶奶和顾爷爷的时候,立马收敛了。说起来,半个月前借耕牛的时候,顾家只有顾老二在,顾大爷去借的还算顺利,就算后来顾爷爷和顾奶奶回来过,但牛已经借了,也就没什么事儿了。

  这会儿顾爷爷和顾奶奶是来他们家了,顾大爷就有些怕了,他怕老二家这个弟妹啊。

  顾大奶也看到顾奶奶和顾爷爷了,停下翻稻谷的动作,赶忙上前:“二弟和二弟妹来了,午饭吃了吗?正巧要做饭了,你们也难得回乡下一次,不如在咱们这吃吧?”顾大奶这话说的客气,但也是诚心邀请二房的。

  人嘛,总是要向前看的,现在二房日子过的敞亮,他们和二房本来也没什么大矛盾,当然是趁机走动了。也不是上赶着讨好巴结什么的,说些好听的话也不要钱。

  顾奶奶正担心顾爷爷和顾老二两人去渔村不安全,也是有心跟大房搞好关系,这不,两个都有心思搞好关系的老太太一照面,就热情了起来。

  顾奶奶道:“那敢情好,自从爹娘去了之后,咱们都忙,也凑不出时间一起吃顿饭,今天真是赶巧了。”说着,又对顾爷爷道,“老头子,你回家去拿几个鸡蛋,把今天带来的一斤肉拿过来,也好给大哥家添个菜。”是一斤猪肉,不是牛肉。牛肉昨天吃了一顿,今天镇上还有一些,留着给乖宝吃,余下的昨儿就被顾奶奶做成腊牛肉了,不然这天气很容易坏掉。

  十月底,这天气有点凉,但却不冷。

  顾大奶一听马上道:“不用不用,你们来做客哪有叫客人备菜的道理。咱们家有鸡蛋,今天这鸡蛋就敞开肚子吃。”只是没肉。要她杀掉能下蛋的鸡,那是不舍得,这也不是过年。

  顾奶奶道:“咋就不能自己备菜呢?那要不然大哥大嫂去我们家吃?”说着,又对顾爷爷道,“还不去。”

  顾爷爷也不等大嫂和媳妇商量了,他老老实实的去家里拿鸡蛋和肉了。

  镇上

  顾灵下学回到家,家里只剩下杜嬷嬷一个人,莫名的有些冷清,这让她有些不习惯。

  翌日

  顾灵正在吃早饭,就听见外面有动静,接着还没等杜嬷嬷出去看,就听见了顾奶奶的声音:“乖宝,奶奶回来了。”顾奶奶风风火火的走了进来。

  顾灵往后看了看,没看见她爷爷,有些不解的问:“奶奶,您不是和我爷爷昨天才回的乡下吗?还打算在村里挖鱼塘来着,您怎么先回来了?”不会和顾爷爷吵架了吧?老太太吵架了,性子一上来就离家出走了,这也是可能的。

  顾奶奶道:“哎哟喂,我和你爷爷两眼一抹黑的,也不晓得哪个地方挖鱼塘好,我们去问了村长,村长也不晓得。所以你爷爷寻思着,这得请渔民过来看看,左右都要去买鱼的,就先提前过去了。”

  顾灵一听也是:“我爷爷还是挺聪明的。”

  顾奶奶听到这话,噗嗤一声笑开了:“你个鬼丫头,要是让你爷爷听到这话,非得气死。”

  顾灵做了个鬼脸,她爷爷平时在家里的存在感太少了,又总是被她奶奶怼。所以她一直觉得,她爷爷除了老实之外,没别的本事了。但是这次听奶奶一说,她就觉得,她对爷爷的印象太片面了。

  顾奶奶也看得出她不好意思了,于是坐下道:“你爷爷啊,是老实,但是不傻。”

  杜嬷嬷趁机给顾奶奶盛了一碗粥。顾奶奶喝了一大口,牛肉米粥,还真香。顾奶奶一边吃一边道:“你爷爷在老顾家排行第二,爹不疼娘不爱的,虽然你太爷爷太奶奶也没怎么他,但是他们心里顾着老大和老三,你爷爷在老顾家,也就没有人留意到他了。我们成亲后,你爷爷干活最多,吃的最少,我当时很不乐意,所以就拉着你爷爷不让他去干活。就这样闹了几次,老顾家就分家了。分家之后,我和你爷爷自己攒钱,买了田和地,日子才慢慢好起来的。”

  顾灵称赞道:“所以咱们顾家有奶奶当家,家里才越来越好的。人家说,一个成功的男子背后,总有一个贤惠的女子。咱们家能有今天,就是因为背后有个贤惠的奶奶您。”

  顾奶奶……生平头一次被人夸贤惠。在桃水村横行了大半辈子都没有红过脸的顾奶奶,从来被人说泼辣的,而今被孙女给说的脸红了。“我真有你说的那么好?”她仔细想想,也不能昧着良心承认。但是,宝贝孙女的肯定又让她信心大增。

  顾灵道:“当然啊,您想想啊,如果没有您把持家里,咱们家里哪里有三亩上等田,五亩旱地啊?如果没有您下定决心支持我去念私塾,哪里有我的今天啊?我将来也没有机会给咱们顾家改换门庭啊。所以咱们顾家,再往前的老顾家,都是因为有您啊,您是老顾家的大功臣呢。”

  顾奶奶听了,笑眯眯的道:“乖宝啊,这话咱们家里说说也就罢了,奶奶也不会说你啥,但是在外头,你可不能这样说。”嘴上这样说,但顾奶奶心里头却是觉得宝贝孙女说的很有道理。瞧瞧老顾家一个个的,看着也没有大出息的样子,亏得她嫁给老头子,把她精明的头脑传给了乖宝,不然老顾家凭啥改换门庭?

  顾灵笑着附和:“是,我都听您的。那奶奶,您来镇上了,爷爷这是去找渔民了?”

  顾奶奶道:“是啊……”接着她把事情的经过又说了一遍,“所以这次去找渔民的有你爷爷、你爹,还有你大田叔、大粮叔、他们四人一起去。”顾大粮,顾大爷的三儿子。

  顾大爷家,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分别取名大山、大田、大粮。

  顾爷爷家:两个儿子。儿子分别取名大石、大地。

  顾三爷家: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儿子叫顾大土。

  就顾家这些人的名字,顾灵觉得能给原主取了个灵,估计也是顾奶奶的关系。确实是顾奶奶的关系,屈氏怀孕的时候,顾奶奶找了道士,得知屈氏肚子里的孩子有福气,她就拿出铜板请镇上专门给人写信的老书生给孩子取了名字,这个灵字,就是老书生取的。

  后来顾森和顾木出生,他们名字的由来也随了原主,灵和林念着一样,所以森、林、木,一家子都和木头有关系。

  至于大房的名字,顾奶奶就不费心了。顾兰这名儿还是取了兰花的意思,等大房的二女儿出生,顾奶奶没有盼到孙子,就给取了二兰,好在大房的老三叫小兰,不叫三兰。

  顾灵听顾奶奶说顾爷爷等人去渔村了,便有些担心:“渔村里我们这里远吗?”

  顾奶奶道:“远倒是不远,都是洪旗县的,赶牛车得一天。我们在市井里买到的鱼,也是从那边运过来的。据说渔村里的渔民都不吃鱼的,他们这是吃厌了。不过鱼到了我们这,得三文钱一斤,一条鱼怎么着也有三斤,听说渔村那边的鱼是按条挑选的,两文钱一条。”

  顾灵:“等咱们家的鱼塘挖好了,咱们也不愁没鱼吃了。”

  这话给了顾奶奶信心,反正是孙女说成,那就一定成。

  顾爷爷离开的第一天,顾灵私塾家里一条线,晚上吃饭的时候,还能听顾奶奶念叨:“他们也不知道到了渔村没有,希望老头子机灵点,回来的时候带一桶鱼回来,两文钱一条的鱼,做鱼干也好。”

  顾灵道:“可不是嘛,鱼干也耐放。”

  顾爷爷离开的第二天,顾灵私塾家里一条线,晚上吃饭的时候,继续听顾奶奶念叨:“老头子他们今天肯定在渔村了,也不知道渔村的人好不好相处,今儿如果请到人,明儿就能回来了。”

  顾灵道:“您别担心,也许明天晚上,爷爷就回来和您一起吃晚饭了。”

  但是第二天,顾爷爷没有回来。

  顾爷爷离开的第三天,顾灵私塾家里一条线,晚上吃饭的时候,顾奶奶依旧在念叨:“按理说,今天大清早的他们该回来了,晚上就能到镇上了吧?”

  当天晚上,但凡外面有一点动静,顾奶奶都会起床去听听声音,看看是不是老头子回来了。第二天早上,顾奶奶的黑眼圈特别重。

第47章 三合一12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