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136

  竟是西北边的战事失利,军中伤亡惨重,而这份圣旨上的内容,则是任命御马监少监尚直为监军,即刻前往凤翔府。

  宦官有专门的机构,共二十四个衙门,分别有十二监、四局、八司,其最高统领宦官才能被称作太监。这二十四个衙门各有分工,不但处理宫中事务,还要处理部分政务。[1]

  而十二监中的御马监,不是养马的,而是负责统帅禁军,管理御用兵符,相当于内廷的兵部。

  渠阁老这个外廷的兵部尚书,看御马监自然是处处不顺眼。

  而此时,陛下竟要派御马监的人去西北做监军,也难怪渠阁老方才脸色那么臭了。

  落笔写完,沈伯文退到一边,景德帝看过一遍,点了点头,便由身边大监收好,送到尚宝司去盖上皇帝金印。

  景德帝面上一直看不出什么情绪来,不过此时开口,语气似乎已经听不出愠怒,甚至还有心情问上沈伯文几句。

  “近来在翰林院待的如何?”

  沈伯文闻言,恭敬回道:“回陛下,翰林院中文风颇盛,上官们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同僚们相处和睦,臣能参与其中,是臣之幸。”

  景德帝闻言便笑了,随即又道:“既然如此,那便跟着多学,多看。”

  这话中是有教导的意思在了,沈伯文心头一动,忙行礼拜谢:

  “臣多谢陛下教导。”

  景德帝还有许多政务要处理,同他说了几句话,便让他回去了。

  待到沈伯文都走了一半路时,身后追上来个小内侍,手上端着东西,喘着气同他道:“沈编修,这是陛下念您养家不易,赏赐给您的银两。”

  话音落下,沈伯文不由得怔住。

  这倒是他并未预料到的。

  陛下对自己的看重,他似有所感,却未曾想陛下竟体贴至此,还能想到这一层。

  小内侍还在眼巴巴地等着,沈伯文即刻回过神来,行礼领赏。

  把赏赐送到了,小内侍也松了口气,羡慕地看了看沈伯文,心道陛下对这位沈编修可真是看重,也不知是因了什么。

  二人道别之后,沈伯文才收起赏赐出了宫门。

  正好也到了快下衙的时候,他心里头还存着方才的事儿,也专心不下来继续干活儿,干脆拿起本先前范学士给他的书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倒也渐渐看入神了。

  要不是谢之缙下衙的时候过来叫了他一声,怕是就要忘了时间。

  而当他刚回到家,就听周如玉将她们白天遇见渠婉之后的事说了。

  沈伯文听的不由得皱起了眉,刚要说什么,门外传来唐晴的声音:“老爷,娘子,晚饭好了。”

  话便拐了个弯儿,道:“先去用饭吧,用完再说。”

  周如玉点点头,夫妻二人便出门了。

  用过晚饭,沈老爷子被老太太叫上出门溜达去了,珏哥儿在领着阿珠在房里认字,唐阔帮着唐晴在厨房干活儿,院子里就沈伯文与周如玉夫妻二人,便继续饭前的话题说了起来。

  沈伯文宽她的心,道:“这是天子脚下,就算她是公主,也须守王法。”

  但他自己心里都不怎么信,若是福柔公主是个性子偏执的人,指不定会做出什么事来。

  周如玉也不信,叹了口气,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这日久天长的,总会有松懈的时候,也不能让阿苏真的永远都不出门吧?”

  沈伯文深以为然,心中已经想好了,既然一切的源头在于韩嘉和,那只能自己去找他谈一谈,希望能让他出面解决福柔公主这件事了。

  “其实还有一个办法……”

  沈苏的声音忽然从他们身后传了过来。

  沈伯文被她突然出声吓了一跳,转过身一瞧,见她正抱着一碗杏子,慢吞吞地从石榴树后面挪了出来。

  夫妻俩:……

  沈伯文无言,顿了会儿,才不抱希望地问道:“什么办法?”

  只见沈苏抱着碗坐到了周如玉身边,百无聊赖地捏着一颗杏子,开口道:“只要我跟除了那位韩公子以外的人定了亲,她不就放心了吗?”

  周如玉顿时变了脸色,“这是你自己的婚姻大事,怎么能说的如此随意?”

  沈伯文面上看不出生气不生气,他定定地看了她一会儿,语气平静地问:“你真是这么想的?”

  “自然是。”

  沈苏点点头,又笑了笑,黛眉弯弯,将手里的杏子放在桌面上,拍了拍手,道:“况且原本爹娘带着我来京都,不就是为了给我寻一门好亲事吗?”

  见周如玉还是面露焦急,她又语气轻松地道:“再说了,大哥跟大嫂给我相看的人家,自然是极好的,你们又不会害我,反正早定晚定都是定,就算不碰上这件事,也是要挑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被人逼着和自家主动,却是两码事。

  “说完了?”沈伯文听罢,将她放在桌上的那颗杏子捡了起来,抬眼问她。

  场上的气氛好像变了,沈苏警惕地察觉到了不对,悄悄坐直了身子,但还是点了点头,“说完了。”

  “你说完了,那就轮到我了。”

  沈伯文平视着她,语气同方才没什么不同:“首先,你的亲事要寻,但不是现在。”

  沈苏立马回望过去,但又被自家大哥的眼神冻得缩了回来。

  “其次……”

  他话还没说出来,大门口又有了动静,一道又尖又细的声音传了进来:“可是沈编修府上?”

  这种声线……

  沈伯文只在皇宫中听到过——那就是宦官。

  他站起身来,眼神示意自家妻子与沈苏都各自回屋去,随后才走过去将大门打开。

  果然见到一位面白无须,穿着宫中内侍统一服饰的中年宦官站在门外,身后还跟着两个小内侍,气度丝毫不输景德帝身边的大监。

  沈伯文拱了拱手,将几位迎了进来,才道:“在下正是沈伯文,不知公公上门,所为何事?”

  这位宫中大监倒不倨傲,态度很温和,闻言便道:“见过沈编修,咱家奉太后娘娘之命,请沈家娘子与小姐们进宫一叙。”

  说罢又解下自己腰间的一块儿令牌,递给沈伯文看了看,才道:“这是出入宫门的牙牌。”

  沈伯文见过景德帝身边的大监身上便有这么一块儿牌子,知道这做不了假。但心中实在是放心不下,从袖中掏出钱袋,整个塞到面前人的手中,一边问道:“在下实在惶恐,还望公公告知,太后娘娘传唤臣家中女眷,所为何事?”

  思及太后娘娘的交代的话,这位的态度也很温和,顺势便收了他递过来的钱袋,若是不收,只怕沈编修还悬着心呢,随即便笑了笑,只道:“沈编修放心,是好事。”

  今个儿永昌郡主进宫,陪着娘娘用完晚膳后,也不知与太后娘娘说了什么,逗得娘娘兴致勃勃地便要召沈编修的妻女妹妹入宫看看,还特意叮嘱自己,态度好些,莫要吓到人家。

  沈伯文闻言,虽然还没完全放下心,但有了这句话,至少不像方才那般了。

  便又道:“那还请公公稍待片刻,我这就去同拙荆说一声。”

  “沈编修自去便是。”

第六十五章13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青云路[科举]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青云路[科举]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