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73

  见她喜欢,沈伯文便觉得自己这番用心没有白费。

  ……

  时间过得极快,不知不觉间,距离春闱也没多久了。

  周如玉在这边住了将近半年,竟从未觉得日子还能这样过,甚至在闺中的时候,好像都没有这般轻松过,以至于她每天都在计算,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多久。

  故而当沈伯文在问她要不要陪她去京都会试的时候,还愣了半晌,随即便犹豫地问道:“我能陪你一道去吗?”

  沈伯文见她问的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叹了口气,面上却更加温和了:“怎么不能去,你在这边照顾我这半年,不是做得很好吗,回头我便去跟爹娘提,没什么不行的。”

  回到家里一说,老爷子果然没什么不同意的,就连老太太这次,竟然也没说什么反对的话,还把周如玉叫了过去,偷偷塞给她一袋银子,仔细叮嘱着:“到了京都之后,好好照顾你相公,我听别人说京都花销都大,别舍不得花钱,该买什么就买,该吃什么就吃,要是他有个头疼脑热的,就赶紧请大夫,别拖着,知道了吗?”

  “我晓得了,娘。”周氏也没想到老太太这次这么通情达理,忙点头应下。

  老太太心里其实有点舍不得儿子,毕竟是去京都那么远的地方,说不担心是不可能的。

  以往他出去读书,考试,跟着的都是家里的男人们,怎么能有女人家细心周道,看这半年大儿媳跟过去之后,老大的气色也好多了,看着脸上也有点肉了,不像之前大病好了之后那清瘦的样子。

  一看就是大儿媳妇儿照顾的极好,也正是因为如此,老大说想让她跟着去京都的时候,自己才没有反对。

  她们婆媳俩在这边说话的时候,那边父子几个也在说正事。

  沈老爷子道:“春耕就要开始了,地里事情多,要不我还是让老三跟着你过去?”

  沈伯文还没说话,余光就瞧见老三面露纠结,主动问起:“三弟是不是有什么事?”

  “没有没有。”沈叔常闻言就连忙否认。

  他刚才的表情沈老爷子也瞧见了,顿时不满地问:“有什么事儿就说,磨磨唧唧的干什么!”

  都这样了,沈叔常犹豫了一下,刚准备开口,正房的门帘忽然被人从外头掀开,一道爽朗的男声传了进来:“大伯,我来找三堂哥,他在吗?”

  众人循声望过去,进来的原来是沈秋生他爹沈杜。

  “过来了?”沈老爷子招呼了一声,“老三在这儿呢,你们有事儿就先去说。”

  沈杜却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先前不是在府城那边拉了一笔大单子吗,人家找到我,说时间紧,想让咱们早点过去开工,我这不就来找三堂哥了吗?”

  老爷子和沈伯文听完就明白了,怪不得刚刚老三一脸的纠结。

  原来这里头还有这么一件事儿。

  老爷子想了想,对着沈叔常说:“既然是早先应下来的事儿,万万没有失信于人的做法,这样吧,陪你大哥去京都会试的人,我再重新找个,你专心忙你的去吧。”

  沈叔常有些不好意思,还要说些什么,一旁的沈杜却忽然开口道:“大堂哥要去京都了?”

  问完就拍了拍自己的脑袋,“也对,快到春闱的时候了。”

  说罢就看着沈老爷子,跃跃欲试地主动请缨:“大伯,你看我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沈老爷子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随即才回过神来,想到他说的应该是陪长子去京都考试的事情,不由得就顺着想了下去。

  而这一想,老爷子忽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不由意动。

  沈杜还不知道老爷子怎么想的,继续道:“大伯您看啊,我之前一直跟着商队跑商,去过的地方也挺多了,路上的经验肯定是够的,要是陪大堂兄过去,肯定把他照顾的妥妥当当的。”

  老爷子虽然心动了,不过想到他们方才说的事,便问他:“那你们府城的单子呢,你不去吗?”

  说到这里,沈杜不禁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大伯,说实话,我的手艺不太行,之前主要也是负责给拉拉生意,找找单子的事儿,所以干活的时候,有我没我都行。”

  这下老爷子就放心了,那就只剩最后一个问题,“你家里同意你过去吗?”

  “反正我爷爷肯定是同意的,他老人家同意了,我爹娘就更不可能有什么意见了。”

  沈杜当即道。

  沈杜的爷爷就是沈伯文他三叔公。上次沈伯文中了举人,他老人家还想要摆流水席来着,若是自己孙子要陪着族里最出息的子弟去赶考……

  沈老爷子想了想,说不定他老人家还真没什么意见,不过,“我这儿是没什么意见,不过你爹娘那边,还是回去再问问他们的意思,要是也同意,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沈杜听完乐呵呵的应了,随即告辞,说要回家去找他爹娘说说。

  然后没过多久,他就又回来了,问就是说家里人已经同意了。

  这效率高的,让沈伯文都有些忍俊不禁。

  ……

  到了启程那天,二房和三房的女眷孩子都留在家里,其他人,包括沈老爷子和老太太,都一块儿去了县城,准备给儿子送行。

  饶是沈伯文一再劝爹娘不必劳烦了,但老两口压根不听,老太太还说,送你是顺带的,我们还想逛逛县城,不行吗?

  沈伯文无言,只好让步了。

  至于为什么要来县城送行,则是因为老师一家和师兄也要一起上京,便约好了在县里见面,再一同启程。

  沈家到了提前说好的地方时,暂且还只有他们一家到了,因来得早,一家人还有时间说说话。

  沈珠知道这次阿娘跟阿爹出远门不带自己,前一天晚上哭了好久,怎么哄都哄不好,今天起来之后,眼睛都还是肿的,大人们看着都心疼得不得了,但又确实没办法带着她,她太小了,这一路去京都,先要坐马车到府城,然后从府城坐船,最后再转回陆路,这一路,听着就辛苦。

  大人们且受不住呢,何况她一个小人儿。

  沈伯文和周如玉也只能哄了又哄,承诺爹娘很快就回来了,都没效果,最后还是沈珏这个当兄长的出面,兄妹俩不知道悄悄说了些什么,最终反正阿珠是不哭了,沈伯文跟妻子也松了口气。

  不过就算如此,小娘子还在生他们的气呢,今天过来送行的时候,一直躲在沈老太太怀里,就是不跟他们亲近,不过沈伯文在不经意望过去的时候,已经抓到好几次她偷偷看他们了。

  真是好笑又心酸。

  倒是儿子,今年已经九岁了,已经是个小少年了,他一向懂事,如今更懂事,沈伯文反而更心疼他,便私底下跟他商量,他在这边好好读书,下次再出门的时候,便会带上他,沈珏闷闷地应了。

  一家子下了马车,就在路旁的一间茶摊里说话。

  沈老爷子跟长子说的,还是老生常谈,不外乎还是身体要紧,千万要看顾着自己,身体累病了才是最大的吃亏,身体养好,就算这次没考上,下次还有机会。

  沈伯文都一一应了。

  老爷子又道:“你既然是跟韩先生一块儿出行,那就要做好学生的本分,多帮老师做点事,一路上多长点心,弟子侍奉老师也是应该的。”

  “爹,您放心,我都记下了。”

  老爷子虽然没出过这一块儿地界,但他年纪大,经历过的也多,怎么说都比沈伯文在人情世故上懂得多,因而沈伯文没有一点不耐烦,每次都认认真真地听,然后记在心里。

  一家人说了没多久的话,不远处传来马车的声音,待到马车上的人下来,原来是邵哲。

  “见过伯父,晚辈来迟了。”

  见到沈家都在这儿了,邵哲将自己母亲从马车上扶下来之后,便过来见礼,面色赧然。

  沈老爷子也不止一次听到长子提起这个对他帮助很大的师兄了,自然不在意,摆了摆手道:“哪里是你来迟了,是我们家来早了,别放在心上。”

  “多谢伯父体谅。”邵哲还是很客气。

  与此同时,沈伯文也同邵哲的母亲见礼,他们上次见过一次,这次倒不是很陌生,邵母看着沈家这一大家子人,兄弟几个和和睦睦的,眼中难掩羡慕,同沈伯文笑了笑,只道:“你们聊,我去跟你母亲说会儿话。”

  沈老爷子哪怕只是跟邵哲简单说了几句话,人老成精的老爷子没花多长时间,就看出来这是个心思简单的后生,几句话,就把基本情况都说出来了,虽然是长子的师兄,年纪却比长子还要小上两岁,是韩先生先前收的弟子,家中只有一个寡母。

  他们几个说了会儿话,邵哲无意间转了转头,一眼就瞧见了正陪在沈老太太身边的沈苏,眼睛顿时亮了。

  一旁站着跟沈老太太寒暄的邵母注意到了儿子的视线,循着望过去,原本挂着的笑意就收了一瞬,待到她重新开口的时候,又恢复了原本的表情,和善地跟沈老太太道:“这是您家的女儿吧,长得真是标志,可惜我只有个不听话的儿子,没有这么个漂亮的女儿。”

  沈老太太一听对方夸自个儿闺女,比夸她本人还高兴,但在外头还是晓得客气的:“女儿能顶什么用,整天还不够我气的,还是你们家的孩子有出息。”

  沈苏今个儿穿了身水蓝色的襦裙,俏生生立在一旁,唇角带着笑,在外面的时候,看起来还是很能装样子的。

  邵哲收回视线,心道,原来她也来给师弟送行了。虽然没能说上话,但能见到她,已经是意外之喜了。

  敛下心思,刚转过头,就瞧见前面过来了一队马车,看起来有好几辆,马车外头挂着的灯笼上,还写着“韩”字。不禁指给沈伯文看。

  “看来是老师他们过来了。”沈伯文了然。

  毕竟老师是带着家里人回京的,东西必然不少,倒也属实正常。

  韩家的马车到了跟前,韩辑带着夫人萧氏下了车,跟两个弟子的父母见了面,寒暄了几句,便道:“时候也差不多了,我便带着他们启程了。”

  沈老爷子两口子和邵母自然没什么意见。

  一行人这便准备启程。

第三十五章7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青云路[科举]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青云路[科举]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