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分卷阅读104

和当他的秘书,真是自己莫大的福气。
灯光如豆!
蔡飞进心想:看这个架势,王书记不知道又要熬到几点呢!一忙起来,连饭都没有时间吃。
于是,蔡飞进又返回食堂,准备给王树和打份饭送去办公室。
……
前一天会议上刚刚通过成立县招商局,第二天早上,就已经挂牌成立。
大家都不知道的是,王树和整整一晚上都没有休息!
一上午的时间搬迁完成,下午就召开了招商局全体员工内部会议!
所有员工分为两个小组,第一小组负责本地,要大力宣传发展经济,鼓励个体户经营,深入了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加以克服!
第二个小组主要负责外资,既然是外资,那就要天南地北的到处跑,经常出差,到大城市,到沿海地区,向所有人去推销郑县,推销他们的家乡。
既然要出差,那就涉及到差旅费问题,每天记录自己的行程,车费凭票保险,伙食费、住宿费则按天计算,要杜绝一切可能的铺张浪费!
会议开到这,王树和光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种报销制度几乎没有可乘之机、没有油水。出差是非常辛苦的,如果还没有油水,大家难免心生怨言。
王树和扫视了一遍,把所有人的表情都看在眼里,对于这种情况,他早已想好了应对措施,有句话叫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所有人按业务量论功行赏!
王树和的目的就是要杜绝他们在差旅费上花心思,让更多的心思用在招商上,这样钱才花的有价值!
真真正正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只要你有能力,那就绝对不会被埋没!
如果说整个招商局是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那么王树和就是这个机器的发动机,所有的设想在王树和带领的团队下一点一点具有了雏形和轮廓.招商引资对郑县来说、对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们没有任何案例可以借鉴,只有凭着大胆的猜想和艰苦卓绝的拼搏。
说好的十一结婚,可是自己却忙的不见踪影,一秒钟恨不得掰成两秒钟用,为此,王树和感觉很抱歉。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第一小组的工作才有了一丁点的进步,全县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持观望态度,只有百分之一的愿意尝试,而且其中很多人还缺乏启动资金。
本来不抽烟的王树和甚至学会了抽烟,等这个院子里的人全部下班之后,整个空旷的大院里就剩他自己,他就这样静静的坐在那,点上一根烟,默默的思考问题,尼古丁的味道通过呼吸道,进而刺激他的大脑,这一刻,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在快速的运转。
香烟在一点点的燃尽,而王树和对此毫无察觉,直到最后手指被烫伤,也就在这一瞬间,一个天马行空的设想陡然蹦出。
之前的自己是不是陷入了一个思想的误区,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大大小小的工厂企业甚至是事业单位都在改革,因为人思想上的“自私性”,“大锅饭”形式走不通,轰然解体,特别是在农村,家庭单干搞的轰轰烈烈,救了全国农民的命。
农村问题解决了全国人民的粮食问题,改革开放使东南沿海地区迅速腾飞,成为了最先实现相对富裕的地区,那么现在,对于急于解决困境的郑县来说,家庭或者是个人单干、个体户,能不能使全县人民快速富裕起来呢?
对于这一点王树和不敢保证,郑县和东南沿海有最基本的差别,尽管有有铁路,但是在交通上仍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其一,其二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实在是太穷了,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来说,普通的六口之家,打的粮食除了交公粮之外,剩下刚刚能满足一家人的需要,产的棉花、玉米等经济作物一年下来甚至不够一家人的开销,孩子要上学,孩子会生病,家里老人要养老,一家人要穿衣,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开销.....
这些天他下了基层才知道,很多农民因为没有钱,给孩子看病只能到医生那里赊账,等过了秋天,棉花和玉米卖了之后再去还账,等还了账,又是身无分文,第二年就继续赊,周而复始,让人看不到希望,唯一的念想是等孩子长大了就好了,可是那些孩子到了结婚的年纪的家庭,父母会更愁,要忙着起新房,要忙着说亲,一个孩子一个窝,全部要靠父母那一双双皲裂的手一点一点刨出来。
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经不得一点风吹雨打的穷县城,真的适合走这条道路吗?
沿海的成功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他们,现在的人有自私心,处处都想着自己的利益,这是天性,是不可违背的,那原始社会的动物和类人猿就没有自私心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同样都有自私心,那它们为什么要群居呢,它们睡在同一个山洞里,还吃着共同摘来的果子;对于这个浅显易懂的问题,就连一个一年级的孩子都能告诉你答案,因为单个个体的力量有限,面对恶略的生存环境,离开了种群,它就活不下去。
要的就是这个答案,这才是本质。<br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分卷阅读10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