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分卷阅读36

脂民膏,大兴土木,修了这条大运河,劳民伤财,天怒人怨。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条造成隋朝亡故的大运河造福了多少百姓。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杭州),北至涿郡(北京),全长2700公里,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纵贯在中国华北大平原上,通达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至今大运河历史延续已2500余年。在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的的情况下,整个国家的南北物资运输全靠它,2000年来,是这条河上的一条条船只盘活了国家的经济,它沿岸的杭州,扬州,苏州,一个个是何等的繁华。”
大丫从小从戏词了听的最多的关于隋炀帝的残暴不堪,却不知道还有这么一面。
“评价一个帝王,不是看他杀了多少人,也不是看他得罪多少文人,而是要看他当时的所作所为对后世造成的影响,要么是开疆扩土,要么是重大改革,就是人们口中这样的一个帝王,修的这条河造福后世那么多年,直到现在才慢慢被替代。不是有句诗来形容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都说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但是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南北舟楫因此畅通无阻。如果不是修龙舟巡幸江都的事情,隋炀帝的功绩可以和大禹平分秋色。”
大丫点点头,“我之前都是从戏里学的,不知道关于这条河,还有这么多故事。看待一个人,特别是大人物,功过要一分为二,树和哥,你再给我讲些其他的呗,什么都可以,古代的,现在的,城里的,什么都可以!”
王树和:“那好,刚才描述大运河的那句古诗先背会,会背了,下午再给你讲其他的历史名人,咱们按先后顺序,不过,每讲一个人,你都要写出自己的一段心得,晚上回去,我检查,争取这条河挖完,给你通讲上下五千年。”
“好。”
这样,王树和念一句,大丫学一句。
从隋炀帝大运河这段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开始,王树和矫正了她思考问题的方式,教会大丫怎样从两方面客观的去思考问题,去评价一个人,而不是片面的人云亦云。
为了给大丫讲好历史,白天挖了一天河的王树和,晚上又翻出了自己的历史书,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开始翻起,一字字一行行,也让自己重新认识这一段段历史。
大丫简直成了王树和的小尾巴,秋冬天本来就没有什么事干,她有充足的时间去黏着她,听王树和讲一个又一人物传奇、一个又一个的朝代兴衰,这比洗衣服做饭,绣花做鞋有意思的多。
等这条河快挖完的时候,王树和的几本历史书也基本上翻完了,在王树和看来,古长青就是一个小饕餮,你喂她再多的东西她都能吃进去,吃完之后,还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你,仿佛在说,你喂的东西少,她还没有吃饱。
在农村这日复一日的辛苦劳动下,有这样一个小家伙,一直用bulingbuling的大眼睛盯着你,告诉你她饿,需要食物,你还能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冲呗!
等进入冬天,下了第一场雪时,这条河终于完工了,为了庆祝,大队里杀了一头猪,就在大队院子里,架了一口大锅,烧着热水给猪褪毛,旁边围了很多人在看,孩子们高兴的敲打着早已准备好的碗和盆。
每家都分了一块肉,为了炖肉,李桂花拿出了一小把粉条,切了一棵大白菜,熬成一大锅,说是猪肉炖粉条,可基本上看不到肉和粉条,就是一锅白菜汤。
不过仍然不妨碍大家对它的期待,滚烫滚烫的白菜汤,喝一口进嘴里,再啃一口红薯饼子,然后吞到肚子里,五脏六腑都暖烘烘的,真爽!


第21章
挖完河,离过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女人们忙着做衣服做鞋,做完棉的做单的,一刻都不舍的歇,男人们一个个东家窜西家,西家窜东家,不是打牌就是赌博。
还有很多孩子,大部分是女孩,之前忙着干活,现在没有活干了也都陪着大人学做衣服做鞋,王树和从这群人身上看不到希望。
这天他约了章楚,赵雨荷,简抗美,几个人在村卫生室里聊天,谈起农村的现状,王树和发表了感慨,“我在这群孩子身上看不到希望,特别是这些女孩子,受教育权是她们基本的权利。像这样的孩子,在全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个?”
章楚也很无奈,“我们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你还有心情管别人的事!”
王树和不认同,“但是她们还小,人生才刚刚开始,事情总会有回到正轨上的那一天的,我们已经被耽误了,她们不能再耽误下去了。”
章楚:“我们没有那个能力,就好像你现在在教古长青一样,你废了那么大的心思才教了她一个,整个国家有千千万万个古长青,我们管的过来吗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分卷阅读3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