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分卷阅读72

四次面,每次还都是周日王树和从家里给她带东西。
他们做实验的时候都是好几个人一组,而章楚就是他们的组长,和章楚接触时间长了,古长青了解到,他们父母已经平反,也回到了工作岗位上来,依然还是郑城大学的教授,这让古长青很欣慰。
大学生活紧张而充实,时间让人觉的格外的短暂,临近暑假的时候他们系里给他们安排了实习,实习地点是郑城城郊的一个化工厂。
这个化工厂所处位置属于郑城管辖范围内的一个县,郑县,所以工厂名字就叫:郑县第一化工厂,主要生产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
古长青他们到了之后才发现,工厂严重亏损,工人们都没事干,只有车间主任带着他们参观。
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古长青深深地感到惋惜,偌大的工厂,一台台先进的机器就这样被搁置,这浪费的都是钱。
在块放暑假的时候,王树和过来找古长青,还邀请了章楚,结果就是王树和带着他们去了饭店。
现在的王树和于之前有很大不同,自信,张扬,还多了份内敛。
王树和点了好几个荤菜,还要了一瓶酒,这让古长青很好奇,什么事能让他那么高兴。
王树和一边给他们倒酒,一边开口,“我找了一个挣钱的小门路,你们要不要参加!”
这点古长青很感兴趣,现在她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可以挪出些空余的时间,给自己挣点生活费。
“咱们学校有一个印刷厂,里面要临时工,我们可以去试一试,能挣点零花钱。”
章楚问,“你是怎么发现的?”
王树和回答:“很多同学买不起书,抄书又很麻烦,就想起来去复印,这样一来就找到了!”
就这样,整个78年暑假和下半学期,古长青靠着去做临时工挣来了自己的生活费。
第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国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
到了1979年春天的时候,学校印刷厂发生了重大变故,因为厂里连年亏损,学校决定承包给个人,因为王树和他们在厂里干活,第一时间得到了这个消息,这样王树和蠢蠢欲动。
王树和找了古长青、章楚一起过来商量。
章楚看着斗志昂扬的王树和,还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承包印刷厂需要的钱可不是小数目,这可不是一块两块九块十块,搞不好要几千甚至上万,你从哪里来?”
王树和转动着酒杯,开口,“钱可以想办法,你们就说要不要干!”
古长青第一次萌发了做个赌徒的心思,她要跟着王树和一起赌,赌出他们的未来。
“我同意!”
看着古长青毫不犹豫的就同意了,章楚也同意了,“那你现在告诉我们你是怎么想的!”
王树和回答;“学校领导说了,要承包最短时间是5年,一年2000,5年1万,必须一次性付清!”
听到这个数目,章楚直接吓懵了,1万块钱,这是什么概念,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还不到20块钱,一年才600、700块钱,他劝王树和要慎重考虑,“说是一个印刷厂,实际上只有4台机器,两个工人,每年都是亏损状态,对学校来说,它就是一个烫手山芋,你这是时候花重金接过来,是不是太草率了!”
古长青替王树和解释,“一点都不草率,而且很划算,这个印刷厂,有厂房,有设备,还有成熟的客户群,只要我们管理得当一定能赚钱,等我们接手过来之后,我们就自己干,或者是再招几个学生临时工,我们可以印教材,印练习题,印试卷,甚至可以面向社会印刷书籍,承接中小学生教材印刷,和出版社合作印刷小说、作家作品集!”
前途是光明的,当下是艰难的。
章楚问,“那资金呢,一下子根本就拿不出那么多资金!”
王树和迷之自信,“我们先谈谈咱们合作的问题,我出钱,你们管理和开发客户,亏损算我的,收益我们平均分!”
古长青知道王树和不在乎这点钱,但是这个提议她不接受,这显然不公平,“承担多大风险就要享受多大收益,我提议6:2:2分成,你觉的呢,章楚!”
章楚也表示同意,因为他根本不相信这个厂子能产生多大的效益。
最终王树和与校方谈妥,取消之前的一次性付清,改成分期付,不过金额从每年2000涨到了每年3000,这就大大减轻了他们的资金压力。
从承包了印刷厂以后,古长青、王树和、章楚他们在印刷厂的时间就变长了,为了减少开支,周一到周五晚上他们就自己忙着印刷,每天都要忙到过十二点,周六周日章楚留下来照顾生意,古长青、王树和他们就一起出去跑客户,他们拜访了一个又一个学校的校长,在一个又一个培训班前面蹲点,试着给很多出版社联系,只要有一点希望,他们都要去试一下,哪怕只有百分之的机会。
这段时间非常辛苦,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不是在教室、就是泡在实验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 - 分卷阅读7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小丫鬟在七零[古穿今]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