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58

  姜长任四五十岁年纪,生得颇为富态,一团和气,有股养尊处优久了才有的雍容气态,身在主位,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和席上众人应酬得密不透风,还能分出一眼睛看着姜其昀不让其撒酒疯。

  花厅极大,数十根两人合抱粗细的巨柱擎起这华厦,当中一块波斯国地毯,巨大而浑圆,其上一圈一圈地织满牡丹,瑰丽,华美,庄严。

  阿九便坐在牡丹花中央,一几一凳,抬手,抚琴。

  琴声急促,像是银瓶乍裂,又像是玉珠滚盘,让人精神一振,一扫之前歌舞配乐的靡靡之气,姜其昀率先大叫了一声:“好!”仰首又喝下一大杯。

  元墨虽然不通乐理,但在乐坊久了,各色曲子都听得惯熟,怎么听怎么觉得这曲子像是《十面埋伏》,是有名的琵琶曲,阿九居然谱成了琴曲,当真是别开生面。

  果然,厅上原本在谈笑说话的人们渐渐静了下来,偶尔交头接耳低语一番,想必是在夸赞阿九的琴技了得。

  连姜长任都停住酒杯,目光定在阿九身上。

  元墨十分满意。

  她听不见人们的低语。

  “怎么弹这种曲子?”

  “就是……”

  “看来今晚的姜家不太平……”

  低低的议论声如蚕食桑叶,密密麻麻地在整座厅堂传遍。

  “你看,原本都传闻姜家家主今年生辰会在京城庆贺,毕竟生辰后就要行冠礼了。”

  “当世能有资格为他加冠的人,除了古老王爷,就是陛下,眼下却没来,难道是不想行冠礼?”

  “不行冠礼,如何继承王爵?就算是当家主也不能名正言顺。”

  “那为何还不来?”

  “谁知道?”

  一曲终了,琴声遏然而止,余音依然绕梁,满厅仿佛都是金戈铁马纵横来回的残影。

  “好!”姜其昀大赞,用力鼓起了掌。

  古清也大喜抚掌,却被夫人扯了扯衣袖。

  元墨倒是在窗外激动地鼓掌,却不敢发出声音。

  姜长任放下酒杯,慢慢问道:“琴乃君子之音,姑娘却用来奏杀伐之声,不知道可有什么讲究?”

  阿九从容道:“君前演舞,尚有《破阵子》,就是因为杀伐之声既然能震慑宵小之辈,又能增添帝王威势。尊府是何等人家?若是献上寻常靡靡之音,倒是我不懂事了。”

  “看来姑娘不单琴技了得,口齿更是厉害。”姜长任笑道,“不过,既是献艺而来,为什么还戴着面纱呢?”

  元墨正担心阿九又犯起犟脾气,不肯摘面纱,不由捏了一把汗。

  然而这次,阿九在轻轻一顿之后,抬起手便摘下了面纱。

  那张无懈可击的面容暴露在明亮的灯光下,如金刚石一般璀璨耀眼。

  元墨松了一口气,忽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阿九,真适合这里啊。

  远非常人能企及的美貌,远非常人能企及的才艺,和这远非常人能企及的华堂,多么般配。

  阿九来到红馆,元墨就生出一个鲜明的感觉:屋子太小了,家具太旧了,装饰太粗糙了,得好好布置一番才行。

  阿九的容貌和气度好像能令一切地方显得逼仄狭小,但在这里是例外的。

  也许,是这里已经足够大,足够富丽,足够堂皇,终于配得上阿九了。

  “嗒”,有人手里的酒杯落在桌案上,又从桌案上滚落到地上。

  这声音将元墨唤回了魂,贴到窗缝上一看,吓一跳。

  竟是姜长任。

  手揽大权、惯见风浪的姜长任,在见到阿九之后,不单失手落杯,更是直接站了起来,脸上一片震惊,指着阿九:“你……你是谁?”

  古清愕然:“她是今年的花魁,阿九姑娘。”

  姜长任像是才反应过来,重新坐下,自嘲一笑:“阿九姑娘当真是绝色,我一介老朽都忍不住惊为天人,失态,失态了,让众位见笑了。”

  大家纷纷表示英雄难过美人关,姜大人不愧是真英雄,大拍了姜长任一顿马屁,拍得引经据典,让元墨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姜长任和颜悦色问道:“阿九姑娘仙乡何处?父母是何人?家中有无兄弟姐妹?”

  阿九道:“我不记得了。”

  姜长任关切道:“怎么?”

  阿九道:“我遭逢一场祸事,把过去之事忘得干干净净,什么也想不起来了。”

  “那当真是可惜了。”姜长任十分惋惜,褪下拇指上一粒翡翠扳指,递于身边的金长史。

  金长史立即捧了,送到阿九面前:“大人赏姑娘的。”

  阿九顿了顿,才接过,又顿了顿,方道:“谢大人。”

  唉,谢赏谢得这么磕磕绊绊的,哪像是侍奉人的?

  回去果然还是要好好教导一番呐,要不要花点钱请个大官人家出来的老嬷嬷?

  又转念一想,罢了,如果真的阿九真的是姜家家主的女伎,离开红馆只是早晚的事。

  可要不是呢?总得教导一番……

  元墨皱起脸来,左右为难。

  金长史引着阿九退出来,走的却是侧门,元墨绕过花厅才跟上,只见金长史把阿九领到花园的凉亭里,跟着便退下了。

  凉亭离花厅不远,透过花厅的窗子便看得到亭中情形。亭子原本也是园中景致之一,飞翘起八道檐角,每一道都挂着灯笼。

  灯笼十分精致,底下垂着长长的流苏,随风飘荡,很是美丽。元墨不由驻足,心想明年评花榜可以改用这一款灯笼,一定会好看许多。

  “你怎么还没走?”

  阿九站在亭子里,听到脚步声回身,微有愕然。

  “你在这里,我怎么能走?”元墨笑着答,目光落在亭内的石桌上,然后,顿住。

  桌上有只托盘,托盘上垫着锦袱,上面各色玩意儿堆得琳琅满目,灯笼的光芒照在上面,每一样东西都闪耀着动人的宝光。

  全是席上贵客们的打赏。

  “这这这这这么多!”元墨眸子变成了金色,手脚根本不听使唤,自动走过去,拿起一块玉佩。

  啊!最最上等的羊脂玉,润滑得好像婴儿的肌肤!

  “快走!”阿九声音里全是不耐,眸子里也透着一股子寒意。

  元墨多识趣的人,立马明白了,连忙放下玉佩:“误会,误会,其实你用不着赶我走,我不会分你的东西。女伎的打赏坊主可不好拿,传出去我还要不要做人?这可是规矩。不过那长史为什么把你带这里来?”

  按说献艺完毕,此间事就算已了,断没有把花魁留下来的道理。难道是阿九生得太好,以至于让姜长任起了色心,不顾规矩,不择手段?

  就在这时,金长史去而复返,端着一只托盘过来,。

  “哎哟您老辛苦了!”元墨赶紧迎上去,只见托盘里放着一只盅燕窝,满脸堆笑,“多谢您老看顾我家阿九!您老人贵事忙,还亲自给我家阿九送点心,小人们真是当不起,小人拿过去就好。”

  却接了个空,金长史避开她的手,道:“这是我家老爷的吩咐,本就是份内之事,不劳动坊主了。”

  “真是多谢姜大人!”元墨笑着道,“阿九,吃了燕窝,一定要吃得向厅上行了礼再走。姜大人忙,咱们不能辞行,这个礼是不能少的。”

  她这话的意思很明白,阿九不会留宿。

  金长史却像是没听见,端着托盘径走向阿九,半弯着腰,恭敬谦卑,满是讨好之意:“阿九姑娘,我家老爷说姑娘献艺辛苦了,这盅燕窝,给姑娘润喉……”

  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姜府的长史,正儿八经的府官,连府尹都不放在眼里,而今居然对阿九如此低声下气?看来姜长任当真是要留下阿九了!

  元墨心里发急,正要找个借口拉起阿九,阿九却挡住她的手,眉头微眉,一使眼色,意思似乎仍是要她走。

  这……丢开坊主自攀高枝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但,阿九竟然要干这种事吗?

  元墨震惊了。

  就在这当口,一直点头哈腰的金长史忽然挺直了腰杆,从托盘下翻出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猛地向阿九刺去。

第二十九章5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传闻中的家主大人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传闻中的家主大人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