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小公主216

  毕竟,圣宗是个“女儿奴”是板上钉钉的事。

  凭圣宗夫妻的才智,为皇太女造势并不难。

  当然,未来在历史书上绕不开的一家三口,现在还只是手足无措的新手父母和眼睛都睁不开的小婴儿。

  钟离熙发动时,叶敛正陪着她在凤仪殿散步。

  叶敛的精神力能够感知钟离熙腹中的小生命,随着月份越大,生命力越发活跃。

  临近预产期的这几天,叶敛已经提前将政务都交给了宰相府。

  唐清入宰相府为参知政事的时候,朝中反对的声音不小。

  但叶敛“一意孤行”,将他安排成了次辅。

  随着唐清在朝中越发如鱼得水,政绩显著,朝中反对的声音才弱了下来。

  当然,谏官依旧是整日盯着思安侯府,渴望抓住西秦旧部的小辫子就不用说了。

  毕竟谏官御史看不惯的不只一个,就连钟相都被喷过不续弦,给百姓生育带来“负面影响”。

  有了钟离微和唐清两人顶着,叶敛总算能够脱手。

  钟离熙察觉到异于往常的阵痛时,很是冷静。

  叶敛扶住她,任由她将大半的重量放在自己身上。

  “再走一走,让孩子入盆。”

  夫妻两个很是默契,坚持着又走了两圈。

  这倒让担心许久的产婆送了口气。

  圣上对皇后的宠爱显而易见,她们最怕的就是宫中的贵人身娇体弱,忍不得疼。

  为什么皇宫有全天下最高明的大夫和最经验丰富的产婆,还经常出现难产的例子。

  原因就在这。

  在宫口还没开的时候,产妇便哀嚎着将力气用完了,后面可不是要难产。

  钟离熙尽力走到羊水破裂,又用了一碗鸡汤面,才进入产房。

  凤仪殿侧殿的产房数月前就已经准备好,每日通风洒扫。

  叶敛紧急换了身消过毒的衣服,跟着进了侧殿。

  未免产婆紧张,种种流程都提前演练过,包括他要进产房的事。

  大概是孕期保养得好,母体健康,胎儿的体重也控制得当,钟离熙的生产进行的很顺利。

  即便如此,叶敛出产房时,才察觉出后背皆湿。

  在科院研究了七八个月妇人生产药物及难产处理的太医也松了口气。

  自钟离熙怀孕后,叶敛便加快科院的研究效率。

  尤其是剖腹产。

  大周的医药在当世已经算是发达,包括线缝治理大的伤口等。

  但哪怕是经脉的缝制,都万没有将孕妇的肚子剖开,拿出孩子再缝合骇人听闻。

  太医将信将疑,借了狱中死刑犯的尸体,模拟了又模拟,才搞出一点头绪。

  还是在一个月前,才用剖腹之术救了一对难产五六个时辰的母子,母子均安。

  而后虽然又碰上三名难产的孕妇,但却只救过来两位。

  在已经难产的情况下,太医的施救效率已经足够高,声名远扬。

  大都上下都知道,宫中太医医术高超,研究出新法,生不下的孩子还能救上一救。

  但想想要给皇后剖腹取子,太医依旧没有这么大的胆量。

  好在皇后生产一切顺利。

  剩下的产后调养,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

  叶敛再回来的时候,小公主已经包好了小被子,安安静静地躺在钟离熙的身边。

  至于钟离熙,因为生产顺利,现在还算有精力,没有累昏过去。

  钟离熙从孩子身上移开视线,望向他,“逸之去哪里了?刚刚找不到你。”

  叶敛自然地拉住她的手,“昭告天下,朕有了小公主。”

  当然更重要的是问问御医钟离熙的身体状态。

  纵然顺利,生育子女到底是废女子身体的大事,要好好调养。

  钟离熙刚刚生产完,这些事总不能等她来操心。

  钟离熙很信任他,小声道,“她真的好小,我都不敢碰她。”

  刚刚嬷嬷要放到她怀中,钟离熙都不敢抱。

  叶敛没见过刚出生的小孩,感同身受地点点头。

  像他手掌大小的小婴儿,他也不敢碰。

  “书上说小孩子长得快。”叶敛安慰道。

  钟离熙笑了,自她怀孕后,圣上手边的书就换成了医术,若是她多怀几个月,凭圣上的潜力,估计都可以出师了。

  “你轻轻碰碰她的小手指,她会看你,好神奇。”

  钟离熙和他分享自己刚刚的小发现。

  叶敛却很犹豫,头一次觉得自己力气太大不是好事。

  这么脆弱的小孩,他碰坏怎么办?

  钟离熙已经听嬷嬷说过,拉住叶敛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婴儿的手。

  只是这次,小婴儿却没有看向叶敛,而是准确望向了钟离熙。

  叶敛倒没有吃醋,“你费劲辛苦生出的孩子自然与你更亲近。”

  看着母女二人,叶敛眼中全是柔意。

  “嬷嬷说刚出生的小孩看不清人,你说她是怎么认出我的?”钟离熙好奇地问道。

  这问到了叶敛的知识盲区,“大概是感觉……”

  钟离熙也不苛求答案,忍不住感叹,“好奇妙,我竟然生下了一个孩子。”

  叶敛笑了,摸了摸婴儿的小包被。

  是啊,好神奇。

  他在这世上有了血脉。

  侧殿只剩了一家三口。

  黄嬷嬷本想进侧殿给皇后换上热水,看到这一幕又悄悄退下。

  热水随时都能换,帝后和公主的感情却不是轻易能有的。

  黄嬷嬷原本担忧皇后诞下公主的心也放下了。

  圣上稀罕小公主的样子比普通人家的父亲更甚。

  大都上下官员,听说皇后产子,母女均安的消息,先是惊喜,而后便是遗憾。

  “宸”这个封号竟然真的要落在公主身上。

  更何况圣上子嗣艰难(?),好不容易皇后有孕,竟生下了公主。

  他们梦想中的太子终究成了空!

  朝臣只能安慰自己,先开花后结果。

  圣上还未到而立之年,既能在御医调养后生下公主,便有机会再生下皇子。

  民间无法体会官员们的复杂感情。

  百姓只知道,天子有了公主,天下免赋税一年。

  虽说圣上继位后,朝廷连人头税都摊丁入亩,赋税更是降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十五税一,但免除赋税,依旧是一件大好事。

  能多留在家里几百石粮食,日后灾荒年间说不准就能救一家人的命。

  公主的出生简直是造福百姓。

  而今年的老天爷更是格外给面子,风调雨顺,旱涝不兴。

  加上科院推广的堆肥良种、水利工程,量变引起质变,粮食总产量竟然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再联想当初陇西路纳入大周的时间,公主是个福星没跑了!

  话说回来。

  小公主的洗三礼时,圣上抱着孩子拒绝了冷水洗三,只用温水走了一下形式,心疼的模样,朝臣便看出圣上对公主的看重非同一般。

  而后的满月礼,圣上的礼物竟然是一枚龙佩,取名“瑁”。

  这就不只是看重了。

  先不提宫中规矩,皇子公主在周岁前不会取名,只有次序,防的是婴儿早逝。

  就说圣上取的“瑁”字。

  何为“瑁”,帝王所执的玉器,用以覆诸侯的圭。

  凡是和帝王沾上边的字,都不可能是轻易取得。

  若是大公主是皇子,既是“宸”,又是“瑁”,朝臣就几乎能断定,圣上有意立为储君。

  但大公主是公主啊!

  朝臣只能劝自己这是圣上的慈父之心。

  但是抓周礼……

  朝臣望着桌上圣上的私印,一致陷入了沉默。

  《论语》《中庸》,刀枪剑戟,乃至那把微型火铳他们都勉强能给自己找理由,圣上是不希望爱女受欺负。

  但是私印……

  他们就是想破头都找不出借口。

  圣上这是在搞事吧,是吧是吧!

  叶敛无视朝臣的怨念,他没把玉玺拿过来放上去,就已经是考虑过朝臣的心理的承受能力了。

  子夜为宿主的脸皮而惊叹,他是不是要夸一夸宿主太“贴心”了。

  叶敛将怀中的女儿放到桌上,“去吧,选一个自己喜欢的。”

  然而小公主不给父皇面子,抱着叶敛的衣服不松手。

  钟离熙见父女两个“难舍难分”,努力憋笑。

  她的力气不如叶敛,随着小公主长大,体重增长,向来是叶敛抱着。

  叶敛待女儿细心得很,钟离熙很放心。

  见女儿扒着叶敛得衣服不松手,钟离熙就猜到是小家伙犯懒了。

  “去抓一个给母后。”钟离熙拍拍小家伙的后背,“你给母后挑一个?”

  小家伙这才从叶敛的怀中下来。

  桌上的东西,小家伙都不认识,唯有叶敛的私印。

  金玉制成,镶嵌着各色宝石。

  颜色既鲜艳,小家伙和父亲玩的时候还常见。

第124章 小公主216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穿成短命皇帝后最新完结+番外章节

正文卷

穿成短命皇帝后最新完结+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