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斯人逝(1)288

  离开便离开,死去成空,不必为我做什么。记住了,照顾好自己。如果出现别的人,就去寻你的新生活,不要紧紧抱着过去,固执地坠入深渊。

  月儿,我们看不到千年以后的事,但我相信,那时候,一切都会不一样。我坚信。如果可以,我希望与你携手走过千年,看见无数女子从织架,闺房,膳厨中站起,与男子并肩而立的时代。我们可以正视权力与欲望,可以拥有自己的光辉。即便命如蝼蚁,依然向阳而生。我想,那个时候,我们也可以站在阳光下牵手,光明正大受到世人的祝福。[R13]

  那时候,我们能掌握自己命运吧。我和你。可惜我们看不到那一天了。

  多少人终其一生都未寻到命定之人,我却在七岁那一年就遇见了。今生有幸遇见你,更有幸得到你的垂青。也许一个人的运气的确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俩的路,才走得如此艰难吧。我先离开了。今生唯你。今生,也对不起你。若有来生,希望你能遇见一个真正能排除万难,不顾一切,坚持爱你的上官婉儿,来配得上你所有的付出和爱。而不是现在这个。

  愿君人如其封,长守一世太平。

  …………

  ……窃思彼时,吾与汝当执手与日下,为世所羡。痛矣哉,此景非吾侪可见。

  世人多穷尽一生不见真命,吾幸甚垂髫之年便得。遇君乃此生大幸,更添得君垂怜,实为至幸之事。或人之运数有定,故你我困顿一生,不得彼此。吾往矣。今生唯君。今生亦负君。望君来生得逢良人,以慰赤诚之心,而非今时之遇。

  愿君人如其封,长守一世太平。[R14]

  手里攥着的地方,还有一行落款。她知道那里写着什么,却小心翼翼,不忍打开。窗外日暮西沉,同神龙政变结束的那天,一样的红日。洛阳白马寺的钟声,仍旧回荡在耳边,久久不散。那天,婉儿对她说:

  “你要是做了皇帝,往后我的每一首诗,都歌颂你。”

  “果真如此?”

  “当然”。

  太平托着腮,就这样笑起来,眼波温柔。

  “要我做皇帝,你得答应我一个条件。”说话的时候,她眉梢眼角的笑意未减半分,“婉儿,做我的皇后吧。”

  上官婉儿笑了起来。

  “好。”她说。

  指腹从侧边轻轻移去,一行字静静躺在那里,不带太多的技巧——“妻上官氏再拜顿首”。她看见,“妻”字下边原本是“臣”字,又被墨笔圈去,上边写下“妻”。一笔一划,那样郑重的字。用指尖反复摩挲着,泪模糊了双眼。

  [R1]窦怀贞。

  [R2]赵履温。

  [R3]仇鹿鸣先生的《上官婉儿之死及其平反》写到:政变之起,虽以“今夕共立相王”为号召,仍旧以中宗之子李重茂为帝,并未将权力交给李旦。政变当夜,便下制敕百余道,次日更以李隆基亲信刘幽求为中书舍人,掌诏命;封李隆基为平王兼知内外闲厩,押左右厢万骑,控制全部禁军。同时大肆屠杀韦武宗属,崔日用将兵诛诸韦于杜曲,襁褓儿无免者,武氏宗属缘坐诛死及配流,殆将尽矣,甚至将韦皇后的尸体悬挂于市,株连之广、手段之酷毒,为唐之前的宫廷政变中所未见。神龙三年(707)节愍太子的未遂政变中,韦后时代诸武势力并不活跃,被株连其中实属无辜。

  当然,据本人观点,武氏在毒杀中宗案中,其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所以不算完全无辜。而韦后一定要弑君的,否则政变杀她就是欺君罔上。皇帝无遗诏,她立的太子便是最合法的继承人。后面夸大她的作用,减少武延秀等人的参与迹象,与此不无关系。

  这个论断出自于《唐中宗之死新论_欧佳》:官方之所以在后来特别突出嫌疑人是韦后和安乐则或是政变胜利一方在李旦即位后的授意。因为政变后的皇帝李重茂是中宗亲子,从始至终也都没有参与毒杀,所以他仍是合理合法的皇位继承人。而皇太后韦氏如果仅是包庇安乐等人,则李旦一方可以要求她公开调查处理凶手,却没有理由将其论罪。所以如果政变方不突出韦后母女毒杀先帝的“事实”,就无法为他们的行动找到借口,也没有理由使李重茂让出皇位。只有让韦后成为毒杀先帝的凶手,才能彻底剥夺她皇太后的身份,由她“矫诏”所立的小皇帝李重茂也就“名不正言不顺”,李隆基等人发动政变拨乱反正才有理有据,李旦也才能以“长君”身份合理即位,而不至背上“弑嫂夺位”的骂名。或基于此,官方才模糊了马秦客、武延秀等人的罪责,并竭力突出韦后和安乐的野心及她们在毒杀事件中的“主导地位”。

  [R4]《资治通鉴》记载:于是枭马秦客、杨均、叶静能等首,尸韦后于市。

  《旧唐书??韦庶人传》记载:枭后首及安乐公主首于东市。翌日,敕收后尸,葬以一品之礼,追贬为庶

  人。安乐公主葬以三品之礼,追贬为悖逆庶人。

  [R5]经水芯大佬科普,唐代乃至以后的诏书,用的应该都是欧楷。

  摘录:后来也有颜体柳体,但欧楷被称为“恭楷”,《红楼梦》里,元春省亲,宝玉他们写的诗词,都要太监用欧楷抄一遍,然后呈给元春看。古代正规场合,用的都是欧楷,特别是科举考试,官方指定的。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欧楷的运笔章法极其严格,能练出控笔水平,学好了欧楷,再去学其他字体,非常容易掌握。褚遂良写的圣旨,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他自己的褚体。但阿武那会儿,褚遂良的楷书肯定不吃香。直到今天,欧楷依然是我国书法入门的大头。从李世民起,欧阳询就被安排在弘文馆教习书法。我记得婉儿的爷爷上官仪,应该是认识欧阳询的。只不过上官仪入弘文馆是小年轻,那会儿欧阳询已经成名很久了。现在晋江文,动不动就是簪花小楷……无语了。簪花是闺房里用的,只有很亲近的人,而且是平辈之间的女人,用来衬托女孩有文化。

  [R6]我许久没上语文课了,现在古文就这水平,的确不太行。后面就用现代文代替了,能力有限,轻喷。

  [R7]感觉这篇遗言,就像在诉说太平如何一步步把婉儿推向死亡。太平会有多伤心、多自责,永远不能原谅自己。

  [R8]所以你知道重阳为啥叫重阳了吧。

  [R9]中间删去一段:一个人从小读《女诫》与《列女传》,看书中称颂被男人碰了手臂,就激烈地断腕。身边所有人,也都这样告诉她,鼓励她,说女子应该如何如何的时候。即便意识到不妥,她却很难真正走出去。 [R9]

  别不相信这话,其实我们的感情,亦是如此。十七岁离开的时候,你对我说:我们都过正常的日子。什么是“正常”?后来历尽艰辛,尽释前嫌,我说,陛下不喜欢我们一起。你说你明白,这是一桩丑闻。什么又是“丑闻”?其实在心底里,你从来都觉得这事是错的,你我相爱违天理、逆人伦,对不对?只不过身为最受宠的公主,你有资格胡乱来罢了。我没办法怪罪,也没权利要求什么。毕竟,和多数人不同时,必然怀疑自己是错的。因为世道如此,与众不同,就是原罪。

  无力、无奈、无望,也毫无办法。

  [R10]网易云《红裙压金刀》歌曲评论化用,原文为会听不会唱的五公子所写:少女的手,捉得了针线,亦拿得起刀剑。少女的肩,停得了花繁莺啼,亦抗得动江山社稷。少女的脸,涂得了胭脂粉黛,亦遭得住赤血嫣红。少女的心,留得了情郎相思,亦容得下江湖梦远。

  [R11]这是讲解员河森堡的名言。

  [R12]出自《庄子??大宗师》。

  [R13]那一天终究还是没有来到,我只能相信,假以时日,有生之年吧。

  [R14]写现代文有点出戏,古文功底我又一般般。本人只有九年义务教育和三年不义务教育的底子,好久了还没时间去丰富自己学诗。也为了不卖弄也不太晦涩,古体有些地方也做了现代文化修改,算是古言白话。大家体谅一下,骈文实在写不了,怕自己秃了还被骂太不值当。毕竟我原来给自己的定位受众不是圈内大神,而是磕CP路人……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快八千字了,主要是信件不好从中间断开。经历了电脑进水,无法修复,作者江明空万念俱灰,决定弃坑。她的忠实读者兼写手Rivulet十分不舍,最终自己为其续写。就这样,命途多舛的一章终于诞生……(胡扯完毕,电脑是真坏了)

第140章 斯人逝(1)288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