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101

  现在才刚刚秋收结束,距离田灵开学还有大概两个月,这时候是六十年代,农民比较多,为了秋收,学校也会调整时间,特地留出时间来让大家回去帮忙秋收。

  王务实大致算了算时间,大概等田灵开学的时候,她也有三个月的身孕了,那时候身体比较稳定,正好可以去城里上学。不过为了等孩子生出来能有好的生活环境,王务实还是加快了鱼塘生态系统的建设行程。

  接下来,王务实跟林毅商量了一下,就跟着李兵一起踏上了去李兵老家的行程,鱼苗的购买以及运输都不是个容易的过程。林毅坐镇王家沟主持秋收交粮以及鱼塘的继续建设行动,两边双管齐下,加速进程。

  王务实跟着李兵买了两张火车票,来到了李兵的老家,浙江,这里距离王家沟村要做一天的火车,这算是近的。

  王务实之所以带着李兵来浙江,一方面因为李兵家里是浙江的,但是其实三自一包的最早的试验田并且也做的最好的就是浙江省的永嘉县。让这几个知青来看一下先进的生产经验对整个王家沟以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兵现在早就把王务实当成了自己的哥们儿,不知怎么,李兵觉得现在这个明明比自己小了好几岁的孩子但是做起事情来,又大胆又果断,思考问题又十分清楚全面,甚至比林毅都能稳得住,因此他现在十分信任王务实。

  到了浙江,王务实看着李兵,“要不要去永嘉县看看?”

  王务实曾经拿着介绍包产到户的报纸给林毅和李兵看过,他们特地研读过那篇属名何成的文章《生产组和社员都该“包公包产”》。曾经他们几个还在林毅那间小办公室里仔细的对着这篇人民日报上的文章讨论过。

  曾经林毅想在王家沟村全面实行三自一包,但是信心不足,这个年代,政治敏感性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须法则,更何况林毅等人吃过亏的。

  但是这篇文章介绍了第一次突破“生产组和社员不能包公包产”的禁区,提出了对于“组”和“社员”建立包工包产责任制的设想。而浙江省永嘉县,则是第一个包产到户的试验地。

  李兵看着王务实笑,“我就知道你这小子有花花肠子,不过我们的介绍信是去我们县的,去别的地方行吗?”

  王务实掏出包里的另一张介绍信,这是他晚上特意一个人去找林毅开的。

  “这可是包产到户的最早试验地,你不像看看发展成什么样了?有什么样的经验,走了什么弯路,你难道不动心?”王务实当时跟林毅如是说。

  虽然这冒了点风险,但是王务实的话太具有诱惑性。

  斟酌再三,林毅又给王务实开了一张介绍信,“务实,其实我真想去那看看。”

  王务实看着林毅,“我去就等于你去,我相信以后王家沟会比那里都好的。”

  林毅笑笑,“你办事,我放心。”

  李兵有点激动的看着王务实手上拿着的另一封介绍信,“你小子这行啊,这么大的事一路上一句话都不说。”

  李兵这孩子,心里藏不住事,要是早告诉他,他能嘚嘚一路,这个时代,低调是最重要的品德,可惜他没有。

  永嘉县距离王务实他们下了火车之后有段距离,不过这时候尽是热心肠的人,他们没费什么口舌就坐上了一个去永嘉县的毛驴车。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在去永嘉县的路上,王务实和李兵就听这里的劳动人民描述了永嘉县的生产模式,这里的包产到户似乎跟王务实和林毅他们理解的包产到户不是一个概念。

  这里的生产似乎不是以户为单位经营的,仍然以队为单位统一经营,很多农活都是靠集体完成的,一部分不适合集体劳动的部分才由社员自己去安排,包产到户实质是一种产量责任制和劳动质量责任制到户,而不是像林毅他们现在所执行的纯粹的包产到户。

  有些东西非见而不能得,如果不是亲自到永嘉县,王务实自己是无法想象这里的社员生产积极性和生活已经做到了何种地步。

  永嘉县的生产队长听王务实说他们是王家沟村特地看了报纸来取经的,有点不相信,即使看了王务实提供的林毅的亲笔信,还是不能相信。

  王务实介绍,“我们生产队长最近在忙着秋收,来不了,这是我们王家沟生产大队的副队长李兵。”李兵没当过这么大的官一听王务实这么介绍,心虚的直扯王务实的衣服。

  一张介绍信不能说明什么,一个副队长,才能真正让人家愿意给他们多说一点。

  果然,立马热情的介绍起来,王务实他们还是第一个来取经的外地生产队。

  生产队长详细的给王务实他们介绍了永嘉县的运作方式,李兵也正式接受了自己是副队长这个事实,做的一板一眼的。

  在说起来这样的生产方式的好处时,队长笑嘻嘻的说,“经过我们的社员讨论总结,这三自一包主要有“六好”、“五高”、“八多”、“五少”。”

  李兵听的入迷,“哦,是什么意思?”

  队长介绍到:“这六好是:责任清楚好,劳动质量好,大家动脑筋好,增产可靠好,干群关系好,记工方便好。“五高”是:农活质量高,粮食产量高,学技术热情高,劳动模范威信高,最后生活一定会提高。“八多”是:增积土肥多,养猪养的多,学技术的人多,千斤田增多,生产能手增多,勤劳的人多,关心生产的人多,和睦团结多。“五少”是:偷工减料的少了,懒人少了,装病的少了,误工浪费的少了,放掉农业出去搞副业的人少了。”

  “你们看看现在我们队,这去年,还有很多家饿的吃不上饭,但是你看现在,今年光猪,我们村里就养了十五头,这以后数量还会更多。”

  李兵听的兴致勃勃,“那为什么不像小岗村一样,做成真正的包产到户呢?”李兵问着,其实王家沟的生产模式,是按照小岗村的模式来的,承包到户。

  队长说,“这还要从我们生产队的现实来着眼,我们村里现在有很多家,家庭劳动力不足,如果要是实行那样的包产到户,那这些家庭将会面临非常严峻的生活困难。在一个,现在包产到户虽然能一定程度的解决公社里的主要矛盾,但是这也存在很大的风险,那样承包到户的情况,很容易在农村从新滋生资本主义萌芽,使新的生产关系变质。我们是要提高生产力,但是,我们农村要以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动摇为前提的。”

  李兵听了频频点头,不得不说,永嘉县的队长分析的非常正确,王务实知道,未来的几年,也许很多人会在这个问题上栽跟头,包产到户的作法时效也就是这两年,一旦进入□□时期,王家沟现在的情况怕是也要吃苦头。

  这趟永嘉县之行不白来,回去的路上,李兵跟王务实叨叨着就没停过,对于王家沟村,他顿时有了新的想法,这是王务实此行的目的,这孩子,还是挺灵的。

  王务实看着兴致勃勃的李兵,“你看起来挺像个副队长的么。”

  李兵看着王务实无奈的笑着摇摇头,“你这个家伙,还真是老谋深算!但队长根本没设副职啊,下次你帮我在林毅面前提提啊。”

  王务实笑,“以后有的是机会着什么急。”

  王务实心里还惦记着家里的田灵,因此,两人日夜不停的赶路,来到了李兵的家乡。

  王务实知道这群知青出身不差,但是真正到了,却发现要比王家沟好多了,王务实也不得不对这个小伙子另眼相看,这样的家庭环境愿意主动去下乡,那是对祖国是真爱了。

  李兵的爷爷是参加过八路军的,也算的上是个营级干部,这个孙子自从去下乡就没回来过,这是李兵五六年来第一次回到家乡。

  王务实看着一个个哭成泪人儿的李兵一家,不由的对这群愿意自愿上山下乡的知青产生了敬佩之情。自然,在李兵家,王务实他们得到了十分盛情的款待。

  李兵就这这么一个人,大大咧咧,回了家,以前五年憋屈的日子他一句没提,回来的话题就在刚刚去的永嘉村和王家沟未来的发展方向上没有转开过,那自豪的语气仿佛自己过得一直很好。李兵爷爷还健朗,眯着眼看着自己的孙子,那样子别提多自豪了。

  “你小子,这都去了六年了吧,这是长大了啊,说话一套一套的。”

  王务实在旁边帮腔,“李知青现在是我们大队的副队长。”

  李兵正不知如何招架,见王务实这么上道,朝他挤了挤眼睛,默认了副队长的名头。

  一听这个,一家人都笑了,纷纷对着李兵又是摸头又是称赞,听着家人的赞赏,李兵咧着嘴笑,知道李兵这趟回来是准备把这边的养鱼技术带到王家沟去,给王家沟实行全面生态系统的建立,为了以后生产大队的转型做准备,李兵爷爷这个大家长立马表示支持。

第六十一章101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六零年代我宠你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六零年代我宠你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