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7

  王老耕平常是个老实巴交的沉默寡言的汉子,到了祖上的坟地亦是如此,脑袋磕到地上实实在在,一家人都在他的带领下在坟前跪了。这是老王家的祖坟,里面埋得是王务实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这样的祖先。务实娘带了专门祭祀的元宝蜡烛香火之类的东西上来,磕完了头大家就开始在坟前烧纸。

  务实娘嘴里叨叨着希望老祖宗能保佑小辈平平安安的话。王务实跪在地上,看着火苗里飞窜的火焰,要是往常,这都是封建迷信,再过几年破四旧,这些东西都是违法的。想当年他在高中的时候,还是学校里破四旧的红卫兵带头人。但是现在,什么事都能发生,连自己都重生了,他不得不对冥冥中的某些东西生出一颗敬畏之心,一边烧着纸钱,心里也竟是想的保佑家人平安顺遂的事。

  现在想来,其实不管是不是封建迷信亦或是怪力乱神,起到的无非就是个心里暗示的作用,并无什么可批判的,所谓信则有不信则无也是这个道理。

  其实务实娘的本来是为了感谢祖上积德,让王务实考上了高中,但是上了山来,却一句话没有提,只提了保佑大家平安健康的话。王老耕上山则主要是是觉得家里最近十分不顺,所以来拜拜祖先,去除霉运。王务实则在明明暗暗的火光中心态安静下来。一家人都得到了心理满足。

  当爹娘的每天总有干不完的活,虽然地里的麦子已经收完了,但是务实爹娘还是匆匆的就下山了,王务实哥四个则在后面闲闲的溜达。

  正是无巧不成书,王务实带着自家兄弟下山来,正好碰到不知道刚从哪里溜达回来的刘主任。大家对上了个正脸,王务实率先开口,“刘叔这是上哪去啦?”

  刘主任还是王务实记忆中的嘴脸,嘴角抽起来,笑也不像是什么好笑。“去那个……嗨,没去哪,顺路过来一趟,呀呀,这不是咱们村的第一个有出息的后生么,看这就精神啊。”

  王务实嘴角叼着一根刚刚在山上摘得狗尾巴草,斜着眼睛瞅着他,听到他的话嘴角勾着笑了笑,“嗨,再出息也没有您出息,叔你才是咱们村的一把手么,我们还得像你学呢。”

  刘主任还是以前的刘主任,可是王务实却不是以前的王务实了,经过了一辈子的沧桑蜕变,现在的他,就这么斜斜的站着,一个眼神漫不经心的打量着,刘主任心里就十分的不舒服,难道自己太久没有关注村里的年轻人了,印象中这王务实是个听老实巴交的孩子,怎么现在这么一看自己心里突突的。但刘主任是谁啊,村霸,在王家沟里他怵过谁,这屁大的孩子他就算心里不舒服也没放在心上。

  王务实的两句话虽说是奉承他的,但是语气听起来怪怪的,让他十分的不舒服,也可能因为这孩子考上高中了让他不舒服,总之,他就是不舒服。在王家村,还没有哪个人敢让他不舒服,向来都是他让别人不舒服的。

  “你们呀,还是年轻,别以为学上点文化就是有出息了。就是你真的有出息了,有文化了,那要是一不小心犯了啥错啥罪的也得得被□□的。”

  到底还不是千年的狐狸,被王务实这么随便一说,这刘主任就自己露出了狐狸尾巴,王务实心里了然,原来是这样。他满不在乎的把头转向一边,眼神闪过一丝凌厉,把嘴里的狗尾巴草朝旁边吐了,又转回来,脸上仍然带着玩世不恭的笑,“那是,刘叔说的在理,咱们还得多跟刘叔学着点呢。”

  这句话说的刘主任十分不舒服,其实自己刚刚那句话已经有威胁的意味在里面了,刘主任在村里横行霸道惯了,一句话就能够让这个小崽子瑟瑟发抖,也不知道是这小崽子没听懂还是什么,刘主任心里恶狠了一下,暗自想看来给王老耕的教训还不够。

  刘主任撇撇嘴没说什么扫了王务实他们哥几个一眼,懒得跟这群小崽子说话,摆摆手走了。

  “刘叔,走好啊!”王务实瞪着他的背影,笑出一股狠劲儿。

  王务实对于刘主任的小动作现在心里已经清楚了,王提高在旁边看着王务实,总觉得自己这哥哥跟以前不一样了,眼神中流露出的神色跟以往不同,看的他都有点怵。

  “大哥,走哇?”刘主任走远了,王务实还盯着他的背影,王巩固碰了碰王务实。

  王务实收回眼神,用手摸了一把下巴,看了看刘主任来的方向,“你们先回去,我想起来还有点事。”

  这是农村,一般都有大哥做主的情结,王务实这么说了,而且语气丝毫没有辩驳的余地,王提高看着他大哥的脸,想问问干什么去,但是张了张嘴,看到大哥的眼神,也没开的了口,默默跟着王巩固走了。毕竟最近王家人心情都不怎么好,王提高最近总是触霉头,先是莫名其妙的背了王务实的黑锅被老爹揍了一顿,接着在地里就问了句爹去哪了,被娘狠狠的骂了一顿,现在看着他哥脸色这样,他还是少说为妙。

  王务实看着弟弟们走了,这才双手揣在裤兜里,往刚刚刘主任来的方向潇洒走去。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现在他王务实学成归来,就看你这个小虾米还能蹦跶几天!

  时隔多年再回王家沟,有些地方王务实倒不是记得很清楚了,顺着刘主任来的胡同,王务实迈着步子走着,边走边观察着周围的人家。刘主任家的位置王务实很清楚,在王家沟的中心区域,王务实曾经在那里碰过多少次钉子,摔了多大一个跟头,他心里记得一清二楚。自从国家政策“三自一包”出台以后,刘主任家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己家留了进十亩自留地,因为他是原来的生产的队长,这村里的地自然是他说了算,村东头的十亩地自然是最好的,旁边就是一条小河,以前大队一起生产劳动的时候,每年的农作物生产安排都是固定的,多少亩粗粮,多少亩细粮都是上面安排,一般都是定数。而村东头这十多亩的良田自然是每年都种最金贵的细粮。后来实行三自一包,拥有职务之便的刘主任自然就给自家留了最好的土地。

  刘主任家的人员构成一目了然,一个壮劳力,一个女劳力,三个孩子都还不到十岁,基本干不了活,老娘也是年近七旬,下地都困难。就这种人员构成,十亩地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是顾不过来的。但是架不住刘主任有权有势,六三年开始种,这□□年收割,在如此农忙的时候,人家刘主任脚不沾泥,本事也是大大的。

  刘主任家在王家沟中间,土地在王家沟东边,这个荒山在王家沟西边,按道理他也不应该出现在这,可是王务实只是随口问了一句,他却莫名其妙的随口撒了个小慌,说是顺路过来。王务实怎么想也不可能顺路,如果心里没有猫腻,人是不会撒谎的,况且刘主任一个王家沟村霸,天不怕地不怕的干嘛要跟他们一群小屁孩撒谎,这中间肯定有什么事。

  王家沟顾名思义,是一条两山之间的开阔地,可能因为山间地上有一条小河,有水的地方就有了人家,王家沟慢慢的就有了居民。

  形成了村落以后,王家沟就像任何一个城市村庄一样,有了高低贵贱,富人区和穷人区。有热闹好住的区域,也有人少不好住的区域。而王家沟中,西边就不太好住人,地势低洼,离田地又远,还在两山之间的风口处,冬天十分寒冷,相比较而言,王家沟的中部和东部就舒服许多。王务实家就住在东边,虽然都是土坯房,但是整体来说,要比这边的房子看起来住着舒服。所以,后来王家沟但凡有点钱的人家,都会去东边或者中间盖几间房子,渐渐的,西边就更没什么人住了,再加上后山有很多王家沟人的坟包,晚上还怪渗人的。

  王务实顺着歪歪曲曲的巷子走着,这西边王务实以前不经常来,再者说他的记忆离这个年代有几十年的距离,现在这边是什么情况,住了些什么人,他还真是没什么头绪。

  路上坑坑洼洼,院子也是破败不堪的,越发靠近荒山这边的几乎都是没人住的房子,再往里走,王务实听到些人声,因为院子的墙也都是些泥巴土坯墙,半人高的样子,王务实不用费力就能把院子里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

  看到院子里的人,王务实才想起来,这时候下山的知青们还没走呢,最困难的□□时期,偏偏还正是鼓励上山下乡的时候,那时候城里的知青都被分配到各个小山村去了,而王家沟村也分配了十来个城里来的年轻人,那会还是吃大锅饭,自己生产队上都吃不饱了,谁还顾着他们。住宿也是随便安排,西边多的是没人住的房子,刘主任自然是安排他们到这里来住。

第十章1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六零年代我宠你全文最新+番外章节

正文卷

六零年代我宠你全文最新+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