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我升官了110

  外头的脚步声渐渐远去, 云凛藏在假山后,衣衫浅浅湿了一层,却是松了一口气。

  待人离去后, 云凛按照原路返回侯府,把今日发生的事告诉了姜辞。

  “顾晴房里的焦妈妈……”姜辞低喃, 没怎么听过这人, 但为了讨好林婉仪, 故意骗走她的荷包,好嘛, 梁子算是结下了。

  姜辞的指尖轻轻敲着桌案,那日她给江逾明送荷包, 其实是偷偷出府。那段时日, 奉京城中对常敬庐的骂声很多,连带着姜夷如都深受牵连, 不说白日,便是夜里都常有闹事者在府门前喧哗, 亟待离京的那段时日, 姜父不许她和姜云出门。

  她去的那日,是姜家离京的前一日, 她怕自己走后,他们便再没有见面的机会,却不想他们的缘分竟那么薄, 薄到见上一面的机会都没有。

  前世姜辞对这事的态度一直都是惋惜,如今却不是了, 两人媒妁之言, 江逾明虽认识她, 却对她无意, 陡然收到她的荷包,指不定会觉得她轻浮——不过姜辞又想,以江逾明的为人,纵是不喜欢,也不会嫌弃或是看轻吧……

  姜辞想着,脸上都热了,心底像是高兴,又是不高兴,她同自己说,还好江逾明没收到。

  “方才你说,林婉仪把焦妈妈打发走前,同她说了一句什么?”姜辞回过神来。

  云凛道:“林婉仪说,会帮焦妈妈在顾晴面前美言的。”

  姜辞微微眯起眼睛:“这般听来,这焦妈妈应当是犯了什么错事,才需要人在顾晴面前帮她说好话,所以才会想到这个荷包……”

  这一招看起来像是穷途末路——三年前骗走的荷包都拿出来了,看来这人犯的事只怕不小。

  姜辞这么倒回去一问,云凛又想到了旁的事情:“方才奴婢从淮安伯府离开时,险些和从竹林里钻出来的林鸿鸣碰上,是,是青公子出手相救……”

  姜辞听到这个名字,眉心皱了一下,却又很快散了:“他既出手相救,定不会把这事说出去,不必忧心。”

  “那青公子那边,需不需要……”

  “道谢?”姜辞嘴角一平,“不必了,他该还的。”

  ***

  因为方才赈灾归家,江逾明这几日都是休沐,早时在补公文,中午和姜辞说了一会儿话,用过午膳,便抽空去了一趟都察院。

  他刚到官署,进门一看,杜衡这个休沐的也在,只不过他不是来送公文的,这会儿正捧着一把瓜子在闲谈。

  “杜大人此番赈灾,又劝醉了多少地方豪绅啊?”

  本是闲聊打趣,没想到杜衡还真掰着手指数了起来:“也就五六七八个吧。”

  这人语气好谦虚。

  同僚就笑:“喝醉时捐的银钱,签的契子也能管用吗?”

  “害,不答应的上门来找,再陪他喝第二轮就完事了,喝得多了,他便知这钱他要不回去。”

  “这到底是求人捐款,还是明抢啊!”众人调侃不已,“咱们都察院,也就出了杜大人这么一个,千杯不醉,不容易啊。”

  聊到这里,见江逾明进来,大家又悄悄问杜衡:“江大人也去了?”

  杜衡挑眉,看着江逾明说他的坏话:“那不能够,我们江大人就只有三杯的量,醉了什么话都往外说,不经喝……也不能把他放到外头去喝。”

  江逾明对他无语,但还没等他说什么,外头便来人说,圣旨到了。

  钟寒忙带人去迎。

  来宣旨的是朱公公,他看到江逾明也在,先是眉眼染了笑:“既然江大人和杜大人都在,咱家便不多跑一趟修远侯府和杜府了。”

  一听这话,众人便知是好消息,江逾明和杜衡对视了一眼,跪下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佥都御史江逾明、杜衡,恭让贤德,性资机敏,临危受命,赈灾有功,君民甚慰,着即除升副都御史,钦此!”

  “臣等领旨谢恩——”

  朱恒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江大人和杜大人此番功绩卓著,皇上刚出云台,便让咱家过来宣旨,真真是把二位放在心上了,二位大人可莫要辜负皇上的期望啊。”

  朱恒是司礼监掌印,宣读圣旨时带来的话,基本就是陛下口谕与提点,众人恭敬地受了。

  领旨过后,钟寒率着都察院众员,送朱公公出了官署。

  朱公公的人一走,同僚们便把江逾明和杜衡围了起来,有说有笑地谈此次擢升。

  王啸走到钟寒身侧,看着那两人,眼神都是红的,心情全写在了脸上:“江世子还真是出类拔萃,进都察院不过三年,便已是正三品左副都御史,您说这江大人往后这前程……是一路高歌猛进,还是锦绣添花?”

  江逾明的前程钟寒,微微合眼,他如今年事已高,只等着乞骸骨,并不想同这些年轻人争什么,况且他本就是调任来接替姜夷如的,并不担心自己有一日会被顶掉,至于王啸……

  宜州的粮价案,是他与王啸同去,钟寒自认对他的人品有所了解,这人看着精明能干,办事却三心二意,明明是去协调粮价,最后却与商贾打成一片,价钱来来回回谈不拢,做了很多无用功。

  皇上虽幽居云台,可天下大事依旧尽收眼底。钟寒看着王啸,其实他并不缺机会,他只是从没有把握住自己的机会,他的目光,总在别人身上。

  钟寒道:“修远侯这儿子,当初选择进都察院,确实冲动了一些,若是能好好走科举,进翰林磨一磨,说不准以后是做阁老的料。”

  这句话明贬暗褒,王啸面色一沉。

  钟寒继续道:“有些人生来就适合走仕途,三年还是三十年,对他来说都是一样,江逾明入仕时间短,却事事件件功绩扎实,大案拿得住,小案拿得稳,那是摸爬滚打官场多少年的人都学不来的。”钟寒说着一顿,看了王啸一眼,像是在问他,你觉得我说得对吗?

  王啸额角突突,又听钟寒道:“按说功绩,此次便是升任左都御史也寻常,先前我只觉得他冒进,到如今我才发现,他只是沉着的方式与旁人不同,他又能进,又能沉。”

  这便是明着在夸江逾明了,王啸面上挂不住,钟寒也没继续说了,只是走之前,留下一句话:“你只看到江逾明,却没看过杜衡,小杜啊……他可比逾明还厉害呢。”

  王啸整个人一僵——

  若说江逾明,王啸对他的感觉便是,此人初来乍到,功绩乍现,看着如水沉静,做事偏又大刀阔斧,连眼神都带着凌厉,只要你稍稍不注意,回过神来时,便再也追不上了。

  他再看杜衡,这人看着随性跳脱,做事却异常沉稳,他进都察院大有六年之久,是大家看着升上来的,若是有人忽然问起杜衡的功绩,大半个都察院的人都会摇头,可翻出功劳簿一对,桩桩件件都带着他的身影。

  杜衡每一步都走得稳,每一步都让人看见,可等你回过神来时,又是追不上。

  王啸站在官署的门前,遥遥看着那两人有说有笑,全然不明白自己跟他们的差距到底在哪里。

  一旁的低气压根本没能影响到杜衡,他捧着圣旨:“先前去潮州时,我再三跟我家夫人保证,说自己这回出远门,一定挣点功绩回来。我夫人被唬住了,堪堪放我一马。”

  杜衡长叹一声:“在潮州办案,我日日抱着算盘加加减减,算算自己够不够格升官,回京这么些天,等这圣旨等得心惊胆战,就怕皇上不给我这个面子。”

  江逾明觉得他又在说那些乱七八糟的话:“你是干实事的,皇上自会知道。”

  杜衡“嘿嘿”笑了:“你呢,离京前没同你家娘子说什么?”

  江逾明掀了掀眼帘:“……也说了能升官。”

  “哟!可以啊。”杜衡没想过江逾明会说这种话,不过,“离京前,众人都猜你能升任左都御史,如今却停了一停,卡了个副字,你拿着这份圣旨,能交差吗?”

  江逾明不答,换了个问题:“去一趟长安街?”

  “做什么?”

  “买胭脂。”

  杜衡对江逾明真的要士别三日定当刮目相看了,上回是给自家夫人买首饰,这回又买胭脂,这人是开窍了?

  江逾明回到家中的时候,姜辞正在算账。

  上次姜辞这么埋头苦算,还是她刚经手小春茶的时候,因为是第一次做这事,一干起来便忙得脚不沾地,连胃口都不大好,江逾明担心她身子吃不消,问:“在忙什么?”

  姜辞略略抬头看了他一眼:“你回来了!”

  “嗯。”

  姜辞又记了一个数,同他说:“先前你到小春茶接我,这事不知怎么的,在奉京传得热闹,莫名其妙地把生意也给带起来了,上个月挣得多,我便想算算下个月的开销,能多帮虞婉攒一些,是一些。”

  前世姜辞帮江娴相看的夫家,恰也是虞夫人帮虞婉相看的人家,后来江娴到人家那闹了一场,这事尴尬作罢。不想这事还没完,到后来,那户人家家里听说虞婉同江娴有过来往,连带着对虞婉也是左不满意,右不满意,婚事就这么吹了。

  姜辞觉得这事怨她,所以今世重来,能帮一些,便多帮一些。

  “忙不过来,可以让绾妈妈来帮忙。”

  “啊,不用了,我就只忙一阵子。”姜辞冲他摆手,都没空看他。

  江逾明忽然觉得自己来得不是时候。

  可来得不是时候,也没走,坐在一旁等她忙。

  姜辞算完一页,发现江逾明还在,见她停下,还把目光递了过来,姜辞眨了下眼,猜:“在等我?”

  “……我升官了。”

第52章 我升官了110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世子夫人想和离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世子夫人想和离最新免费+番外